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产品安全监测监管与优质优价

2017-05-25邱基洪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畜产品粪污畜禽

文│邱基洪(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畜牧兽医局)

畜产品安全监测监管与优质优价

文│邱基洪(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畜牧兽医局)

通过强化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内在的管理以及检测与行业的规划引导、监测监管,可以确保上市畜产品无公害底线和优质畜产品高价激励,并形成良好氛围与常态化管理,并由此促进广大养殖场户等从业人员自觉控制养殖污染,完善设施改造管理,营造养殖舒适环境,保证饲料安全供给,进一步促进畜禽疫病控制,形成良性循环。

一、畜产品质量安全与养殖污染的影响因素

1.多因素制约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养殖业污染监管效率。在鼓励发展畜禽养殖、开办乡镇屠宰场、开办奶站等时期,前期相关的规划布局、污染处理、防疫条件、人员配置等设置或多或少存在历史遗留问题,自然影响后期养殖、屠宰、加工、收购与管理的规范化。

目前畜牧业的养殖、加工、销售、流通与饮食相关法律法规很多,但有些可操作性不强,也存在一些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不足,监管人员不善学习、素质参差不齐,监测设施欠缺、监测不足,内部管理不善、监管不力和多部门分段监管衔接不畅等问题,降低监管效率、增加监管行政成本,影响法律震慑性和规范引导作用,从而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与养殖污染控制等。另外,畜禽及其产品的养殖、加工、销售等场所与从业人员多、分布广,仅仅依赖监管单位同样也影响监管效率,而群众举报机制发展不足,群众主动举报意识不强,因此,养殖污染、疫病、畜产品安全等事件有时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遏制。

2.健康养殖引导不足。目前,政府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态畜牧业等示范项目建设以推进产业发展,但是往往只有少部分规模养殖场列入,广大“低、小、散”和中小规模的养殖场户被边缘化。占养殖场户个数很大比例的中小规模场、低小散户长期无治污设施,但大多利用直接或堆积发酵后还田,可以实现农牧对接、资源利用、增收节支。表面上,大规模养殖场有项目支持,起初即建立工业化污水处理养殖粪污设施,但相对于中小规模养殖场户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前期投入多、运行成本高、维修费用大、管理难度大。因其粪污集中、量大、处理费用高,容易产生有意偷排超排行为,被举报也多为群体事件。

之所以产生污染,笔者认为主要突破了三个平衡点:一是粪污供给量与消纳土地、水面及其植物的平衡,二是粪污产生总量与处理粪污设施能力的平衡,三是业养殖区域内多余粪污与是否建有相应统一处理粪污的有机肥厂并正常运转的平衡。若因运行成本、运输成本、土地限制、肥效问题和健康引导监管不足等影响突破平衡关系,长期得不到治理,势必造成区域性污染。

3.技术支撑体系薄弱。笔者在基层深有感受,一是国家对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高尖端技术研发与检测扶持力度不足或说突破困难,如养殖场户对新疫病的病原检测、疫苗研制、药品生产等关键性技术与产品的期待远远大于以规模养殖场为主要对象的项目建设或能繁母猪、后备奶牛的直补。二是目前职能部门主动监测有限,范围窄、技术低、指导不足等问题比较常见。三是以粪污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缺乏社会认可、粪污“零排放”技术难掌握、沼气池不产气等问题有待解决与提升,影响有机肥销路与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对养殖污染防治、畜禽疫病控制、对畜产品安全检测监测等公共技术支撑体系的扶持不足,关键性技术突破困难影响产业进步。技术支撑体系薄弱影响了广大养殖场户和基层兽医的主动送检,或说有问题无处求救,这也制约了区域性、全国性的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产业健康发展。

4.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氛围未全面着力形成。近年来,政府职能部门和广大养殖场户做了大量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对畜禽及其产品广泛开展质量安全监测监管工作和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使畜产品安全事件、养殖污染事件得到有效遏制,并以项目建设推动健康养殖,提升畜产品安全。但是,很多消费者依然有以价格和直观确定质量决定购买的传统习惯,且不少消费者即使有优质优价欲望但需求却难以被满足。其矛盾关键点在市场的查证验证与监测监管力度。

二、以优质优价推进健康养殖

倡导畜产品安全与优质优价,引领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倒逼养殖场、屠宰场、经营户强化动物防疫、隔离消毒、兽药使用和安全卫生检测管理、污染治理的强大气势,从业务技术、规范化管理上形成强大的促进作用。强化监测监管是确保畜产品安全与优质优价的基础。政府应该围绕畜产品优质优价引导健康养殖与污染治理,统筹安排,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安全发展。

