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对策

2017-05-30黄霍红陈柳梅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防控对策禽流感

黄霍红 陈柳梅

摘要: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禽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传染病,能够表现出急性致死性症状,轻度呼吸系统疾病或亚临床症状,该病可传染给人,严重危害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本文论述了当前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和防控对策。

关键词:禽流感;流行特点;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4-0010-02

1 当前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禽流感是最近几年对深圳市家禽养殖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深圳市禽类感染的主要是H7、H9亚型的禽流感病毒。

1.1 发病急,传播迅速

禽流感在冬春和秋冬交替季節发病,大多数家禽或野禽都对该病有易感性,主要是家禽通过感染病禽自呼吸道、消化道及结膜排出的病毒而患病。感染方式分为呼吸道感染和机械性感染。也就是说无论是病禽呼出的气体、排出的粪便,流出的分泌物还是病禽污染的设施、工具、车辆、工作人员的衣物等都能传播疾病,这就造成了禽流感病毒的扩散。此病发病急,传播迅速,一旦禽群中有禽感染,通常整个养殖场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爆发此病,另外,有过病史的养殖场如果没有彻底清除病毒,再进场的禽极易感染禽流感。

1.2 禽流感病毒耐低温,高温可灭活

禽流感病毒通常从病禽的粪便及鼻腔分泌物中排出,并由其中的有机物提供营养,使抗灭活能力增强。在粪便中,禽流感病毒能够存活105d,羽毛中可以存活18d。并且,禽流感病毒对低温的适应性比较强,在凉爽和潮湿的环境下能够长时间存活,但不耐高温。在-20 ℃的条件下存活时间长达几年;在4 ℃的条件下能够存活30~40 d;20 ℃的条件仅能存活7 d;在56 ℃的条件下3 min就会被灭活;70 ℃下2 min即可被灭活。通常经过加热的食品没有活性病毒存在。

1.3 新毒株不断出现

禽流感病毒的变异导致新毒株不断出现,这使该病的免疫预防存在一定的困难性。禽流感病毒中的H和N都是指糖蛋白,HA指血凝素,NA指神经氨酸酶,HA有H1-H15,15种亚型,NA有N1-N9,9种型别。其中H5、H7和H9亚型是深圳市家禽禽流感的主要感染亚型。

1.4 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病禽在发病初期单纯性拉稀,发病中后期粪便呈黄,绿,或黄绿混合色,到发病后期有部分家禽的粪便是橘黄色稀便。病禽体温升高,产蛋率下降,有呼吸道异常症状出现,解剖病禽发现胸腺肿胀并有不规则出血点,盲肠扁桃体出血,出血程度受病情影响。H7亚型感染病禽有输卵管损伤,H9亚型感染有卵巢和胰腺损伤。

2 禽流感的防控对策

2.1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对预防禽流感有积极的意义。在家禽的养殖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其所处环境干净卫生舒适,控制温度湿度,尤其是在的秋冬和冬春禽流感的高发季节,以减少环境不良带给家禽的应激反应[1]。同时要科学的对禽舍进行通风换气,兼顾禽舍内空气质量和温度。饲料要求干净,营养全面,无霉变。水源符合饮用水标准,无杂质,无污染。

2.2 科学有效的进行检验检疫

通过对家禽的检疫,能够快速找出疑似患病家禽,及时的进行强制隔离及扑杀,能够有效的防止禽流感的传播,以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民健康。选择合适的方法,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此项工作,确保检疫工作顺利实施。

2.3 重视口岸进出口

深圳市作为口岸城市,进出口贸易频繁,一旦有疫病发生,会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安全。因此,要考虑实际物质条件和技术水平,制定适合口岸防疫现状,并且易操作的防控对策,有效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易感家禽,以防禽流感傳入或传出。充分了解禽流感病原变化、疫病治疗等方面的情况,并加强检疫。

2.4 完善免疫程序

目前,深圳市实行强制家禽禽流感免疫制度,非出口的专业养禽场由场方向所属管辖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根据年饲养量计算疫苗用量提出申请及领用。出口的养禽场向出入境检疫机构申领疫苗。展出、观赏、用的禽类疫苗使用量较小,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领。在注射疫苗后,由相关机构进行抗体水平的检测及监测,以确保免疫效果良好。在疫苗的使用过程中,要由专业人员按正确方法进行操作,杜绝因操作不当而导致免疫失效。

2.5 制定合理消毒制度

各个养殖场要制定合理的消毒制度并严格执行,定期对禽舍进行清洁,刷洗和消毒,禽舍进出口位置消毒池是必要设施,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在进禽舍内要彻底消毒。严格的阻断外来病原,不接受场外人员和车辆私自进入。预防禽流感可选择的消毒剂有高锰酸钾,甲醛等常用消毒剂。禽舍的消毒程序可以遵循“一清扫,二冲洗、三喷洒、四熏蒸”的流程[2],除了全进全出制饲养模式下空舍期的消毒,平时的饲养过程中也要定期带禽消毒,以减少病源,避免禽流感的发生。另外,每周对禽舍外的空间进行一次消毒。

2.6 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模式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是预防禽流感的一项重要预措施。此种模式能够保证禽群健康以及根除致病菌,全进全出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区域内只安排饲养同一日龄家禽,饲养一个周期后,在相同时间一同出舍。家禽出舍后要有一段时间的空舍期,在此阶段对禽舍进行打扫、清洗、消毒,要求熏蒸消毒1~2次,并在消毒后空置一周,再进行第二批家禽的饲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不仅能够减少禽流感的反复感染,还能够在空舍期对禽舍进行彻底消毒,有效控制疾病和切断病源循环感染。

2.7 对病禽及时扑杀

在有禽流感发生后,要及时的对患病家禽进行扑杀处理。深圳市对病禽扑杀提供补助,并且在扑杀过程中的禽类运输、无害化处理等所产生的费用,以及疫点封锁、消毒、疫情监测等费用都有相应的补偿政策。

小结

家禽禽流感目前尚无特效药可以治疗,临床上只能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因此,要加强家禽的饲养管理,实施严格的检疫制度,完善免疫程序,并采用科学的饲养方式,以减少家禽禽流感的感染。

参考文献

[1]刘歧明.鸡禽流感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J].畜牧兽医,2015.9(32):161-162.

[2]张秀华,路伟.家禽常见病及防治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150.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防控对策禽流感
防治H7N9 禽流感 家长知多少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鸡大肠杆菌病并发禽流感的诊治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的防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