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2017-05-30陈佳丽

高教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技术型办学

陈佳丽

摘 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概念模糊不清,盲目跟风转型的现象。转型的过程必定是漫长而曲折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人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达成共识,统一思想,找准转型的方向,加强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明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从而真正实现应用技术型转型。

关键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应用型技术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5-0133-02

Abs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ordinary local colleges to the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 oriented ones is not a new topic, but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re are still some vague concepts, and some colleges may blindly follow the trend of transformatio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must be long and tortuous, not in one step, so we need to constantly reach a consensus in practice, unify our thinking, identify the direc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strengthen occupation oriented education, clarify school orientation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to realize transformation to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 orientation.

Keywords: ordinary local colleges; transformation;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 orientation

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指出,要引导一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招生难、就业难”的问题上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在“转型”这个问题上,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来说是当务之急。但具体到转型的方法及如何转型等具体问题上,还存在诸多差异。很多人曾提出这样子的疑问:转型之后,地方本科高校是不是等同于高等职业教育?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对以下几点做充分的理解。

一、转型的对象与方向

(一)转型的对象解析

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主要是指地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而地方本科高等学校又主要指1999年以后升本的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层次的民办高等学校和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1]。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最初的建校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地方社会。这些高校有着一些共性,如建校时间较短,且地处三、四线城市,没有硕士点,办学有着严重的同质化倾向,科研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等。

在我国高等教育“量”与“质”趋于统一的大环境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仍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从人才培养来看,在招生生源上已经与传统研究型大学存在一定的差距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其培养的学生一方面在专业知识和技术上远远落后于重点本科院校,能够继续深造的更是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在就业方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因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最终成为就业“困难户”“钉子户”。同时,这类院校一般招生量较大,大量毕业生面临着“出不去”“进不去”的双重压力,浪费教育资源的同时,还会降低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层次。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以及就业市场的需求等诸多现实环境要求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不得不摆脱现有困局,走上转型之路。另外,600多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该是此次转型的主要对象。

(二)转型的具体方向

转型究竟该往哪里转?针对这个问题,《决定》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2]。如果把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比作一块三明治,第一片面包是中职到高职的职业教育,第三片面包是培养专业硕士学位的应用型人才教育,那么中间缺少的夹层,便是我们所说的普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普通本科的应用技术型转型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要求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在具备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技能,从而有效地改善就业难问题。普通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的出现,弥补了原有职业教育体系的缺失,在中职到高职的职业教育和注重培养专业硕士的应用型教育搭建起了一个连接的桥梁,打破了职业教育的断层现象。由此可知,转型的方向即向普通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发展。

二、转型究竟要“如何转”?

上面主要分析了转型的对象及方向,知道了“谁要转”“向哪转”之后,还需要知道“如何转”?换言之,需要知道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具体内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不是让他们回到起点,在这一点上要特别注意的是,防止应用技术型高校与高等职业院校的趋同发展。经过对德国等其他应用本科发展的成功案例的剖析以及高等职业院校与研究型高校之间的差异化研究,作者认为转型的内容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思想观念要转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的动力,但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与发展,传统文化也有待重新审视。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导致了中国式的教育方式:过分的强调书本知识,只注意知识的本身,而忽略了实际应用技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前社会,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成为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首要任务。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该打破传统的办学观念,以《决定》为指导,将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把自己定位在服务地方经济上,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实现自身发展与地方发展的融合统一。

(二)趋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要转

“千面一校,价高质低”的现状一直是很多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老问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担任着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但多年来这些地方本科高校一味地追求“高大上”,依样画葫芦,过分追求学术研究,并且在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结构,办学定位等多方面都趋同于211、985高校,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也缺乏了自己的特色。

培养“会动手、会动脑,知行合一”的多方位人才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特点,但却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不足所在。因此,也就要求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转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科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几个核心要素。改变原有的以学术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坚持职业性与实践性的原则,强调以“过程”为主导,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形成良好的CO-OP模式。不断弱化学科,突出专业,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和就业率,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快速发展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三)学术型教学方式要转

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在教学方式上习惯于“填鸭式”的学术型教育,偏重于理论教学,在专业设置上,基本都是在原来基础上建设的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已基本定型;即使在课程体系上做出了一点变化,加入了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但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其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学过程中习惯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材、课堂和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中心。恰恰因为这些原因,更加凸显了进一步推进学术性教学方式的转向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为了改变此现状,地方本科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计划制定、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时,应该以“做”为主,以“学”为辅,学与做有机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提高社会的参与度,强调校企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切实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转型发展。

三、走好自己的转型之路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显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对转型的概念和方法也没有停止过讨论,但就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结果却差强人意。很多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盲目跟风,一味地强调应用技术的重要性,多重于形式,流于表面。如何走好转型之路,走出属于自己的转型特色之路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最该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不要太在乎“職教、高职”等称谓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中有很多都不愿转型,认为转型就是降格成了职教,把日子又过回去了。始终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下,理念无法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拒绝接受新事物,转型之路步步维艰。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仅限于中等教育层次,后来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才顺延至专科阶段[3]。然后,就形成了很多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低位高攀,抛开了个性和特色,一哄而上的力争“高大上”,但实际的成效卻与预期大相径庭。人们谈“转型”,转型的对象究竟是谁?是专业学科,是人才培养模式,是师资队伍,是传统的思维模式。明白了这一点,“降格”也就成为了另一种机遇。

(二)结合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转型

新常态下,富有特色以及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催化剂,同时也是培养多方位人才的一个通道。各高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经历,办学环境和办学实践来制定转型方案,打破当前的趋同局面,使教育的重点真正的转移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上去。黄冈师范学院在转型的过程中结合了当地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人文环境,成功了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转型之路;河南省的许昌学院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优化学科专业,将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有机结合,成功的走出了转型的第一步。因此,要走好转型之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要学会结合环境、地域、文化等多种资源,多方位的进行指导,使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最终形成一个教育体系的良性循环,稳步发展。

四、结束语

既然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已是一个既定事实。那么如何采用创新的方法、理念等来避免走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老路,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让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勇敢走出“职教、高职”的阴影,这个过程所需要的理念更新、条件支撑、实施方案等各方面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转型的这股热浪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赶潮流的从众心理,对于转型的具体内容、方法、定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理性的做出判断和决策,使转型由量变达到质变,真正的走出一条符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发展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贾长胜,张爱珠.一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概念解读[J].文教资料,2015(21):83-84.

[2]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N].中国青年报,2014-06-23(06).

[3]张传燧,胡弼成.普通本科高校:“转型”还是“回归”?[J].大学教育科学,2016,2:22-27.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技术型办学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深化改革服务福建自贸区建设探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