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差异化教学的尝试

2017-05-24张爱香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差异评价语文

张爱香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差异化教学的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探索,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机遇,更好的促进差异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学习过程,尤其是对语文思想意义的领会,更是因人而异。在教学《郑成功》一文中,我感到就学生个体而言,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课文学习的认识和对课堂教育的领会,也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因此,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年龄及生理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将这些理念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就是在对智力水平、知识能力、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平等考虑的前提下,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照顾差异,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方式,促进他们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实现差异性教学。所谓差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差异,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对知识和技能基础不同的学生实行的分层次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又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呢?现根据本人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在深入分析个性差异中科学设计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生客观存在的身心、认知、情感等领域各种素质发展的不平衡,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在课堂上,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优等生吃不饱,教师的过多讲解对于他们来说味同嚼蜡,不利于他们的更进一步发展;后进生认为进度太快,自己无法跟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越学越差,恶性循环导致他们对语文学习感到惧怕;对于中等生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呢?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调查会发现:小学生,在口语交际、阅读与写作等领域都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及个体内能力发展不均衡的差异;在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可以将学生分成ABC三层,A层即语文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善于发现问题,主动学习。B层即中等生,这一层的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平平,课堂学习中注意力比较集中,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C层即后进生,这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接受能力及学习习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针对这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声情并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二、在结合个性差异中激发各层次学生创造能力

我认为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坚持面向中等,兼顾优差生的原则。具体来看,就是让基础较差的C层的学生完成识字、在文章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句子等浅层次的任务;让B层的学生找出的自己喜欢的句子,赏析品味语言的妙处,最后再让A层的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问难,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交流时可以让C层学生先回答,B层的学生补充,最后由A层的学生归纳总结,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同一篇文章中对较难的内容让优生去解决,较易的问题留给基础薄弱的学生。例如在教学《我站在祖国地图前》一文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网上下载查找到祖国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修正或补充。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拔、评价。于是一个个闪耀着创新火花的答案诞生了。通过网上的查阅、交流和相互间的思维碰撞,点亮了学生智慧的火花。知识的掌握上对于C层的学生,我要求他们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和相关资料疏通课文;对于B层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能品味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对于A层的学生,我则进一步提高要求,要求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我眼中的祖国”,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结果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A层的学生的想象美妙绝伦,诸如“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光秀丽。春天,春雨沙沙地下着,江南水乡的杏花开了,有红的,有粉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夏天,骄阳似火,海南岛的椰树一点也不怕热,海风一吹,椰树沙沙作响,好像在欢迎远方的客人。秋天,一阵凉爽的秋风吹来,骏马迎着秋风在草原上奔跑。冬天,在我国的西北高原,则有着另一番风景,耐寒的动物——牦牛在冰天雪地中悠然自得地漫步。祖国的四季美丽不同,天南地北,风格迥异。我爱这壮丽如画的祖国河山。”这样的片段很多。这样的描写也帮助BC两层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在小组合作中促进各层次学生共同进步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可依据学生的差异特点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到。我在实施差异教学实践过程中,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象几种可能性。以直观或间接形象的图案、真实的人物、真实的色彩,逼真的声音直接或间接的展现客观事物,给学生提供完美的视觉美、形象美,丰富多彩的荧屏,不断变化的事物,以及言简意赅的解说,优美动听的音乐增添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同时针对学生的差异特点合理的优化了合作学习小组,采用差异组合式学习方式,有效的照顾不同层次学生,使其能够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差异组合式学习方式,通常是四人组成,其中一个为A生,两个为B生,一个为C生,他们的分工是:在各自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前提下,A生对B生“拔高”学习和C生的“达标”学习负有辅导责任,班级排座位的方法是以A生为中心或以C生为中心的“茶馆式”法。这种组内分层法,能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位学生的能力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取长补短,完成学习任务。

四、在针对个性差异中实施不同的评价方法

小学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以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进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该过分强调评价甄别和选拔功能。”针对这一教育理念,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呢?我们深知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是有差異的,尤其是阅读、写作水平,学生的差异十分明显,如果非要让一个某方面能力欠缺的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全班统一的要求,这样做是违背课改教育理念的,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制定不同的富有个性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主动参与语文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个性能力都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为此,我在教学中通常根据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采用小组评价、个人自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班级微信平台上公布评价内容,家长朋友可以根据孩子情况取长补短;同时采用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让学生记录下每次测试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自己所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我们每个教师就是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尊重差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辟自由学习的新天地,实施差异教学方法,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差异评价语文
相似与差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