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感悟

2017-05-24江智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乡村小学感悟美术教学

江智明

【摘 要】小学美术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教育学科。如何学好这门学科,对小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实施与发展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农村美术教师如何教好这门学科,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教师要从农村学生的特点出发,依托农村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学情的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组、生本文化的建构三个方面对农村小学美术课程进行探索。

【关键词】乡村小学;美术教学;感悟

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全面开展和大力推进,小学美术教学在乡村小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在乡村小学把美术教学扎扎实实地开展好,难度大。如何在乡村学校把美术教学开展起来,我在二十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从分析原因入手

(一)乡村孩子和城市小学生相比而言,乡村的小学生接受美术知识的学习机会少得多。家长不支持,乡村学生家长的观念落后,始终认为小学只有语数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才,属“正科”,其他学科学不学无所谓,是“豆芽”学科。上美术课所需的学具和材料配备由于家长对学科的偏见得不到支持,学生上美术课时家庭条件好的才舍得给孩子买色彩笔,一般同学只有铅笔,而且都不是专用的,是用来写语数作业的,更谈不上美术课所必须的其他工具和材料了,造成美术教学中一些课程无法开展。

(二)教材在编排上是针对各地区孩子的,少数课程安排对乡村孩子学起来不适应,难度大。如:一年级上册的《穿串链》,乡村孩子容易找的材料自然属豆类,豆类很硬,一年级孩子由于手上肌肉还不发达,穿起来十分费劲。其次由于孩子的学习用具用品得不到家长支持,部分课程的开展材料学生很难找齐。如:二年上册《会变的小手套》、一年级上册《神气的小厨师》等,学生自己找不到碎布片和彩纸、卡纸、橡皮泥等材料。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部分美术课无法开展。

二、针对原因,研究对策

(一)培养学生兴趣,与学生沟通情感

1.在教学中我是以课堂教学为基地,从兴趣入手,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和学生进行互动。

我在乡村多年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孩子们的心情深有体会:他们的探索、想象、跃跃欲试的欲望还是十分强烈。如果这些孩子们也能充分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美术课上老师认真的加以指导,同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兴趣激发的方法很多,依据现行美术教材体系,从低段美术教材的挖掘入手。以新刺激: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有新鲜感。如,把三原色中两种颜色相调和,就会出现另一种颜色,用新的颜色使用染、吹、淌、滴技法出现另一种图案,技法随意或有意的进行创作。这一变化, 乡村的学生没有见过,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兴趣顿生,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把自己的作画的颜料分给学生,他们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不同色相的颜色混后调出了的新颜色,他们很是惊讶,通过学生多次练习,终于发现了规律,知道了红加黄变为橙,红加蓝变为紫,黄加蓝变为绿,而橙绿紫三种色又叫三间色,学生们在动手中学到知识,在实践中得出结论,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2.在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有助于学生的动手参与,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采用主动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的方式尽可能地接触每个学生,走到学生身边去引导鼓励学生想象,多与学生手把手地共同执笔描绘,缩短与他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从而间接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为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动手参与创造条件。注重安全感,直接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心理,为了使学生积极动手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学生从心理上消除这种畏惧心理。教师多用“宝贝”、“孩子们”、“说得真好”、“再加把劲”等语言,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其次学生作业好时多鼓励,如“你真行”、“你真棒”、“你太有才了”,特别是做得不好时教师不要出口就批评:如学生画树的主杆画偏了时教师不要轻意责备,而是指点以偏了的线为参照物在旁边再画一条线为主杆就不会偏了,让先前画偏了的线作树枝,这样既避免了学生用橡皮擦脏了画面,又将先前画偏了的线利用了起来,学生自然就有一种变错为好的喜悦感,而老师没有用一个批评的字,既启发了学生动脑筋将本已画偏了的线利用了起来,又拉近了与学生手把手的沟通,避免了让其他同学的嘲笑,起到了比老师直接加以批评纠正还要好的效果,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针对这点,多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学生改正错误教师不是简单粗暴地直接加以批评纠正,而是鼓励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利用其他方法加以弥补,使用一些使人轻松愉快的幽默动作和语言,给学生安全感,那么,即使没把握,学生也会争先恐后地参与,直接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二)攻心为上,学生动起来后,继而带动家长

学生对美术学科有了兴趣,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认识改变了,让他们去跟家长直接交谈学习美术的乐趣,去说服家长综合学科对自己同样重要,逐渐感染家长,逐渐让家长认识语数与综合学科共同发展对提高自己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孩子们在有了家中独苗的特殊地位,加之让孩子们学好美术知识,不是其他坏事,老师在此基础上给家长们解释,并同时邀请部分家长有空时一同到美术课堂中感受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乐趣,这样就能让美术学科的教学在一定程度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1.教师要把教材的内容做到简单化,易學化,明白化。教师讲解、示范如果复杂了,学生不易记住,记不住操作起来就难,难了就不产生兴趣。教师教时简单化了,学生就来劲了。如在《百变团花》中,传统方法是先教学生折纸,这比较简单,然而是折好后按设计描绘纹样,描好按线剪,这就比较难,学生学起来不上手,提不起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学起来容易,我在上这课时让学生不要设计纹样,把纸折好后,拿起剪刀就随意的剪纹样,结果学生展开一看,花样繁多,且操作简单,来劲了,我趁学生兴趣高昂之时,再有意识让他们去设计图纹样、描绘,然后再剪,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兴趣也激发起来了。

2.家校互动,以解决学生美术工具和材料配备难的问题。让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对美术学科有了新的认识和重视,美术学具的配备就容易多了,但学生不是天天有美术课,容易忘记,带着上学走路、坐车都不方便,另一方面部分材料乡村家长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也很难备齐,这就要求学校还必须解决,添置必要的美术学具及操作材料。我经常与学校领导沟通,让学校添置,解决了教师、家长、学生的难题,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工具、材料,自然就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动了起来,兴趣也浓,课堂气氛也活跃,美术课得到了很好的开展。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求教育资源均衡化,这给乡村学校资金短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乡村小学的美术学具,让政府出钱买单,美术教学开展起来就容易多了。

总之,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引导乡村家长及学校丢弃对学科的偏见,让美术教学也在乡村的学校中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研究》,2016(4):128-128

猜你喜欢

乡村小学感悟美术教学
浅谈乡村小学电教设备管理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如何培养乡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