APP下载

早慧的女 贤能的妻

2017-05-31傅亦泽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6年46期
关键词:贤能钱钟书杨绛

傅亦泽

2016年暑假,我读完了三百多页的《杨绛传》,书中让我最感动的部分,莫过于杨绛女士的少年时光和留英生活。①

当文学教授的爸爸告诉我,杨绛和钱钟书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中的模范夫妻、学界魁首、文界明星。她的作品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经典中的上乘之作,其文字的温润典雅与冷隽幽默,将其书香气质与德性教养体现得淋漓尽致。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曾是留学过美国、日本的民国大法官、大律师,其母唐须嫈是一位贤惠文静的知识女性。六岁那年,因父亲工作变动,杨绛随一家人回到故乡无锡生活。后来,杨荫杭在租住的公寓中得了严重的伤寒病,一度濒临死亡,所幸奇迹发生,最终死里逃生。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杨绛在读小学三年级时对“生离死别”有了切身的体验,“早慧”的三女季康(杨绛别名)竟开始仔细思考假如父亲一病不起后自己将来生活的几种“悲惨”可能。后来,杨绛随全家移居苏州。每个早上,她都会给忙碌中的父亲泡一杯茶;饭后吃水果、坚果时,她也总会剥好了先给父亲吃;吃过饭后甜点,孩子们都一哄而散,只有小杨绛被留下,负责给父亲书房里的火炉添点煤……少年时的杨绛有着母亲的贤良与温婉,早早地就学会了照顾家人。②

杨绛在清华读研究生的时候嫁给了同为书香世家子弟的钱钟书,后随丈夫到牛津大学留学。在牛津期间,杨绛生下了女儿钱瑗。杨绛母女身在医院,“书痴”钱钟书可怜无人照料,每次去探望杨绛时,他总说自己做了“坏事”……面对“书痴”的手足无措,产后虚弱的杨绛总会宽慰他,说自己会处理好的。让仍在“坐月子”的杨绛去修家具、洗床单、亲手操劳各种家务,同为读书人的钱钟书简直就是一个生活的“低能儿”,真令人无法相信。③

自2015年起,中国放开“二孩”生育,很多家庭都将有第二个孩子。④读《杨绛传》,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身为杰出学者的钱钟书和杨绛,有那么优秀的基因,经济上又宽裕,民国时代还没有计划生育,为什么这一对均出生于多子女的“大”家庭的夫妻只生了一个孩子呢?钱钟书对此的解释是:“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好,我们就喜欢那个孩子,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从字面上看,钱钟书是出于对第一个孩子的“钟情”而选择了不再生育;但往深里细想,恐怕与钱先生的生活低能不无干系,他们可能是没有那么多精力和心力用在养育孩子身上吧。孩子和丈夫都要楊绛一个人照顾,如果再要一个,或许就不可能再有后来的著名剧作家、翻译家、小说家、散文家和学者杨绛了吧,也许这才是钱钟书“很有自知之明”的原因。

作为相知相伴的亲密爱人,钱钟书对杨绛有过一句非常准确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而我在《杨绛传》里读出的则是“早慧的女,贤能的妻”。⑤

同为书香门第的出身的我的教授父亲建议我多读读《杨绛传》,以她为榜样,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我在这本《杨绛传》里的确找到了不少共鸣,也受到了很多启示。

①开头用一句话交代了本文的讲述对象——杨绛。

②对杨绛的前半生进行简单的介绍,写出了杨绛的“早慧”“善于照顾人”,与题目形成照应。

③身为大才子、大学者的钱钟书生活居然无法自理,这不由得引发了小作者的思考。对此,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④“二孩”明显属于新政策,但小作者却把它放到了民国年代,这一想法显得比较独特,具有一定的时代感。

⑤第四、五段对杨绛“贤能的妻”这一特征进行介绍,再次与题目形成照应。

总评

这篇作文写了小作者利用暑假空闲,花费大量时间仔细阅读《杨绛传》,与作为大学教授的父亲反复讨论、深入理解,对杨绛的少年时光和留英生活有了相当独特的感悟和看法,并总结出了“早慧的女,贤能的妻”这个题眼:“早慧的女”照顾的是爸爸,而“贤能的妻”照顾的则是丈夫。此外,小作者阅读的功力不容小觑,譬如她从个人成长角度读出了杨绛夫妇不要“二孩”的深层次原因,对现代女性的社会负担也有了不同寻常的体会。

【延伸训练】

请以“就这样爱上语文”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作时,不仅要写出自己心目中的语文是什么或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要写出自己对语文的所感所悟,并能用富有哲理的语言写出独特的体会。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从生活中选材,并能联系自身实际来写作。

猜你喜欢

贤能钱钟书杨绛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聚乡贤能人 促乡村振兴
选择
选择
道统指导政统原则及其在传统中国的制度安排
钱锺书还是钱钟书?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李贤能:银隆钛高倍率快充 解决新能源汽车之痛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杨绛老人的减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