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分析

2017-05-24陈霞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陈霞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一直提倡多媒体教学,它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强的特点,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能使语文教学更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本文对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具体探究,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走进了学校,走入了课堂,成为了广大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各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多媒体是一种现代教学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具有直观形象、活泼生动、信息量大的特点,将其引入课堂,不仅能够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化,将静态的展示变为动态的演示,还能突破课堂中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扩大课堂容量,有效解决教学难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语文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目前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课堂上不用或滥用多媒体的情况严重,导致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能得以真正发挥,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部分老教师已经习惯运用传统教学方式,不愿意接受多媒体这一新事物,生怕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课件影响学生的学习;部分新教师接受新鲜事物快,愿意尝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却没有找对方法,完全用多媒体代替了自己的讲解,以至于适得其反,事倍功半。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呢?下面笔者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于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主动去学习。反之,缺乏兴趣,他们就不愿学习,极易产生厌学情绪。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体位置,往往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对学习不能产生丝毫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它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能從听觉、视觉等方面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乐学。因此,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语文课堂引入新的境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亚里斯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的重要性。语文学习,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想象力并不是凭空的,它需要有所依托,需要不断地刺激。多媒体具有高度的再现性,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更好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借助多媒体,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想象,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制作五幅美丽的图画,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展示春天的美景,并配上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样教学,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另外,教材中有些文章言虽尽却意未完,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引入多媒体,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大课堂容量

语文教学内容复杂且多,基本上每一课都需要至少2—3个课时才能完成,要想缩短课堂授课时间,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教师就必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具有容量大、传输速度快的特点,既可以把一些分散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帮助他们快速掌握语文知识,又可以化整为零,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形成整体认知。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这一特点,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并进行拓展,以展示给学生。这样做,不仅能够减少教师讲述及写板书的时间,还能拓展教学内容,扩大课堂容量,让学生掌握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体会到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笔者通过网络搜集了杜甫其他能体现这一思想情感的诗篇,如《春望》《石壕吏》等,并通过多媒体将这些诗进行了一一展示,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加深了学生对杜甫忧国忧民这一思想情感的理解,还拓展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知识储备。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难点

语文学科中很多内容比较抽象,若教师仅利用语言来描述与解释,不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而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大大减轻学生认识的难度,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轻松掌握语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素材库中现存的资料(影片、动画、图片等),并制成多媒体课件,将语文课文中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从而突破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如《陋室铭》一课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意境的理解是一大难点,教师可在素材库中选取若干幅与之相关的中国国画作为课件的背景或插图,通过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以视觉刺激,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

五、结语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我们在教学时应把握好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用,适时切入,使之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沈福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上,2012(9)

[2]金海燕.试论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界,2015(22)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Passage Four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