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2017-05-24李时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

李时辉

【摘 要】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曰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首次把“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之中,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然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下对我国广大语文教师而言毕竟是新事物,《课程标准》侧重于提出理念、目标、建议,没有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也没有提出完整的操作方法,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地进行研究和探索,这是对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特别是第一线语文教师提出的挑战。笔者着力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本文中重点给我们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

【关键词】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能,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也要关注人文性。就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是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重视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忽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重视语文的德育教育,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本文中,笔者结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分析相应的渗透对策。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无处不在,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致力于课程内容的革新,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真正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科书的延伸和重要补充,对教科书具有很强的、无可替代的补偿作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呢?据此,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本校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有的放矢,进行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效性地探究。具体做法如下:

一、将综合性学习融于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它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

有:(1)将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即通过课文阅读引发学生想象性地写作、编写故事、演课本剧等;(2)阅读成果交流,就是从阅读中概括出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分小组搜集资料,进行辩论;(3)阅读与网上阅读相结合等几种形式。

如:在学习了《巴东三峡》一课后,开展了“三峡旅行社征集导游词及广告词启事”的学习活动,这就是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创作导游词、广告词,还学会了搜集信息的方法。又如:课文阅读与网上阅读相结合,学习了《珍珠鸟》一课后,让学生进机房上了一堂网上阅览课,学生可以查看有关珍珠鸟的图片及其他信息资料,还可以在20来篇写鸟的文章中选择几篇认真阅读,让学生在接受相同信息的同时,有选择地自主阅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掌握了网上搜索资料的方法。

二、让语文综合性學习的“触须”伸进其他学科,打破学科界限,不仅能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学习《赵州桥》一课后,可联系美术教材中的《家乡的桥》、《我为祖国造大桥》和科学教材中的《桥》,设计题为“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可拟定的教学程序为:(1)知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有关“桥”的资料;(2)画桥,画一幅自己设计的桥;(3)造桥,按照自己的设计,用胶泥或其他材料造一座自己喜欢的桥模型;(4)颂桥,写一篇赞美桥的文章。又如:学习《盐的世界》一课后,学生围绕“盐”提了不少问题:“海水为什么是成的?”“为什么海水不易结冰?”等等,教师就设计了以“盐的知识知多少”的卡片展,要求围绕一个问题介绍有关知识,语言要简洁,适当配画。来自各科学习中的问题取之不尽,这些问题都能成为学生探究的问题,使学科学习由课堂向课外延伸,与生活相联系。

三、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合作协调能力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针对学生实际开展“校园五节”(即读书节、科技节、游戏节、体育节、艺术节),其中“读书节”就是我们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好时间。在今年的“读书节”上,笔者就结合学校活动开展了“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我们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内容:如第一小组猜字谜,第二小组搜集歇后语,第三小组搜集带谐音的笑话,第四小组了解汉字的来源。由于各小组学习任务的不同,教师要及时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要求小组明确分工,每个成员都有具体的任务。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成果汇报会,共享学习成果。可以说,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增强了团结合作的思想意识。在交流评价中,促进了情感的提升,也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将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

如:以语文版第十册第二单元为例,本组课文安排了《猫》、《珍珠鸟》、《海豚救人》等课文,这些课文分别讲述了动物知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该单元就可以生成“人与动物”为主题的研究专题。根据“人与动物”这一专题,又可以按层次递进分出这样几个小课题:(1)蚂蚁(或其他常见小动物)生活习性探秘(实地观察、交流介绍);(2)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搜集资料、汇报成果);(3)动物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4)编一个童话故事,想像人和动物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写作)等。

经验来源于探索,成功来源于实践。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一个新的课型,天地还很宽广,开展过程中伴随着问题与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边学边做,许多问题还有待于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我们既然站在了这样一个无限延伸的舞台上,那么就让我们和学生们一起,手牵着手,向更加深远的方向旋转,让综合性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们展示自我的舞台!

猜你喜欢

有效开展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
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