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禁毒支队长张喆

2017-05-24毕玉婵

现代世界警察 2017年5期
关键词:奥迪车冰毒毒贩

禁毒支队长张喆

如果说,警察是和平年代最危险的职业,那么缉毒警察无疑就是其中距离危险最近的人。正是由于工作的特殊和危险性,他们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打击毒品犯罪,时刻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而被领导和同事称为工作狂的辽宁省辽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张喆,不仅仅是禁毒警队的指挥员,更是战斗员,他与同事们一起始终战斗在禁毒第一线。

2014年8月,“5·28”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在广州展开收网行动,由张喆亲自带队抓捕随身携带枪支的最为危险的主要犯罪嫌疑人“老黄”。他带领禁毒支队四名同志在没有任何武器装备的情况下,强行突入“老黄”的住处。用两把钥匙以最快速度打开两道防盗门后,张喆第一个闪入室内,在一一排除了其他房间后,他将目标锁定在主卧室,这里就是“老黄”的藏身处。在试探后发现房门反锁,张喆果断将门踹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入室内,将准备从四楼逃跑的“老黄”踹倒,大家合力将黄某双手控制住,将其抓获,搜查中找到一把已上膛的仿“六四”手枪和四发子弹。经连夜讯问,“老黄”供认,他从上线处购买了20公斤的冰毒,并同意配合抓捕上线“阿浩”和“老廖”。经反复电话沟通后,最终双方商定第二天进行交易,地点正是人们谈之色变的毒源地——陆丰。是孤军深入、虎口拔牙,还是见好就收、班师回朝?整个专案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不打?专案组已经缴获毒品将近七公斤,抓获了犯罪团伙的主要犯罪嫌疑人,算得上是漂亮的一仗。打?可是具体怎么打,身在异地没有后援,况且手上没有武器装备,陆丰当地的贩毒活动猖獗,毒贩都配有武器,怎么能在确保民警安全的情况下把这20公斤打下来?反对的声音渐渐占了上风,前线总指挥周文举问张喆:“你怎么看,咱们去还是不去?现在你就是常山赵子龙,你说去咱们就去,你给个话!”张喆眼也没眨就说:“周局你了解我的性格,我要打,就打源头、打大的,拿着这七公斤就灰溜溜地回去我嫌没面子!”张喆当晚就组织四名民警设计行动预案,将三套预案反复进行演练,做好应急处置准备。第二天行动组出广州、过东莞、下陆丰,长途奔袭350多公里,上午10点到达广州陆丰高速口。张喆化装成司机,驾驶白色吉普车前去接货,车上拉着“老黄”和化装的两名民警,另外两名民警藏在后备厢里。15时30分,经过与送货毒贩几番周旋与斗智斗勇,狡猾的毒贩在电话中频繁更改五处交易地点后,终于决定在一处废弃加油站进行交易。行动组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战机,成功将送货人抓获,当场缴获冰毒20公斤。

2015年3月底,经四个多月的前期侦查工作,“2015-438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收网时机成熟。专案组决定,由张喆带队负责实施抓捕。4月 7日22时,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中天彩虹城地下停车场,张喆孤身一人,伪装成购买毒品的毒贩,与李某进行接头交易。在李某走下车后,张喆伺机迅捷将其扑倒在地,这时李某拼命反抗,将手伸向腰间欲掏枪拒捕,张喆紧紧抱住其双臂,压住别在腰间的手枪,这时增援的抓捕民警迅速跟进,共同将李某及其同案共犯吴某控制住。在现场缴获子弹已上膛、击锤张开的仿“六四”手枪一只,军用“六四”子弹两发,在其车内缴获冰毒20.25公斤。随后对李某的临时住处进行了搜查,缴获冰毒半成品十余公斤、循环泵等制毒工具、强硫酸等大量制毒原料。4月8日,专案组深入虎穴,到毒源地广东省陆丰市“三甲地区”的甲子镇,对李某的家进行搜查,缴获K粉160克、少量麻古以及制毒配方等制贩毒罪证。

与毒贩斗智斗勇,对于张喆而言,这样的较量是家常便饭。而深入敌穴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危机不胜枚举。

2015年4月23日,在一起辽宁省公安厅督办的毒品案件收网过程中,张喆带领七名民警在上海对辽宁籍毒贩戴某和安某实施抓捕。正在专案组民警赶往其所住宾馆的途中,获得消息称戴某已回到另一处出租房,八人分乘两辆出租车紧急赶往租房处,并电话协调嘉定特警及辖区派出所民警。由于道路不熟,张喆所乘的出租车先行到达了指定地点,正在四人研究如何进行抓捕的过程中,发现戴某等三名犯罪嫌疑人从楼内迎面走了出来。四对三,我们民警赤手空拳,也没有任何防护装备,而先期侦查得知戴某随身携带枪支,情况危急!可战机稍纵即逝,放过这次机会嫌疑人很可能就此逃窜。张喆以眼神示意其他三名民警展开抓捕。他佯装漫不经心,隐秘接近戴某,出其不意迅速上前,将其扑倒在地。戴某拼命反抗要打开随身装枪的手包,张喆死死摁住他的手,不给他拿枪的机会。另一名民警上前协助抓捕,经过激烈搏斗,终于将戴某制伏,给其戴上手铐。另两名民警将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制伏,这时另一组民警和嘉定区民警赶到,在现场搜出仿制式手枪一支、子弹30余发、冰毒两公斤、运毒车辆两台。

