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亮孩子生命的底色

2017-05-24马娜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诗经国学古诗

马娜

小学是一个人的童蒙养正期,对语文习得而言,也是打基础的阶段。而这个基础并非是12本薄薄的语文课本所能带给孩子们的,在童蒙时期输入大量的、经典的文本信息,为言辞行文确立了可效仿的典范,以期达到将来厚积薄发之功。我校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了国学校本课程的探索。

一、明确概念,开展集中研训

首先明确国学课程的概念。国学课程是指荟萃国学精华,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分学段实施国学教育的课程。国学课程并不是国家课程,而是以基本的国学内容为开发的对象,服务于本校的学生国学知识、能力和兴趣发展的校本课程。将国学纳入教育体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作为现行教学与课程的底色。这也就是说,国学教育的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站在系统整体的高度上,坚持国学教育的整体性、全面性、实效性原则,构建内外结合的大课程体系,不是取代或占用常规教学,而是二者并行,协调发展,总体规划。

接着学习袁行霈主编的《国学研究》第三卷、[美]拉尔夫·泰勒著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陶继新的文章《国学——校本课程的一枝奇葩》等,与港台国学教育的比较,梳理当下国学教育的发展动态。带领教师到山东儒源教育集团观摩国学研训活动,赴陈琴工作室学习经典诵读,就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精心制定《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二、国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以骨干教师为主体,分年段进行讨论研究,由组长制定计划、讲清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分头行动,最后通过集体汇报资料汇总等形式建立资源共享库。课题组成员严格筛选,悉心研究,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修改、扩充。借助出版社的力量,形成了有着深深学校烙印的国学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丛书共12册,编排富有特色:按学年段循序渐进,分层设计;每册对应一个学期,每学期设计16周;每周重点选取4-6首(篇)诗文,丛书不仅涵括了“纲要”推荐的诵读篇目,还辑录了一些比较适合诵读的蒙学及经史子集国学经典,从蒙学经典到诗词歌赋,从四书五经到诸子百家,每一首(篇)诗文都辅以拼音、注释、图文并茂,以助学生们正确理解作品意韵,获得情感熏陶和审美体验。

选编教材时,针对小學各年级生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差异,力图在内容的选择上呈现出一定的梯度,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具体安排如下表:

一年级上册:古诗共32首,《三字经》《弟子规》《晨读对韵》节选;

一年级下册:古诗共32首,《弟子规》《千字文》《朱子家训》《增广贤文》节选;

二年级上册:古诗24首,《诗经》8篇,《声律启蒙上》《大学》节选;

二年级下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声律启蒙下》《大学》节选;

三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孝经》《论语》节选;

三年级下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道德经》《论语》节选;

四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中庸》《论语》节选;

四年级下册:古诗22首,《诗经》10篇,《周易》《礼记》节选;

五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词16首,《左传》《孙子兵法》《列子》《韩非子》节选;

五年级下册:古诗16首,词16首,《孟子》《庄子》节选;

六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词8首,古文27篇,《管子》《墨子》《韩非子》节选;

六年级下册:古诗7首,词2首,古文48篇。

三、探索教学方法,打造趣味课堂

经过这两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国学课堂已基本形成自己的模式,呈现出这几个大环节:

(1)课前温故大练兵

把孩子们背诵过的内容设计为课前温故大练兵进行复习,有:能者齐背、男女对赛、拍手快板、小组接力、我爱吟诵等形式。记诵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不断复习巩固才能达到记诵目的。

(2)新课进行时

新授课将学习新知与复习旧知有机结合,总结出五步学习法进行国学学习:

①字正腔圆读准音

②重点词语来赏析

在这一步中将国学与识字有机结合,渗透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概念,浓浓国学味让孩子从小喜欢上中国汉字,知道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

③文白对读知其意

在这一步中增设国学小故事环节,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④多种形式读熟练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采用陈琴课堂的歌诀体和吟诵等方法,多读诵读后背诵就不是问题,除各种形式对读、对背,又开展了争先恐后、此起彼伏、大珠小珠落玉盘等游戏环节。让孩子在游戏中读出快乐,读出趣味。

⑤弦歌不绝吟出味

四、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

除国学课外,为了确保诵读效果, 我校坚持做到六个一——课前一吟、课间一听、闲暇一看、午间一写、放学一诵、期末一赛。

课前一吟:各班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去吟诵,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课间一听:每天早晨、中午上学时,每天下午放学时,走进校园,你便可以听到雏鹰广播站伴随着悠扬舒缓的古典音乐的《三字经》、《朱子家训》、《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朗读,营造了浓浓的经典文化气氛。

闲暇一看:通过举办诗文长廊,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国学经典。

午间一写:利用每天中午20分钟的写字时间书写诗文经典。让经典诵读与规范书写同行。

放学一诵:放学路队时,包括孩子们到餐厅吃饭的路上,乘坐校车的路上,迈着整齐的步伐,一路诗声琅琅。路队文化已成为我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期末一赛:每学期一次的大型经典诵读比赛,人人参与、班班参加;每学期期末,教导处对全校学生的诵读质量进行检查评比,已成为常规工作。

有一位国学大师曾说过:少儿读经是中华文化的储金银行,中华文化最好的货币就是经典,在年幼时将最好的货币存在他们的心中,他们长大一定会知道怎么用,让孩子在记忆力最优的阶段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在孩子们心性最纯净之时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你将发现国学的价值必将伴随孩子成长、芬芳吐艳、绽放光明、得益家庭、得益社会!

猜你喜欢

诗经国学古诗
“垂”改成“掉”,好不好?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