1.理顺政府体制,强化政府主导。政府应从行业健康发展的宏观大局上,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强化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引领性、前瞻性、规范性;健全与法律相对应的机构,强化机构调整与设施建设、监管人员素质培育,强化政府社会公共监管职能;强力扶持技术检测支撑体系建设,培育第三方检测仲裁机构和其他畜牧业健康发展相关技术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引导养殖场户、从业人员从源头自主强化管理,做好养殖污染治理、疫病控制与畜禽健康养殖;推进屠宰企业和其他食品企业,对原料(畜禽及其产品)采购、屠宰加工、产品批发销售和检测、检疫、管理为一体,强化业主产品安全责任主体意识。

畜禽品质提升,才能促进畜禽及其产品价格的提高和产品信誉的确保、市场销路的扩展,才是健康可持续的畜牧业。抓畜产品质量、推行优质优价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牵牛鼻子的工作,应是政府畜牧业工作的重心。政府应主要着力于支持基础研究和扶持尖端技术,着力提供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及将技术快速转化的途径,重视基础研究,培育更多创新的土壤和人才;企业则应专注于提高市场竞争力与内在创业能力。

2.提升人员素质,自觉规范从业。产业进步,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是基础。养殖生产优质的畜禽及其产品,先要有企业责任品质与业务素质过硬的从业人员。做事,先做人;管人,先管己。政府应该大力扶持从业人员(包括监管人员)素质教育,强化行业监管,促进从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树立崇德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品德。

3.强化监测监管,维护公平竞争。政府要强化监测监管,重点维护畜产品安全质量与优质优价的社会秩序、诚信经营的氛围,从政府强力维护到养殖经营从业人员自觉执行的机制。

对产品质量与养殖污染把关时,企业与政府的职责要明确,企业是主体责任,职能部门负监管责任。政府和职能部门应该退出市场直接参与性的政策与活动,集中力量做好全程经常性监测与监管,督促和倒逼屠宰场、养殖场户抓好产品质量,遏制不合格畜产品上市,使对法律的敬畏性深入每个从业人员心中,使每个从业人员有激情追求质量、诚心经营。强化自查与监管,对产品质量形成真正的双重保证,引领全社会走向健康安全、优质优价、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生产经营消费环境。

强力扭转屠宰企业自身质量安全责任不明与职能部门越位包揽的不正常状态。官方兽医不宜成为屠宰场检疫的主角,而应该是代表政府监管、抽查的主角。建议作为监管部门应借屠宰管理机构调整的东风,调整、补充和强化养殖业健康发展相关的体制机构、监管人员、设施与能力。通过强化屠宰企业监管与推行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推进养殖场户等企业引入人才与完善管理,深抓科学防疫与健康养殖、污染治理、产品质量安全把控。

4.强化群众监督,促进全民参与。政府要积极发挥群众广泛密切接触养殖场户、屠宰加工企业和及时发现问题的优势,设立有奖举报,激励群众随时随地举报,从而有利提高监管效率和人人参与力度,彻底遏制各种不良苗头。人有自私性、惰性和从众心理,会权衡轻重利弊,在监管到位、违法成本高于收益和违法违规事项家喻户晓情况下,违法行为将会收敛克制,最终确保畜产品长期安全。

养殖污染治理、动物疫病控制和畜产品安全确保,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以上举措,使全体从业人员各司其职、齐头并进,从源头从严把关,强化日常监测监管与即时查处相结合,对整治无望和偷排漏排的养殖场户、屠宰场和其他相应单位一定要强化处罚、关停并转,并强化媒体宣传,绝不姑息养奸,极力遏制不良苗头萌芽,维护良好环境秩序;同时通过价格导向,激励养殖场户、屠宰企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建设,努力做好科学养殖、污染治理与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松懈。只要坚持,良好职业素质、职业习惯和优质畜产品、养殖污染控制日久成自然,消费信心与生活质量自然日渐提升,养殖业也会健康发展。

点评: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养殖场户和相关企业,从过去大量资本、劳动力、资源投入,实现量的迅速扩张,转到坚持品质意识,实行优质优价,这也是国人共同的心愿。推进畜产品优质优价氛围,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养殖加工经营等相关企业、从业人员从源头强化养殖污染治理、动物疫病控制,实现养殖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畜产品粪污畜禽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