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

2017-05-24周新胜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有效互动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效率,光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有效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更是一个关键的因素。换言之,教学中少不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要求教师真正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过去的备课意识转变为现在的设计意识,把教师“教”的过程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过程。即语文教师如何让教材中的课文真正工具化,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会认知,学会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互动;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进一步推进的今天,有效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要想使我们的课堂做到有效,方法有很多,但我认为更应该在课堂的互动上下功夫,即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所谓互动式教学,是指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敞开心扉地进行交流、研讨,双方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彼此交换意见和看法,并通过理性分析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我就语文课堂如何用好互动式教学法谈谈自己的实践策略。

一、教师应明确提出学习的任务,并激发探究的兴趣

在新的学习方式的组织活动中,教师应明确提出学习的任务,并激发探究的兴趣,提供学习的信息,学习的方法,参与评价学习的过程。在组织学习鲁迅的《少年闰土》一课时,我在课前提供了《少年运土》的创作背景及作者创作的动机,要求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自己根据小说中的某一点进行探究。如:1.课文按时间写了几个阶段的事情?文章用了什么样的叙事顺序?2.课文重点写了几个人?我是什么人?闰土是什么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3课文介绍了关于闰土的哪些事?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吗?等探究点,并确立评价制度为:选评出最佳的探究小组给予表扬。因为选题的切入口恰当,加之配以一定的激励评价机制,因此这次探究学习的组织活动十分成功,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材料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怎样相互合作学会学习。

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体现

在语文课堂互动式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中的一切引导、启发、讲解、点拨,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和评判,才能转化为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彻底改变教师包办代替的状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下收获成功。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做到有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将讲堂变为学堂,让学生参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我在讲解“梳理探究”中《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提前让学生按恐龙的衍变分为几个小组查阅资料,结果发现同学的积极性很大,有的到图书馆寻找恐龙起源的相关资料,有的同学到网上查找,甚至有的同学还把自家的课外书都带来了。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相互交流,加深了对恐龙向鸟类衍变过程的了解,我在必要的时候也进行了一些补充,并在该节课结束的时候做了一个总结。一节课下来,学生感到收獲很大。

三、互动的氛围要营造好

和谐的人际关系,活跃的课堂气氛,高涨的学习情绪,民主的教学氛围,确立正常和密切的合作关系,已是“互动式”教学过程不忽视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而不敢发言,这时老师要善于启发和鼓励学生,“俯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对话。多用商讨的语气,少用命令和责怪的语气。这样学生才会有效的表现自我,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讲述肖复兴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文章时,由于里面的观点深奥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故上课之初,课堂气氛拘谨。于是我就从作者初次见“爬山虎”的特点谈起,引导学生了解爬山虎带给作者感受,并从中把爬山虎和叶圣陶老先生联系起来,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文章中的观点。学生在课堂上慢慢地放开来,积极地进行探讨,畅所欲言,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起来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是互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才能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由于初中生自主能力较差,需要采取合作学习形式,在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习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明确在小组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在小组合作学习前给出小组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中不仅要求这个小组能完成某个任务,还要求全体小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合作,能有共同的进步,从而使小组成员不仅自己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尽力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取得成功。

其次,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时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作为保证,那么小组讨论,只能是组内优等生的“一言堂”,会剥夺大部分学生思考的时间,使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使合作学习只流于表面形式而不具有实效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大部分学生足够的思考、合作的时间,重视生生互动,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再次,要充分发挥小组中核心人物的作用。这个核心人物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组织组内的成员有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个组员都有表达的机会,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要善于引导组员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相同,哪些与自己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要善于总结组内成员的各种不同意见,在全班交流中担任“代言人”,全面反映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成果。

总之,新课改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模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进行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全方位的对话,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互动教学,从而促进小学生进行语文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付珍凤.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15.11

【作者简介】

周新胜,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从教28年,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有效互动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问题导引下的课堂有效互动内涵与特征
让互动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