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媒体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2017-05-24敖雪琴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长方形课题多媒体

敖雪琴

【摘 要】文中的多媒体指传播数学信息的介质,即能为数学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多种媒体。运用多种媒体资源,通过书本读、媒体读、生活中趣味读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共筑伟大的“中国梦”。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阅读

本文中的多媒体指传播数学信息的介质,即能为数学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多种媒体,如教材、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网络等多种媒体。我校在重庆市教科院的组织下开展了“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这一研究课题。2016年4月19日市级立项,于2016年4月29日开题。我校拥有由交互式电子白板、投影机、计算机及扩音设备等组成的新“班班通”多媒体设备。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结合课题研究运用多种媒体,我们采用课前读、课中读、课后读、课外读的方式评价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过去常规的教学中,教师也采用了多种引入课题的形式,尽力地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与交互式电子白板下的多媒体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信息都集成在一起,表现形式更加灵活,更加活泼生动,能使学习气氛变得更加轻松、和谐,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关于数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出课题时出示一只山羊有一块长方形地,一只小猴有一块正方形地,两块地的面积谁大呢?看到画面上的山羊与小猴争得面红耳赤地样子,学生都哄笑起来了,可是两块地到底那块大呢?学生也不知道,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接着引导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圆圈内和小精靈说的话,“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习的注意力也就高度集中起来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轻松、愉快,很顺利地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山羊和小猴解决了纷争。教材中插图能够很直观、形象地帮助我们理解正文中的文字;方框内和带颜色的内容往往是结论(如概念、计算法则、性质、公式)。这部分是本节知识的重点,在读的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的字、词、句和一些图形特征,做到字斟句酌。

二、敢于质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真正进步。在教会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图表、符号表示,学会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和思考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圆的认识》这节课,可以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用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分别制作成马车的轮子,让一只小猴坐在马车上,通过点击鼠标,逐个演示运动过程,这样不同车辆行驶的过程就自然逼真地展现出来,很快能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只有圆形做的轮子才能使猴子“平稳”地坐着前进呢?由于有了疑问,学生就能全身心投入到《圆》的知识学习中,主动分析各种图形的特点。通过学习与思考,明白圆周上每一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心的运动相对“平稳”,而其它图形周边上的点到它的中心距离相差较大,所以不能使车子平稳前进。画圆时,运用微课教学,通过多媒体的直观、生动演示,创设出了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更好地产生“疑”,并促使其独立思考,在思考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对圆的概念有了相关认识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0页“生活中的数学”,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我们周围很多东西的平面轮廓都是圆形的原因,深化对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理解,学会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运用生活中趣味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校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依托《小学生数学报》进行课外阅读。为进一步落实好《新媒体时代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我校子课题“运用多媒体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研究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切实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最终实现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经课题组老师征求家长意见后,决定《小学生数学报》作为本课题实验研究学生阅读材料,并以此材料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小学生数学报》特别适宜小学生阅读。其原因主要有:1.《小学生数学报》分年段设四版适用于小学各年级学生的阅读。2.各版报纸的版面和开设的栏目迎合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读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3.内容与教材同步,很好地起到了巩固书本知识,拓展课外知识的作用;4.各版都巧妙渗透数学文化、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这是上期六年级学生写的一则阅读笔记:我这学期订阅了《小学生数学报》,报纸上的每一道题、每一个公式,它像吸铁石一样吸引着我的注意力,渐渐地《小学生数学报》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学会一种题型,我都兴奋万分。学会把问题简单化,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问题就解决了。例如:我探索时有这样一道题:甲、乙从东西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两地相距10千米。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甲带了一只狗,和甲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向乙奔去,遇到乙后立即回头向甲奔去;遇到甲又回头向乙奔去,直到甲、乙两人相遇时狗才停住。问:这只狗共奔跑了多少千米路?这道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别管狗怎么来来回回跑,它跑的时间和甲、乙相遇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甲、乙相遇时间=10÷(3+2)=2(小时),所以狗跑的路程为:5×2=10(千米)。《小学生数学报》它教会我解题的思路,让我在一次又一次动脑中,拥有了无穷的知识;是它提高了我的讲解能力,把解题步骤讲得清清楚楚。每期的名家故事也是我最喜欢的内容之一,能让我从名家的感受中领悟出一定的道理,学会怎样更好的学习数学,去更恰当的安排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小学生数学报》相关内容增长了数学知识,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应用多种媒体资源,通过书本读、媒体读、生活中趣味读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小养成阅读习惯,共筑伟大的“中国梦”,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小学生数学报》

[2]朱永新.《享受与幸福》

[3]市教科院.《新媒体时代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猜你喜欢

长方形课题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分类数 不出错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