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沁水发展现代养羊业的新途径

2017-05-30霍新丽张军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新途径探索

霍新丽 张军

摘要:沁水县是山西省养羊大县之一,近年来抢抓机遇,把养羊作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2000余农户依托养羊业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低迷,严重影响了养羊业的发展,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探索;现代养羊业;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4-0015-02

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对畜牧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和社会对羊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沁水养羊业发展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沁水县紧紧抓住机遇,不断创新,到2014年末,全县羊群存栏27.8万只,出栏17.3万只,羊群饲养量突破45万只,养羊业年为沁水农民带来18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全县2000余农户依托养羊业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但是,2014年6月以来,羊价市场持续低迷,黑山羊价格由最高时的16~18元/斤降到10~12元/斤,绵羊价由最高时的12~14元/斤降到6~7元/斤,致使养羊户经营困难,举步维艰,沁水养羊业发展速度放缓甚至停滞,再次暴露出养羊生产的不稳定性和生产经营方式的落后性。新时期,如何转变养羊生产经营方式,巩固和提高养羊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养羊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一件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1 沁水养羊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 专业化程度底

沁水县现存栏羊30万只,以户为单位散养的占90%以上,每户养殖规模大都在50~150只之间,家庭经济种养兼顾,劳力中只有1人专业养羊或兼业养羊,养殖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1.2 科学化水平低

主要表现在:(1)羊舍简陋。大多数利用废弃窑洞、旧房等因陋就简作为羊舍,羊舍环境很难达到科学养羊要求,甚至个别羊场由于无环保意识,严重影响了人的生活。(2)羊群结构不合理。一是能繁母羊比例低,能繁母羊比例在50%以下的占大多数。二是优良品种比例低,90%以上的羊群为地方土种,特别是个别羊场长期自繁自养,造成羊群近交退化,抵抗力差,生长速度慢,生产率低。(3)管理粗放。公母、大小混养,基本常年以放牧为主,冬春有少量补饲,但补饲饲料不科学,主要以直接饲喂干玉米秸秆为主,粗细搭配和科学饲喂无从谈起,不仅造成饲料资源浪费,而且造成羊群生长速度慢,生产成本高。

1.3 产羔成活率低

正常情况下,每只能繁母羊应该2年产3胎,产羔成活率最低应该维持在100%~150%以上,然而沁水的羊群95%以上年產1胎,产羔成活率多年来一直维持在70%~80%,出栏率低。2016年,全县存栏30万只羊,仅出栏商品羊20万只,出栏率仅为70%左右,而且出栏羊平均体重一般在25kg以下,出栏体重远远达不到应有的35~40kg体重。

1.4 养殖效益低

由于上述几方面主要原因,导致沁水养羊户经济效益不高,特别是2014年以来羊价持续低迷,养羊效益进一步下降甚至部分亏损,导致许多养羊户入不敷出,举步艰难,甚至相当一部分养羊户退出养羊产业。

2 沁水发展现代养羊业的措施和途径

2.1 明确发展方向

沁水县拥有天然草地174万亩、6亿公斤天然牧草资源,有40万亩耕地、3亿公斤农作物秸秆资源,这些资源为沁水发展养羊业提供了充足的饲草资源,甚至可以说为沁水发展养羊业提供了零成本饲草资源。沁水黑山羊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前途非常广阔。养羊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优势。沁水县是山西省重点贫困县之一,贫困农民大部分集中在边远山区,虽然经济条件较差,但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非常适合依托养羊业实现脱贫致富。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沁水县必须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鼓励山区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大力发展家庭养羊业,特别是必须把发展养羊产业作为全县促进农民增收和开展精准扶贫的重点优势特色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和发展。

2.2 确立发展重点

一是转变经营方式。转变生产方式重在发展适度规模养羊,要科学理解规模养羊。规模养羊,不仅仅是集中、专一的大规模养羊,还包括在社会分工体系下的农户适度规模养羊。由于沁水草地为农牧交错带草地,没有像内蒙古等草原地区发展大规模羊场的优势和条件,但农户分散发展适度规模养羊具有较大优势,加之养殖规模过大,一般农户无投资能力,但没有一定规模,又无法形成家庭经济优势,因此必须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家庭劳力、饲草饲料资源等综合因素,发展适度规模养羊。一般以一个家庭能够承担的饲养规模为主,数量200~300只。二是转变生产方式,包括(1)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为粮草兼种,为发展养羊提供充足的饲草饲料来源。(2)改变饲养方式。变常年放牧为放牧加舍饲结合,夏秋利用天然草地饲草丰富的优势以放牧饲养为主,羔羊、育肥羊适当补饲。冬春羔羊、育肥羊完全舍饲,其他基础羊群放牧舍饲结合。(3)改变出栏方式。变出栏成年羊为出栏羔羊,全面推广羔羊育肥技术,做到羔羊6~8月龄全部出栏,出栏体重达到35kg以上,缩短饲养周期,降低饲养成本。(4)改变饲养品种。变饲养土种羊为高产杂交羊,引进优良品种,对当地土种羊实行杂交改良,所有商品羊一律为高产杂交羊。(5)改变饲草利用方式。包括变农作物秸秆直接饲喂为青贮、氨化、微贮等加工调制后饲喂,变单一饲草饲料饲喂为粗细搭配、配合饲料饲喂。

2.3 健全服务组织

积极帮助农民发展养羊专业合作组织和养羊协会等社会服务组织,通过社会服务组织一方面为农民发展养羊提供技术指导、物资服务、产品销售等全面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社、协会使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使农户小规模养羊通过合作社和協会这一载体形成大群体、大规模,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2.4强化推进措施。建立县、部门、乡、村“四位一体”的现代养羊产业推进机制,做到包产业、包乡、包村、包场(户)、一包到底。强化政策支持,对农户退耕还草发展养羊一律按退耕还林政策同等对待;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优先培育规模养羊户;对规模经营养羊户建设规模化羊场,县财政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予以重点倾斜,金融部门优先协调贷款,土地部门、环保等部门对羊场用地、环保等优先审批,并由县财政出资为养羊户办理养殖保险;加大“沁水太岳黑山羊”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宣传和创建力度,通过品牌建设促进沁水养羊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农户养羊效益。

猜你喜欢

新途径探索
减肥和改善代谢性疾病或有新途径
立法联系点:群众爹与立法新途径
钾肥企业“走出去”的一条新途径
林下种植三叶青 增收致富新途径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环保传播的新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