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 ”管理模式激活一池春水

2017-05-30王祥奎

党的生活·青海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党建+党组织党员

王祥奎

近年来,西宁市城中区教育局积极构建“党建+”新模式,形成了思路明确、措施具体、保障有力的基层党建科学化运行体系。积极引导各校党支部在“五个融合”中主动作为、彰显能力、树立形象,统筹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激活了各学校“一池春水”。

一是“党建+管理”式融合

即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目标,以办“群众满意教育”为统领,健全完善学校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将党团队有效结合的管理模式,把党建融入日常教学,融入师德建设,融入教科研,融入校园建设,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各校在党建工作的统领下,深入开展了扁平化管理,把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学校师生、服务党员干部作为各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着力点,进一步解开学校的一切绳索,破除妨碍教师、校长创新创造的各种套子、枷锁,把时间、精力和资源更多地用在内涵建设上,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为中区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各校以提升教育品质为目标,寻找学校的生长点,让健康、快乐、幸福、美好成为区属各校(院)教育的“路标”,实现中区教育绿色健康发展。

二是“党建+教学”式融合

将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在政治学习的同时,加大业务学习的力度,做到研究教学工作党建工作同步进行,以精致管理为过程抓手,紧扣“教”与“学”,重视课堂“活”与“实”。通过学校党支部负责人及示范岗党员讲好一堂课、参与一堂区级以上公开示范课、参与一项本校及以上教研课题等三项教学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构建了城中区教育党建联盟,将全区22所学校及建立了党支部的民办幼儿园全部纳入教育党建联盟,建立了“1+6+ N”党建联盟体系。实现联盟内教师“无校籍”管理,选派优秀教师或骨干教师定期或轮流到教育教学薄弱学校支教、挂职;薄弱学校的教师到优质学校跟班进修,确保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相对均衡。开展了“创新引领、聚焦课堂”微型课堂展示活动;“手拉手、传友谊、同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课标导航—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捆绑发展、同课异构听评课等活动,从而达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互研共进的目的。

三是“党建+师资”式融合

即将党建工作与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做到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党员教师党性修养的提升。在教师业务培训、技能提升活动方面,引入优秀党员教师作引领,作示范。引导党员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亮身份、出成果,成立了“党员名师工作室”“党员育人先锋岗”,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教,履行“传帮带”的责任,深度探讨教书育人过程中积累的好思路、好方法、好策略,以点带面辐射全区,引领中区更多教师向名师和专家型教师发展,让党徽在教坛闪闪发光。借助“党员活动日”这一有效载体,召开党员集中会议开展学习活动,扎扎实实地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有效推动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同时各党组织开展了“品读”“朗读者”等系列读书分享活动,党员干部借助读书活动平台,为广大干部职工讲党课、读经典,进而激发了广大黨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和创新工作能力。局党委定期召开“支部书记有约”“校长有约”等活动。由党支部书记、校长们轮流做活动的主讲人,分享党建工作、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智慧、感悟、工作经验等,激发了管理者的现场学习力和深度思考力。开展教师社团活动,教育局为各个社团聘请省内知名专家、有特长的教师担任社团首席指导和配备活动器材。每周一次的教师社团,进一步活跃了党员干部及广大教职工身心,在熏陶中转思想、转作风;在关怀中得实惠、感温暖,从而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常态化开展“感动校园人物”“党员标兵”等评比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是“党建+学生”式融合

即将党建工作与学生培养工作紧密结合,注重将党建工作的重大活动与丰富多彩的学生德育活动有机结合。如各校在少代会、入队仪式等组织建设活动中加强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责任感,增强党领导团,团领导队的意识教育;结合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加强节日文化建设,通过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营造积极、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围;建立党员教师、团员青年教师志愿服务队和红领巾爱心小分队,践行党的优良传统,初步尝试联系群众,深入基层,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提升师生在社会活动中的责任意识和参与力度,形成了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少先队的“党团队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通过观看爱党题材影片、读讲优秀党员故事等活动、让学生增强对党的认识,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怀。建立党员教师关爱“学困生”“留守儿童”体系,通过建立档案、谈话聊天、补习助学、心理咨询等方式,让党员教师和学生更贴心。

五是“党建+文化”式融合

即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主抓手,在设计党组织活动时注重学校文化色彩的体现。在校园文化构建中,增强党组织自身的活力,引导各党支部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支部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团结教师工作中的优势,以党建文化引导塑造学校文化,以学校文化丰润党建文化,为学校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通过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民族团结活动月”等相关活动,建立党建、廉政文化读书墙(角),开设“QQ群微党课”“微信党课”等学习平台,不断创新党建文化教育传播方式,拓展党建宣传空间,丰富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壮大教育系统“党建文化大宣教”平台建设。建立学校党支部班子成员与年级组结对帮扶,党建工作蹲点年级组制度,协助各年级组积极创先争优。

(作者单位:西宁市城中区教育局)

猜你喜欢

党建+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实施“党建+” 释放党建新活力
“党建+”助力贫困县摘帽
美丽乡村建设的“党建+”探索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