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五有五能”为标准选好村党组织带头人

2017-05-30陈启福

党的生活·青海 2017年12期
关键词:带头人村干部作风

陈启福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村级领导班子的“主心骨”,是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火车头”和“领头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其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直接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关系着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今年是村“两委”换届之年,为选好村党组织带头人,海东市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提出“五有五能”村党组织带头人选用标准,即:有理想信念,能够落实好政策;有发展头脑,能够带领群众发展致富;有良好作风,能够为群众谋利益;有端正品行,能够廉洁公道;有治村能力,能够维护和谐稳定。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以“五有五能”为标准,选好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努力使每一个村党组织都成为引领农村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有理想信念,能够落实好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突出政治标准,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村级换届中选干部也不能抛开政治标准。一些村不发展、不稳定,成为穷村弱村乱村,根本原因就在于村党组织带头人政治不过硬,处理问题不能坚持党性原则,没有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在领导村级其他组织,决策村级事务中发挥不了核心作用。因此,今年换届中选用村党组织带头人必须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四看”:看是否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看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是否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看是否能在村级重大事务决策中发挥核心作用。为有效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的政治素养,海东市市县乡三级党组织实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培育储备工程,通过课堂教育、实践培育、挂职锻炼、跟班学习、交题历练“五措并举”,培育储备村党组织带头人3141名,培养中突出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教育,让村党组织带头人补足“精神之钙”。在这次“两委”换届前,市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村“两委”成员候选人“十选十不选”条件》,首条便明确候选人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政治素质差,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拥护、不执行,党性观念不强,经常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愿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的一律不得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候选人,确保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书记候选人政治上个个过硬。

坚持有发展头脑,能够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发展是硬道理,是农民群众最大的期盼,也是村党组织带头人的首要职责。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也就是抓住了农村工作的主要矛盾。在一些地方村干部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安于现状,面对贫困落后束手无策,存在等靠要思想;一些村党组织带头人,发展方向不对路,发展路子不清晰,使党的正确主张难以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最后受苦受穷的都是老百姓。村党组织带头人有沒有发展头脑,能不能正确决策,有没有科学发展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村发展是快还是慢,决定了一个村的兴衰成败,也是决定全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群众评价村干部合不合格、胜不胜任的重要依据。一个合格的村党组织带头人应该时刻思考怎样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做老百姓眼中的能人,带头学习技术,带头发展产业,带头吃苦耐劳,带头勤劳致富,想方设法让大家一起发展,真正成为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领路人。近年来,为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海东市在村党组织中全面开展了“四培双带”活动,积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农村小康建设的带头人。目前,已在全市1585名村党组织书记中培养了55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在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干部中培养了1037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在这次“两委”换届中,要继续不断扩大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中致富带头人的比例,把党员中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致富能人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持续为农村经济发展引擎注入新动力。

坚持有良好作风,能够为群众谋利益。村干部直接和群众打交道,村党组织书记更是村级工作的前线指挥者,其作风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心的凝聚和工作的推行。如果村党组织书记高高在上,一味认为自己是“一村之首”,大搞“一言堂”,群众就会应付差事,口服心不服,缺少发自内心的支持,那村里的工作自然做不好。良好的作风是无声的命令,具有感染、激励、带动的作用。村党组织书记如果常怀为民之心,做到“跌个跟头也要为群众抓把泥”,和群众的关系就不会疏远,群众自然会真心拥护、爱戴、追随。因此,村党组织带头人要做到遇事发扬民主,带头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真心实意地为村里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近年来,为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作风建设,制定下发了《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建设工程的意见》,将转变村干部作风作为重要内容,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在全市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和村民事务代办制,由村党组织书记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在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坐班办公,为群众提供事务代办服务,全市1587个村每年开展村干部代办服务约32万人次,形成了“群众一动嘴、干部忙跑腿”的新气象。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把“有良好作风”作为村党组织带头人候选人标准中的硬杠杠,目的就是将尊重群众意愿,善做群众工作,热心为群众服务,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农村党员选到村党组织书记的岗位上,确保在这一标准下选出来的村党组织带头人都能够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全村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力谋发展。

坚持有端正品行,能够廉洁公道。人无德不立。群众最痛恨腐败,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就是村干部贪占集体财务,损害群众利益,损公肥私,优亲厚友等。一个村党组织带头人品行是否端正、办事是否公道、履职是否廉洁,是群众对其是否满意的重要依据。作为村党组织带头人,无论各方面素质多么好,只要损害集体利益、侵害群众利益,就不是合格的。选拔村干部,强调德才兼备,品行端正、廉洁干净是重要内容、重要标准,村党组织带头人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更是要以德为先、以德服人。现实证明,凡是那些村级组织涣散、群众上访不断的村,大多是村党组织书记不廉洁、不公平造成的。而很多村党组织书记连选连任,甚至一任就是好几届、十几年,当地的老百姓就是不肯让他们退下来的,都是道德品行好,办事公道正派的。公生明廉生威,作为村党组织带头人,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严守纪律红线,做到廉洁奉公、公道正派,凡事坚持原则,按制度办事,不损害群众利益,不贪占集体财务,不优亲厚友,自觉接受村民的监督,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近年来,海东市在民和县和化隆县打造了预防职务犯罪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并通过开展乡镇党委考察、与村党组织带头人谈心谈话、村党组织书记述职述廉评议、村支部委员会民主生活会等措施,督促和推动村党组织带头人强化道德修养,提升品行境界,守好廉洁自律关口。2016年以来,全市处理或调整道德品行不端、违反廉洁纪律的村党组织书记64名。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明确指出道德品质低劣,私心杂念重,拉帮结派,办事不公的不得提名为候选人,严格把牢入口关,坚决将道德品行、廉洁自律等方面“带病”的人排除在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之外。

坚持有治村能力,能够维护和谐稳定。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建设和谐稳定新农村是村党组织带头人应有的能力和应负的职责。农村工作纷繁复杂,治村得当,就会人心和顺,各项事务有序发展;治村不当,则会人心背离,引发不稳定因素。这就要求村党组织带头人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管村治村的本领。作为村里的一把手,村党组织带头人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讲团结,顾大局,求发展,注重村“两委”之间、班子同志之间的团结协作,激发班子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还要充分尊重群众、引导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把决策的过程变成汲取群众智慧、维护群众权益的过程,把落实决策的过程变成相信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的过程。更要敢于直面群众的各类纠纷,找准问题症结,积极化解,不让矛盾激化、事态扩大。为了让村级事务更加民主、更加透明,海东市通过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良性互动,设计推行了“三议一表决制度”,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由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再由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最后在全村进行决议公告,使农村基层组织在民主管理、民主理事、民主决策方面有了有力抓手。去年以来,各村党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带头人后备干部列席村“两委”会议、参与精准扶贫、村庄整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并择优安排部分后备干部挂职村党组织副书记,协助书记处理各项村级事务,有意识地将村里个别急难险重任务交后备干部处置,并加以指导,历练提升治村能力,为今年换届选出管村治村能力突出的村党组织带头人奠定了基础。

(作者系海东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猜你喜欢

带头人村干部作风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
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