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

2017-05-30摄影

中老年保健 2017年9期
关键词:汴京卖书赵明诚

文/玲 珑 摄影/加 文

“小院闲窗春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文都来自一位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生于公元1084年,卒于公元1155年,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人物。

童年—爱书如命的才子诗人

李清照从小聪慧过人,酷爱读书、写诗。有一年春天,家里给她做了一件漂亮的裙衫,准备出门踏青时穿。那天她一路游玩来到书市,突然被一个地摊上的书吸引了,此书封面上以篆字写着《古金石考》,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古书。这部书流落民间几乎失传,她请家人到处购买,都没有买到。如今李清照见到此书,抑制不住惊喜,急忙翻看起来。

过了很久,李清照仍在忘我地看着《古金石考》,越看越着迷。卖书人说:“您喜欢这本书啊,照顾您,此书只卖三十两吧。”李清照闻听此言,急忙翻出所带的银两,结果不过十两,便与卖书人还价。卖书人道:“这是家传的古书,若不是家中有事急着用钱,绝不会贱卖的。”李清照闻言道:“好,您且等我一时,我去取钱来,此书千万帮我留下。”半个时辰后,李清照只穿一件单衣,手里拿着银两跑了回来。原来,她把自己的新衣给典当了,换了二十两银子,连同自己原来的十两银子,凑齐三十两,一起交到卖书人手中。然后,李清照抱起那套珍贵的《古金石考》,穿着单衣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兴高采烈地回家去了。

李清照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生活环境优雅,自己又喜爱读书,写诗。当时北宋京师的一派繁华景象,更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她也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

中年—跌宕起伏的婚姻生活

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在汴京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成婚。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两人都出身于官宦之家,可谓门当户对。他们都喜欢诗词,热爱文学,更为重要的是两人有共同的志趣爱好—金石研究。当时李清照的父亲官居礼部员外郎,赵明诚的父亲是吏部侍郎,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吏,但两个家族都比较清廉、贫素,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当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食物,夫妇“相对展玩咀嚼”。尽管生活并不富足,但李清照乐在其中。

太学毕业后,赵明诚进入仕途,开始有了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李、赵两家虽然藏书相当丰富,可是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他们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最终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两人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

北宋末年,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激烈。李、赵二人的幸福生活好景不长,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102年(宋徽宗崇宁元年)7月,其父李格非因受到排挤,不得在京城任职。被罢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携眷回到原籍。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原本恩爱的夫妻,面临被拆散的危险,偌大的汴京,已经没有了李清照的立锥之地,不得不只身离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家人。

直到三年后,李父被重新启用,李清照也得以返归汴京与赵明诚团聚。没想到第二年,公元1107年,无情的政治灾难又降到了赵氏一家头上。赵明诚及其父亲二人均丢去官职,赵家亦难以继续留居汴京,李清照只好随赵氏一家回到老家青州,开始了乡下的生活。次年李清照25岁,给自己的草庐起命曰“归来堂”,取义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面对起起伏伏的生活变故,李清照没有为此烦恼,自怜,而是保持着良好的心态,继续追求着文学的享受。她与丈夫赵明诚在青州闲居时每次获得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每每饭后,坐在书房烹茶,指着堆积的藏书,说某件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说中否判胜负,猜中即可举杯饮茶。李清照、赵明诚夫妇在饭后间隙,边饮茶,边考记忆,给后人留下了“饮茶助学”的佳话,亦为茶事添了风韵。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人围攻汴京,掠走了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等数千人,北宋灭亡。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家也遭破坏,“归来堂”很多藏书被焚。李清照只携小部分文物随人群南渡,从此开始了在南方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就在这一年,一天深夜,建康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平叛,而是偷偷缒城逃走。叛乱平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之和已经一去不返,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公元1128年,夫妇二人继续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当行至乌江镇时,李清照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她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词慷慨激昂,讽刺当时朝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不思进取,也似乎暗含有对丈夫赵明诚的不满和警示。赵明诚听到后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第二年赵明诚被诏回京复职,但不幸在途中病倒,不治而亡,年仅49岁。

晚年—用诗词感悟人生

赵明诚离世后,李清照如一叶孤舟,居无定所,各地漂泊,但她继续着诗词创作,继续着赵明诚未竟的事业—《金石录》的编纂工作。公元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整理完成时,李清照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她在思夫、失家、离国的痛苦中,忍受了怎样的煎熬?品尝到了多少刻骨的愁苦?感受了旷世的孤独后,李清照吟出了奠定她婉约词风格的代表作《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一生,既有幸福的童年,也有浪漫的爱情;既有相思的甜蜜,也有婚姻的痛苦;既有丧夫失家的孤独,也有爱国的情感。她在甜美和坎坷中,尝遍了人生的百味,享年71岁。李清照的长寿除了得益于自幼喜郊游,并为多种技艺的爱好者,常常接触大自然,筋骨得到锻炼以外,还有一种豁达、豪放的性格。正由于她的心胸宽广,使她以一弱女子而能经受风霜雨雪、天灾人祸的打击,而意志却更坚强,得到古稀之寿。这在我们今天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汴京卖书赵明诚
刘勰“卖书”
刘勰“卖书”
快来买呀
汴京:繁华背后危机重重
一张图带你游汴京
汴京诗群
小两口的幸福生活
婚姻的真相
Egan, Ronald. 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 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
李清照,错付了情爱与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