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学的情怀

2017-05-26田凯

档案天地 2017年5期
关键词:档案学情怀公众

田凯

近来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组织语言进行爱情表白,甚是新奇、浪漫、感动,满满地情怀。和图书、情报两专业的同学聊及此事,我们都认为公众对于图书、情报、档案专业学生的印象是呆板、木讷、不懂浪漫的,对这些学科的印象也是如此。于是乎我们用各自专业的知识做了一番“表白”。以此,从专业表面层次上来表达下我们的情怀。

图书馆学:“我翻遍《中图法》22大类,就是找不到你的归宿,后来我在社会科学总论后给你单列一架,¥520(我爱你)”。

情报学:“纵观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我用布尔逻辑模型、向量空间模型、模糊集合模型测算了一下咱俩的相关性,竟然为1;后来布鲁克斯知识结构方程k(s)+ΔI=k(s+Δs)告诉我,今生的相遇以致完全吸收绝对是前世的緣分注定”。

档案学:“生活的全部就好比全宗一样,里面的每一卷都记载着你我的故事。按照年度梳理,可以还原从相识、相知到相守的过程。按照机构(问题)去体现,那么每一次的浪漫、相诉、呢喃,就像电影一样娓娓道来。这里面没有三次鉴定,这一切的一切,保管期限我给的都是永久,好似美国文件中心挑选出的那3%(美国文件中心挑选进入综合档案馆永久保存的档案数量比例为3%)。作为全宗的管理者,我将‘用艺术家的同化力去搭建。待多年后的某天,翻开全宗还原和再现历史时,我相信由个体组合而成的结构才是‘档案体的灵魂。珍惜,与你的每一个阳光午后”。

为什么公众对于档案学专业的印象也是古板、枯燥呢?因为他们不了解档案工作是什么,档案专业学什么。只是主观地认为档案工作就是守着一堆过时的文件,青灯孤影,默默无闻。只有真正懂门道的,才会知道档案学学科本身独有的情怀。她的情怀不是在台面上、公众前、即时的,她是幕后的、长远的、历史的。

我们经常在一些媒体看到、听到“新闻人”“法律人”等台前人物的相关报道,很少看到“档案人”的相关事迹。档案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档案人是这个国家历史的记录和保存者,也是证据神圣性的捍卫者。因为我们比任何人都知道历史空白、事实偏差所带来的危害,同样,也比任何人都明白档案是厚重文化的基石。好多人不了解档案学专业,说我们总是和其他大学科搭亲戚,没错我们的确是交叉性学科,可中华文化五千年,档案学专业发展到今天才短短几十年,请大家给档案学一些时间,让我们来舒展自己的“情怀”。

档案学的情怀,还体现在那些从事档案工作几十年的老档案工作者身上,这种情怀是从一而终的勇气和不辱使命的担当。用我们人生短暂的几十年与档案为伴来坚守漫漫历史,难道这不是一种情怀吗?

信息时代,人们更喜欢追求速食主义,利己行为。档案人默默于幕后、不求名利,从事一生的工作可能到一百年、二百年后才能看到成绩,难道这不是一种情怀吗?

我愿意用我短暂有限的几十载去陪档案学抒发她的情怀,陪她一路走下去,同样我也坚信这条路上的人会越来越多!

(田 凯/文)

猜你喜欢

档案学情怀公众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档案学学科入门指导课程专题设计探讨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
少女情怀总是诗
关于我国公众环保意识的几组数据
中国档案学研究
学术批评语境下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批评
档案学会行政化表现及利弊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