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检验习惯

2017-05-24何兵花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检验法良好习惯应用题

何兵花

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中,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中,在实际教学,在我们往往会忽略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没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老师问学生答,学生的回答主要是老师和其他学生认为正确就算通过,就算总是问:大家认为他的回答正确吗?大家同意吗?真的大家同意就是正确的吗?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反思检验这一良好习惯培养的机会。

过分相信学生的检验能力。在六年级作了一次调查,发现竟有60%的学生不能正确说出方程的检验过程,有35%的学生不能选择合理的方法对计算题进行检验,会检验应用题的学生就更少了。

认为检验习惯可以临时抱佛脚。每到临考前老师都嘱咐,同学们做完了要检验啊!这种叮咛最后显得是那么苍白,因为大部分学生检验时只是把试卷看来看去,根本不会检验,更有甚至做漏了题也检查不出来。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在日常教学中做好示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多问几次,你有什么方法证明你的结论?而不只是大家来告诉他结论的正确与否;对书本提供的结论也要有验证的习惯,这种习惯长期坚持就会成为师生不自觉的行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长期坚持的结果。除了课堂这一主渠道,如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验证,课后作业的改错,生活中对学生问题的处理,都要让学生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质疑,有时还辅之以激励措施。只有我们平时坚持不懈,学生的习惯一定可以养成。

针对特殊问题以及新知识的解答检验要求人人过关,并且过一段时间要进行巩固。不要过于相信学生的检验能力,每个问题的检验往往有多种方法,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学生回顾,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如应用题的检验学生非常困难,然而检验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应用题常用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

1.联系实际检验法。数学中的应用题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实经过加工而成的,所以,根据应用题的条件求出的结果也应与实际数量相符,否则有误。

2.估计——比较检验法。根据题中条件,先粗略估计正确结果的取值范围,如计算结果不在此范围之内,说明解答有误。

3.代入检验法。把解答的结果当作已知条件把题中的某个已知条件当作问题,进行逆解答。如果求出的结果与原已知条件相同,说明原解答正确。

4.替換检验法。检验时,可用另一种方法解题,如果这两种方法求出的结果相同,则原解答正确。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检验法良好习惯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PCR 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用于阴道细菌检验的效果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关于协方差的U统计量检验法
阿基米德Copula函数的拟合检验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
水准点稳定性F检验法与t检验法异同的研究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