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化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策略探究

2017-05-31张泽文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起因农村初中学困生

张泽文

摘 要:新课标下实施素质教育,转化学困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尤其农村初中,学习环境和条件有限,学困生的转化更为艰巨。本文以农村初中学困生为中心,分析学困生的起因,提出转化学困生的策略,期待对学困生有所帮助,从而使他们得到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困生;起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245-01

目前农村初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因成绩差,思想落后或习惯差而被视为学困生,他们常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甚至歧视。这样的教育只能差生更差,当他们离开学校后,甚至会危害社会。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深深感到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转化学困生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方法得当,灵活变通,因势利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起因

1、个人原因

(1)、有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学困生认为自己差,对老师缺乏信任,课堂上很少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学习上有枯燥、无聊、低落的情绪,缺乏自信心。

(2)、学习方法欠妥,效率低,依赖心理强。学困生只重视掌握知识结论,生搬硬套,不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习时抓不住重难点。养成上课依赖老师和作业依赖同学的不良习惯,缺乏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3)、学习意志不坚定。学习中缺乏自制力,不能持之以恒,学习是毅力和耐心的较量,是马拉松赛跑。而学困生只有三分热情,没有养成良好的终生学习习惯。

2、家長方面

农村初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长的知识水平有限,学生在家学习时遇到困难无人可问,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家长在学生的课余学习方面起不到辅导作用,有些家长甚至根本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对其不闻不问,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3、教师方面

学生人数过多,教师辅导难到位、不够细化。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后进生面大,教学时间又有限,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课后与学生沟通少,情感联系脆弱,使少数学生的心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充满疑惑,甚至他们会感觉被老师冷落,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消失了,影响课堂气氛,阻滞教学进程,对学生的成长不利。

二、转化农村初中学困生的策略

1、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困生的自信心

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人的学习曲折经历,平时我收集学生较为熟悉的名人的学习历程,如爱迪生曾被教师认为是一个笨蛋,智商差,不是读书的料,他在校不到三个月就被教师退学了,失学后他通过自学最终成了发明大王。爱因斯坦读小学时除了物理外其他功课很糟糕,被同学戏称为“憨直农夫”,经过不懈努力,他成功了。他们的学习经历了曲折和失败,学习中不管任何人都会遇到曲折,关键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有些同学虽然现在成绩差,说不定将来他们就是“爱迪生”或“爱因斯坦”,要想成功的话,同学们必须付出艰辛的汗水。

2、充分赞赏学困生

表面上学困生对学习成绩漠不关心,毫不在意他人的看法,事实上,他们同样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同,老师的赞扬。他们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心、呵护,他们进步时,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当学困生收到教师赞赏和表扬的信号时,极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状态。教学中教师亲切的话语、友好的微笑、鼓励的眼神、赞许的手势等都不应吝啬给予学困生。课堂上教师多用诸如“你太棒了!”“Ok!”等称赞、鼓励的语言,能呵护学生的良好心态,使学生以饱满精神投入到学习中。我班学困生李莉,通过对她的长期观察后,我找她来谈话:“老师看了你上学期的成绩,相对而言,政治比较差低,你别的学科能学好,老师相信你政治也能学好,以后政治作业做好就拿来,老师先帮你检查,要背诵的概念等要先背诵给老师听”。之后她每次找我,我都会对她的作业和背诵予以赞扬,并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别人都没有你背的快、背的好呢。”一段时间后,她不仅政治成绩提高了,其他学科也进步很大。

3、开展第二课堂,建立“超越自我”学习班

(1)、“学困生”和优秀生结对子。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与优秀生结成“帮扶”对象。由于学习成绩差,学困生都有自卑心理,平时,他们交往对象都是和他们一样成绩落后的同学,很少与优秀生交往,这种组合,有利于打破他们的自卑心理,让优秀生“手把手”教育学困生,让他们尝试一次次的成功后,逐步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2)、成立家长学校。农村学生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是“棍棒教育”,认为孩子学习差的原因就是孩子不努力,只有打骂才能使他们进步。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只能更伤害学生,不利于成绩提高。因此,学校要对他们的家长进行短期培训,让家长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过低;正确对待考试分数和孩子所犯的错误。让家长明白: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才能教育好孩子的道理。

4、课后布置作业与解答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加强对学困生辅导、转化,督促他们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的学困生,要及时表扬。教师要克服急躁的情绪,切忌对学困生加重作业量。要放低要求,循序渐进、谆谆诱导,让他们逐步提高。

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对政治概念等内容死记硬背,不愿动脑,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教师解答时,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他们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及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结语:“学校无差生,生生皆可塑”。转化农村初中学困生,首先要了解学困生的起因,因材施教,多关爱、呵护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使学困生不断进步,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樊建安.农村初中学困生心理问题及其转化策略[J].科技导报,2010(07).

[2] 曹静静.从初中学困生的转化谈非智力因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青年科学,2010(01).

[3] 韩昌盛.梦想和大地一样肥沃宽广——一位农村中学老师给他学生的忠告[J].学习博览,2010(01).

猜你喜欢

起因农村初中学困生
一起船舶火灾事故起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津海关事件起因探析
朝鲜战争是怎样打起来的?——对朝鲜战争起因、性质、责任的探讨
中印边境战争起因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