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2017-05-30孙凤

科技风 2017年6期
关键词:互换性分组讨论测量

摘 要:针对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地就业需求,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等方式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专业课程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互换性;测量;“分段式”教学;分组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生产任何一种机械产品,都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高效率、低消耗。优质、高产、低消耗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品的质量是第一位的,没有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就失去了意义。

产品的制造质量主要与零件制造质量、产品的装配质量有关,零件的制造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零件的制造质量分成包括尺寸精度、宏观几何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的零件加工精度和包括表面粗糙度、波度和表面层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零件表面质量两个方面。由于加工设备的安装精度、制造精度及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检测设备精度,加工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同以及生产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工后实际的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偏离,即几何量的误差。在企业领域,为达到和保持质量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其中质量检验是控制质量的重要活动。

因此,学生进入企业后要想尽快适应企业需求,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公差与配合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和较高的产品加工检测方面的技能。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学好《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机械基础系列课程设置中,《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一门综合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联系机械设计课与机械制造工艺课的纽带,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测量基础、尺寸的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典型零件(包括滚动轴承、键连接、螺纹连接、圆锥、圆柱齿轮)的互换性、尺寸链理论部分和实验测量教学两个部分。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点时,很多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不能合理的、正确的将机械零件各参数的精度要求标注在图样上。目前该门课程的教材很多,章节的安排各不相同,各部分之间的相对联系较为薄弱,为学生的融会贯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另外,互换性的整个内容贯穿于机器设计、零件加工、检测及机器装配的整个过程。与其它课程交叉较多,比如《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中图纸绘制的尺寸上下偏差确定、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的确定、粗糙度值的确定与选择;《机械制造工艺学》基准不统一时尺寸链的建立、尺寸精度与几何精度跟加工方法的关系、为何需要确定加工精度等等。

二、改革的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了几点改革的思路,在我校相关专业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首先,根据学校教学大纲及本校学生大多在油田相关单位就业的需要,选定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机自专业、数控专业历届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分析,将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分段式”教学模式,形成相对独立又层层递进、深入的教学模式。通过灯泡更换、自行车维修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引出本课的互换性概念及制定互换性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好奇心。然后按照测量基础部分(尺寸测量、几何公差与检测、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测量方法与原理部分(测量技术基础、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与检测)、典型零件的检测(平键、花键、滚动轴承课堂讲授,齿轮、螺纹等标准件和常用件由学生自学)四段进行讲解。

然后,针对该门课程国标内容多、概念术语多、表格多、课程多数知识点不直观的问题,在确定授课教案时以工程实例为引导,逐渐展开分析概念、国标等如何应用,并结合学校实验室已有的教学仪器数字式量仪、光法粗糙度仪、千分尺、游标卡尺、正弦规等开设的实验课,让学生掌握常用量具量仪的使用方法,更直观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引导学生拥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学习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仿真和挂图进行教学,直观的授课手段,更易于学生的理解。比如:采用粗糙度对比卡引出粗糙度的种类与测量方法、采用动画仿真演示直线度、平面度、位置度、倾斜度等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的公差带形状、通过课堂实验演示让学生明白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全跳动的含义及区别。

最后,可通过分组讨论的方法加大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加深对本课程的掌握力度。通过一个实际的设计案例,提出要求和目标,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出现或者发现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地纠正与指导。另外,测量实验课上要求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并讨论精度高低产生的原因、操作的步骤是否可以改进、测量力大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等等,提高其测量技术水平、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结语

由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性,也是机械类专业当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因此,需要相关老师高度凝练理论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们更加轻松容易的学会相关知识,培养其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温建明,蒋永华.浅议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3).

[2] 孙凤.CDIO教育模式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分析[J].发现,2016(04).

[3] 杨秀芳,雷良育,曹欢玲,何正为.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教学探讨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

[4] 马玉峰.关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过程改进[J].科教导刊,2016.

猜你喜欢

互换性分组讨论测量
基于分组讨论互动教学的视频反馈学习法在神经病学教学查房的应用
氢气与城镇天然气掺混的互换性分析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②
探讨数控车刀与普通车刀的互换性及区别
测量
以LDH为例来探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校准品在临床生化应用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