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7-05-24赵定文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直观数学教师情境

赵定文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足见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兴趣得以持久,从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笔者就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做了如下一些尝试。

一、热爱学生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前提

学生非常注重:“我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教师的形象可以影响学生对其担任课程的学习兴趣,应当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学会数学。老师要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绝不能以成绩的好坏来划分“好生”与“差生”,易造成师生之间情感疏远的任何事不能做,厌恶数学教师极有可能发展到厌恶数学,放弃学习数学,应当让学生感到:学校是可爱的,老师是可亲的,同学是友好的,老师的信任和爱护会唤起每个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应当相信他们会比昨天聪明。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坚决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为了激发学生持久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必须坚持直观性教学原则,这是初中生心理发展阶段决定的。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对具体的直观性有很强的依赖性,或者说初中生抽象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巴甫洛夫关于人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学说,大到了少年期,脑联络神经纤维大量增加,脑神经细胞的分化机能达到了成人水平,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主要属于经验型,思维的理论性还不发达,教师选择与抽象概念有关的正确的直观形象作为支柱,就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这些概念。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进行直观教学。要充分运用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图形直观、言语直观,以形成学生鲜明的表象,为他们掌握基础理论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一定要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这样可以使较为抽象的数量关系通过直观的几何图形将其性质反映出来,使抽象的概念关系得以直观化、形象化,有利于分析、发现和理解它们。

三、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方法巧妙,逻辑严谨,形式抽象单调,这些特点往往会引起学生感到乏味,学习困难。一个有经验的教师,能从不同的数学内容中提炼出生动的数学素材,设计出灵活的数学形式和方法,使数学课变成饶有兴趣的一种探索,使他们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求知的情景中。

比如因式分解比较枯燥,可先举例让学生体验到在解题中运用因式分解的巧妙之处如:(1)计算圆环的面积,用因式分解可以提高计算速度,让学生自己做比较,觉得这种分解很有用。(2)让学生计算32-12,52-32,72-52,92-72等,他们通过计算,发现答数都是8有倍数,学生感到惊奇,教师抓住这一点,利用因式分解证明“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是8的倍数”。这种教法学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的状态,提高了学习效果。

又如:在初中《几何》第三册“垂直于弦的直径”这一节数学时,教师先可让学生准备一张圆形纸片,课堂上与学生同时动手,将圆纸片对折,不难发现,圆轴对称圆形,而经过圆心的每条直线都是对称轴,在圆中的任何一条弦,都有一条垂直于弦的直径,并且这条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和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弦。在学生得到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因为这是一种直观的判断),再从理论上给予证明。这样学生就感觉到问题是自己参与发现的,对于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变得主动起来。

四、良好的学习情境,能使兴趣得以持久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渗透过程,学生是整个学习的主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以饱满的学习热情,积极投入,主动探索。例如:“x2+x2y2+y2”的多项式分解因式,属于课后谈一谈,想一想的内容,为引导学生去探索这类问题的方法,教师可先让学生分解下列这个多项式:

例如:把多项式x2+y2分解因式,要求先用平方差公式和先用立方差公式两种方法求解。

当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答案时,不要教师多说,这些学生也会感到这是“矛盾”的,于是产生探究愿望,“矛盾”把他们带入了学习情境。

再如,讲复式拆线统计图时,笔者让学生观察无线电一厂、二厂92年都是在年产值4000万元的基础上起步的,经过8年的发展,一厂年产值18000万元,二厂的年产值9100万元,让学生自选一厂参加工作。這时多数同学举手要求去一厂,因为工资高,待遇优厚,可立即有一名同学举手要求去二厂,全班同学用好奇的目光看着他,他胸有成竹地说:“我要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把二厂落后的面貌改变过来,赶上或超过一厂。”笔者问:“假如你是厂长,打算怎么做?”没想到这位学生竟用“改革”、“技术”、“革新”、“奖励制度”、“重视人才”等词语讲述自己的想法,虽然学生并不真正理解这些词语,但他在朦胧的意识中对知识的价值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这种讨论似乎与教学无关,可既调节了大脑,使学生明确了知识的重要性,又表达了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愿望,学习的兴趣因此而生,并在寻答案的过程中,得到了维持和强化。

五、计算机和辅助教学

计算机还可以与电视、投影仪、幻灯机等其他教学设备接在一起使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事实上,由于近些年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尽快地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我们反复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然而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过程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出学生积极操作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对于初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从上面几个方面作了探讨。当然,学生学习学趣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决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教师作大量细致的艰苦努力,也需要教师作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猜你喜欢

直观数学教师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