这样危险的抓捕张喆不知道参加了多少次,只有接近这个充满火药味的战线的人才知道,禁毒警察每天面对的都是亡命之徒,“枪毒同流”日益严重,与此同时,还有各种各样的传染病在威胁着民警的生命健康。在一次抓捕身为艾滋病毒携带者的贩毒人员时,张喆第一个冲在前面,激烈的搏斗中毒贩的头部受伤,鲜血直流,溅了张喆一上衣。事后同事问张喆,你不害怕吗,你们可明明知道他是艾滋病人啊。张喆说:“怎么不怕,每一个禁毒警察其实都深知自己会面对的危险,何止是知道,简直是刻骨铭心,可是面对着犯罪分子,你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只是要把他绳之以法,根本没有精力去权衡别的东西。”短短的两年时间,经过他手处理的毒品违法犯罪嫌疑人就接近400人,毒贩子、瘾君子闻风丧胆,张喆成了毒品犯罪分子眼中名副其实的“克星”。有人问张喆,难道你每次抓捕就没有害怕紧张的时候吗?他说,我每次在设计演练抓捕方案的时候是最紧张的,各种各样的情况都要想到,那个时候大脑高速运转,真是想得脑子都疼。你必须要比毒贩子想得远、想得多,因为你有一点想不到,就有可能有战友要受伤、要流血、要牺牲。最担心的就是跟着我的这帮兄弟,如果他们出了什么意外,我没法向他们的家人交代。

到禁毒支队后,张喆在支队设立了24小时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开,为公众提供法律法规咨询,并接受群众举报。常有吸毒人员的家属来到支队举报,每次他都亲自接待,耐心倾听。他常对民警讲的一句话就是:“老百姓的事再小都是大事。一个人吸毒,没钱了去偷去抢,整个家都毁了,不管不行!”不管多小的案子,张喆都亲自到场,参与到抓捕、讯问中去。大家都说,没有见过这样的领导,事事亲力亲为,可以说,他不是在办案就是在办案的路上。

在打击毒品犯罪的同时,他还十分重视对吸毒人员的教育感化。他认为,能真正矫治好一个吸毒人员比查处一个吸毒人员意义更大。在工作中,面对违法者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谆谆教导,从不歧视,有时为了吸毒人员的一件事他也能跑上好几天。每次办起案子来他都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他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连被处理的吸毒人员和犯罪分子都赞叹不已。在一封送到市局的感谢信里,吸毒人员是这么说的:“被抓获时,我还不理解,我们花自己的钱关你们什么事,非常恨他。”可通过几次接触他却说:“张喆每天工作在一个破车里,有时连饭都吃不上,他把一切都投入到缉毒工作中,这样的领导太少了。”

作为一名警察,张喆从不忘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不管人民群众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他看到了,就会一管到底。2015年5月5日下午6点半,张喆下班途经202国道遇到一起砸车事件。当时,七八个人手持镐把,头戴套头帽子,正围着一辆大型货车疯狂打砸,大车的玻璃已被砸碎,车主躲在驾驶室里不敢出来,几名打手仍不停手。这是一起性质恶劣的刑事案件。张喆见状刚想下车,制止打手对车主进行进一步侵害,几名打手迅速蹿进了一辆事先停靠在路边的无牌照黑色奥迪车。“绝不能让这几个人跑了!”张喆心想,迅速掉转车头跟了上去。黑色奥迪车疯狂逃窜,张喆开车紧随其后。车开到看守所附近,车上几个人下车钻进了另一辆白色丰田车,张喆记下白色丰田的车牌号码,向指挥中心报警,接着继续紧跟黑色奥迪车。这时他接到了小祁家派出所出警民警的电话,他向民警简要说了经过后,要求民警直接开车与他对黑色奥迪车上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在小祁家派出所三名民警的配合下,成功地将黑色奥迪车上三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张喆没将这事放在心上,没想到几天后被害人秦某拿着锦旗找到了支队。秦某哽咽道:“您真是人民的好警察、好卫士!”而面对这些,张喆自己却不以为意。他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警察的职责就是打击犯罪,伸张公平正义,我就是做了一个警察应该做的事。”

在张喆的办公室里挂着四幅书法——“忠诚、谦逊、坦荡、担当”,是他到禁毒支队后定下的队训,也是他从警道路的真实写照。

25年的从警生涯,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四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六次。辽宁省最美警察,辽阳市十大杰出青年,辽宁省、辽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被认证为辽宁省禁毒专家。■

猜你喜欢

奥迪车冰毒毒贩
谁是接头人
消失的毒贩
日本查获一吨冰毒7名中国人被捕
基于时间分辨免疫分析的冰毒检测微流控芯片
两面人
奥迪车蓄电池监控装置控制单元工作原理及其故障排除
张可可问所有人:如何看待央视前往巴西贫民窟采访毒贩和拍摄贩毒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