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2017-05-24陈洪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导入分层新课程

陈洪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和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新课程;导入;情境;分层

一、通过多种方式导入新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也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节之际在于始。”因此,上好一节数学课最重要的就是在于新课的导入。新课导入是否得当直接关乎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老师在上新课之前也就是备课的时候就要预设导入,当然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故事导入、回忆旧知、表演导入、播放视屏、举例法等导入。至于到底采取什么方式导入我们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选择适合的导入法,不必千篇一律。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一般采取“创造情境,设置悬念”形式导入新课较多。比如在学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时候,估计学生对这个应该不是很陌生,我们就可以举城市的公路立交桥、教室黑板的对面、课桌的对面、操场上面的双杠、电力设备中的电线等,也可以叫同学们自己举例说明哪些是相交线哪些是平行线。在说完之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世界上这么多的相交线与平行线呢?这些东西平时我们都经常看见,既熟悉而又陌生。相信很多同学都在期待答案。老师可以给学生说道:“平时都见过吧,但是是不是没有去研究过呢?好吧!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导入,一下把学生的积极性就给调动起来了。还比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节内容时,我们老师可以网上的一些统计表拿来展示给学生看,比如全国电视節目收视率统计,全国各地义务教育普及率统计,全国每季度日常生活消费品统计、南充某月的汽车名牌销售量统计、甚至可以把我们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统计表展现出来,这样一目了然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教学生从统计表中寻找变化规律并了解现状也好为我们以后所要做的工作做好准备。总之,数学这门课程起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而生活实例又生动又具体,我们在教学中最好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把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材料,导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尽快唤起学生的认知行为,促成学生主动思考,为课堂的后继学习作好准备。

二、进行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

大家都知道,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最主要的两门课程就是学习语文数学。在小学阶段花在这两门学科上面的时间较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上都是优秀,考试成绩几乎全部尽满分,只是在小学高段可能有极个别学生因为水平差异分数略有下降,但是总的来说,小学阶段学生成绩是非常优秀的。这些小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科大量增加,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较多,再加上水平差异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这就不得不使得我们老师在教学方面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这就是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就是老师在学生基础知识、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最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

关于分层教学不是说随便把班级的学生进行分成几个小组就可以了,而是我们老师在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智力、性格、技能和平时的表现、家庭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归类归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把学生分成优、良、中、差四个层次的学习小组。我们在对待分组的学生教学时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学生主体老师主导作用。我们的分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已有的知识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的知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停留在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即所谓的第一发展)上,教师的教学应该引起、激发、和启动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于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飞知识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认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读,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我们老师在新课改下就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要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进行教学。比如在课堂提问也就要同时照顾到四个层次的学生,根据问题的难度找相应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或者说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回答。千万不要最简单的问题让班上最优秀的学生来回答,最难的问题让最差的学生来回答,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学生的水平得不到不高,整个课堂教学目的也未能达到。另外在作业安排上面我们老师也要根据层次安排。对差生就要求把书上的例题习题看懂做完写对就可以了。良和中类的学生适当做一点中档题,对于优等生我们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后习题和练习册上面的试题外还可以增加几道附加题来提高优生的能力。最后就是我们老师要合理评价这些学生,因为他们处在不同层次上,在教学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这些学生达到了相应层次的教学目标,那么我们的分层教学也算是成功了。我们老师同时还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再度努力向高层次进步,要让他们感受到通过分层教学给自己带来学习的进步,学生也会在教学中提高信心,加倍努力。让我们师生共同感受到实践素质教育的真谛——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四川省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导入分层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