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7-05-30薛红焰

党的生活·青海 2017年12期
关键词:现代化特色理论

薛红焰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十九大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及时学习、深入思考和研究宣传,笔者依据十九大所作报告的相关论述,按照理论的逻辑和范畴,谈几点认识。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之不易

时代是思想发展之母,实践是理论创新之源。任何一种新的科学理论或思想形成,都需要具备充分的实践基础、时代条件和历史方位,一定程度上需要社会在长期“量变”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如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如此。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新时代和新方位来之不易,是党领导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动因。

一是从历史发展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一种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是从社会矛盾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一种回应现实、指导实践的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长远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迫切需要一种适应新时代和新要求的指导思想。由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博大精深

任何一种科学的理论或思想,都有其科学内涵,如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具有博大精深的科学内涵。十九大报告用“一个主题”、“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及精神实质。

“一个主题”,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

“八个明确”,一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三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是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六是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七是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八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义深远

一种符合实际、揭示规律的科学理论或思想,往往都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如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就此,十九大报告作了深刻的阐述,体现为两个基本维度。

从理论发展维度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中,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和新境界。十九大报告指出:围绕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从指导实践维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发展新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这一新思想的实践指导作用,突出体现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发展完善上。十九大报告在系统回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形成过程和实施情况后,对于“八个坚持”中所言“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一步展开,对今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了明确而科学的规划:即“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创新完善,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实现的,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指导意义。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在实践

任何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或思想,都会提出一系列实践要求,如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强烈的实践指向一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如此,具有强大的实践指导功能,必须抓好落实见行动。

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十九大报告将其归纳和阐述为“十四个坚持”。这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些实践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形态转化为具有极强实践性的行动指南,“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运用好。”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同时,又接受实践检验,迅速形成、丰富和发展,已经具备了一个科学理论或思想所应有的历史条件、主题主线、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实践要求等基本理论范畴,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视野、新境界和新高度,必将对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

猜你喜欢

现代化特色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边疆治理现代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