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

2017-05-24张守金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合作学习

张守金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让学生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一、科学分组,职责明确。二、有效合作,提高实效。三、关注学情,发挥主导。

【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合作时机;激励机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大量呈现,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全国各地的许多学校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但是深入观察我们会发现,许多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看似很热闹,其实是无效的,一些教师单纯的追求形式,为合作而合作,效率低,效果差。有的蜻蜓点水,学生还没充分讨论,就开始交流展示;有的是问题质量低,学生多数都会的,让学生讨论半天,浪费时间;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各说各的,形不成统一意见。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但是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反而影响教学效率。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让学生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

一、科学分组,职责明确

合作学习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划分小组。多数教师的做法是按学生的学习成绩划分,我认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科学习基础、个性特点、学习习惯、表达能力等综合方面划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及团队协作。组建好的小组之间综合实力应大致平衡,不能有较大差异,这样更便于小组之间公平竞争,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小组内要分工明确,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恰当定位自己的角色。小组划分一般以4-8人为宜,我更倾向于6人小组,组内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学习任务要有明确分工,小组内角色分工不要频繁变动,但也不要固定不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适时的调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及发展。

二、有效合作,提高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单纯的分了小组,学生在一起讨论交流就能起到效果的,它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指导训练,让学生学会合作,在小组内充分发挥作用,学会学习,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以下几方面深入探究。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善于发言的习惯。在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积极性不高,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是享受别人的学习成果,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长期下去,反而养成不动脑筋的坏习惯。因此教师要对小组交流进行恰当的指导,提出明确要求,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发言,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在平时听课交流活动中发现,一些教师不考虑问题的难易,一有问题就让学生合作讨论,那些学生不假思索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有何讨论价值?因此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精心的设计问题,将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需要集体解决的问题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在交流争辩中得到启迪,获得灵感,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例如在学习《孔乙己》一课时,文章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啦”,我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大约和的确这两个词是矛盾的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孔乙己到底死没死,为什么?”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学生就要综合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人情冷暖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合作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当时社会制度及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

3.把握合作时机,留足合作空间。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课堂气氛的热闹,有的教师一节课让学生讨论四、五次,但多数讨论都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语文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教师要把握住时机,要在学生真正有疑难时才让学生合作讨论,要在学生真正通过独立思考解决不了问题时让学生讨论,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同时,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讨论交流时间。一些教师虽然安排学生讨论,但小组之间还没有进行深入交流,教师就硬性让学生停止,然后就进行交流展示,学生发言也是挑那么一两个学生就匆匆收场,这样的合作形式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所以,课堂上合作学习次数不要过滥,既然让学生讨论,就要给学生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讨论深入,讨论透彻,并让学生完整的展示出讨论结果,这样才能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深度。

4.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长期、良性发展,教师就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评价体制,教师要对每个小组、每个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深入了解和仔细观察,并要给予及时的过程性评价、鼓励和表扬,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方法可采取组间评价,组内评价,班级内生间评价,小组内生间评价等不同形式。对小组和小组成员可采取量化打分的方法进行,并且每周或每月汇总一次,学期末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评奖面要大,尽量有创意,激发每一个学生潜能。比如:发言积极奖、最佳朗读奖、小演讲家奖、善思善问奖等。评奖尽量做到组间平衡,使每个小组,每个同学都能保持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三、关注学情,发挥主导

一些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生怕打扰学生,只是在讲台上等待,或游走于学生之间,看似对学生“放手”,实则是对学生“放纵”。教师应清楚自己在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倾听各组内学生的发言,并及时的进行指导和点拨,对于有的小组看似讨论非常热烈,但讨论问题并不是实质性的,教师要及时引导。同时教师要深入小组内,了解学生学习的程度,还有那些困难和疑惑,这样可以在反馈阶段及时解决。在小组交流展示环节,教师要仔细观察和倾听每组的学习成果,对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思维火花的,教师要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主导作用,既不过多的干预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又要对学生能恰当的指导和点拨,这样才能使合作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能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团结协作中共同提高,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办法,教师只有科学的运用好合作学习的方法,才能有效提升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潘黎明.让合作学习成为语文课堂的阻燃剂[J].《中學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7)

[2]张红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2(10)

[3]张亮.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合作策略的运用[J].《现代阅读》,2012(13)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合作学习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激励机制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