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2017-05-24戴勇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初中教学方法

【摘 要】研究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旨在从既有的教学问题中总结经验,探寻以改革手段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教学常见的问题,并就具体的优化方法提出了建设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

在信息化时代已然到来的当下,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成为正规学校基础和专业教育的核心组成之一。而在初中这个承上启下的特殊过渡时期,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则不止于关系到初中阶段特定课程的教学成效,而是会影响到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理念与行为模式。因此,探寻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的方法已然成为夯实信息技术教育基础的决定性策略。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常见问题

未能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这一应用类学科理论联系实践的本质特性,导致教学模式老化、陈旧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了按部就班的课本讲解,不仅难以满足信息技术课程实操性强的客观需要,更会因为刻板的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面对单一机械的教学则极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仅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更使课堂教学逐渐低效甚至无效化。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教学形式无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应有的信息技术思维模式,也就是限制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无助于初中阶段课程的学习,还会对未来的持续深造造成负面影响。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既然是信息技术课程, 则其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应当密切联系前沿信息技术, 尤其应当遵循信息技术更加注重实践的本质特点,加大教学中演示与实操的比重,让原本平面二维的书本知识演化为立体三维的实践教学。这样的处理方式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事实上,在课堂外接触信息技术过程中,未成年人更多采取自行摸索、 不断尝试的形式逐步提高对技术的掌握程度。而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兴趣使然。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在进入青春期,呆板的书本化教学越来越引起学生的兴趣。反之,融合了音频视频、图片图像等的信息技术则能迅速吸引其注意力。故,教师不妨将教材知识尽可能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配合背景音乐和妙趣横生的旁白,让知识的传授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适当调整教学计划设置,将课堂教学更多作为答疑解惑之处

作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类学科,信息技术课程提高教学有效性还需要依赖学生足够的实际操作和经验总结,这是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很难满足的要求。因此,适当调整教学计划设置,将课堂教学更多作为答疑解惑之处就成为又一值得尝试的教学创新形式。

即将教材中易为学生自行理解的概念、定义或理论等制作成微课,将其作为学生预习和复习的素材放在课余时间自学。教师在微课中增加引导性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尝試凭借一臂之力寻求答案。自然,学生很可能因为经验和知识的局限而难有足够准确或全面的结果。但是这恰恰成为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发现问题的良好契机。

而到了正式的课堂教学时,学生通过事前的预习,带着更有针对性的问题进入课堂。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程度让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而这自然就使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得到了有效提升。

不仅如此,作为应用型学科,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止于特定范围知识的简单传输,而是期望学生能够借由已学知识培养出发散型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教师的设问与学生的自主探寻能够进一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意识和能力,这无疑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又一渠道。

(三)采用分组教学、项目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同样是为了通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成效,分组教学、项目教学较陈旧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显然有了超越性的进步。学生通过与同龄人的探讨不仅能够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集众人之所长举一反三、推此及彼。同时,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难度不同的项目或任务,分配给学生小组共同讨论解决也可以实现提高教学成效和强化与固化知识点的双重目标。例如在Word或Excel的设置、排版、优化,或是计算机制图、计算、变更、修改等教学环节,小组合作式的学习与研究很有可能形成不止一种讨论方案,这显然能够让教师通过最终总结区分出不同方案的优劣或异同,继而快速提高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水平。一旦这种教学模式成为常态化,则学生自己就可以将合作学习或项目教学不断拓展和深化,自然就在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成效。

结束语

作为与信息时代技术发展关联最紧密的教育学科,信息技术课程提高教学有效性无疑不能满足于相对陈旧的书本加板书式的传统模式。事实上,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已经给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不少建设性元素,只是需要教师充分发掘其中的个性化特点加以突出,形成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新形式。应当说,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提高教学有效性本质上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而这不仅是对这一专业课程具体教学手段的优化,更是对教学理念的充分超越,是实现教育在信息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高吉利,李秀萍.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02):19

[2]段国薇.微视频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科学与财富,2015(11):21-21

[3]黄霞.微视频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分析[J].速读(上旬),2014(10):191-191

【作者简介】

戴勇(1983年4月出生),男,汉族,湖南省娄底市人,西藏昌都市丁青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一级教师,本科。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初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如何将教改精神与创新信息教学融合在高中教学中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