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感的现状及关系

2017-05-24刘微马秀梅林昊王松张也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9期
关键词:认同感医学生效能

刘微,马秀梅,林昊,王松,张也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感的现状及关系

刘微,马秀梅,林昊,王松,张也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目的探究实习阶段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感的现状及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医学生专业认同问卷”对300名实习阶段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学生的自我效能和专业认同水平。结果实习阶段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52±0.44)分,专业认同平均得分为(74.06±6.57)分,均处于一般水平,男生的得分均高于女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其专业认同总体及专业认识、专业意志、专业专业期望3个维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386~0.489之间(P﹤0.05)。结论医学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实习阶段医学生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临床实习;自我效能感;专业认同感;医学生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成长所必须的。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是知识的存储阶段,而临床实习则是知识的提取阶段。同时,临床实习也是医学生向职业医生过渡的关键阶段,此阶段可为医学生成为合格临床医生打下坚实基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环境的更新,医学生临床实习也面临着诸多的考验。初入临床实习,学生大多存在迷茫感和胆怯,尤其当其遇到挫折时,而实习期间的挫折往往又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效能感,或多或少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分析这一阶段学生自我效能和专业认同水平,有助于医学教育者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做出正向的选择,减少医学人才的流失。因此,该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实习阶段医学生自我效能和专业认同的关系,为相关教育和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300名临床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于实习第3个月时进行正式问卷调研。共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8份,有效回收率89.3%。268名调查对象中,女性159名(59.3%),男性109名(40.7%);年龄范围21~25岁,平均年龄为(22.58±0.987)岁;来自“村、乡、镇”的学生118名(44.0%),县城72名(26.9%),县级、地级市46名(17.2%),省会城市、直辖市32名(11.9%)。

1.2 研究方法和工具

1.2.1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该量表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时的自信心,目前已被翻译成至少25种语言,国际上广泛使用,该研究使用的是中文版,相关文献显示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该量表采用Likert4级评分,完全正确计4分,多数正确计3分,尚算正确计2分,完全不正确计1分。将10项得分加和除以10即为量表最后得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高。

1.2.2 医学生专业认同问卷该问卷参考胡忠华等编制“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2]修订而成。其中原问卷包含6个维度,分别为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专业技能和专业期望,采用Likert 5级评分,非常正性的回答计5分,非常负性的回答计1分,总分30~150分,得分越高,表明专业认同越好。0~60分视为不认同;60~120分视为一般认同;120~150分为高度认同。该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856,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76,信效度良好。因改动甚小,且前期预实验效果较好,故未进一步进行信效度检测。

1.3 资料收集方法

研究者于调查前向被调查对象详细介绍填写问卷的方法,采用统一指导语,采取无记名的形式进行填写。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应用t检验、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习阶段本科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

268名调查对象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52±0.44)分,其中男生得分为(2.84±0.48)分,女生得分为(2.58±0.42)分,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由于学生户口所在地的差异也对实习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详见表1。

表1 实习阶段本科临床专业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比较[(±s),%]

项目自我效能t/FP性别男生女生户口所在地村、乡、镇县城县级市、地级市省会城市、直辖市2.84±0.48 2.58±0.42 4.6950.000 2.78±0.44 2.69±0.54 2.54±0.48 2.86±0.46 3.7990.011

2.2 不同性别实习阶段本科医学生的专业认同比较

该研究中,实习阶段本科医学生的专业认同平均得分为(74.06±6.57)分,处于一般水平。将不同性别实习阶段本科医学生的专业认同进行比较发现,男生的专业认同总分及专业认识、专业意志、专业技能和专业期望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女生(P﹤0.05),即男生的专业认同水平高于女生,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实习阶段本科医学生的专业认同比较[(±s),%]

表2 不同性别实习阶段本科医学生的专业认同比较[(±s),%]

项目男生(109名)女生(159名)t P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价值观专业技能专业期望专业认同14.48±2.16 13.12±2.34 19.52±2.54 3.58±0.76 16.26±1.78 11.84±1.66 74.48±6.54 12.26±2.06 12.64±3.24 17.86±3.26 3.46±0.46 14.57±2.12 10.43±1.56 72.84±6.04 -8.496 -1.327 -4.466 -1.608 -6.832 -7.081 -2.111 0.000 0.186 0.000 0.109 0.000 0.000 0.036

2.3 实习阶段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感的相关性

实习阶段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实习阶段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其专业认同整体及专业认识、专业意志、专业专业期望3个维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1)。见表3。

表3 实习阶段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感的相关性(r)

3 讨论

3.1 实习阶段本科临床专业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该研究中268名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接近2:3,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52±0.44)分,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高于女生。分析原因可能是:进入实习期后,学生面对崭新的环境,学习的方法、内容和习惯均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对学习能力要求更高、更灵活。医学生不仅要将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还要完善临床实践技能,与各种各样的患者进行医患沟通,实习生需要重新自我评估,然而极易在此过程中受到挫折[3]。男生相对女生而言,自我调节能力、抗打击能力更好,面对挫折表现出更佳的自信。

3.2 不同性别实习阶段本科医学生的专业认同水平的分析

专业认同是指对所学专业价值的认可,内心对专业的接受程度,专业认同程度影响个体的幸福指数、职业决策和对工作的贡献程度[4]。该研究中男生的专业认同总分及专业认识、专业意志、专业技能和专业期望等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女生。分析原因可能是:医学关乎患者的生命,医生工作压力大,实习期间,面对深陷痛苦的患者,女生往往表现出更多的怜悯,时常检视自己的专业能力,无形中影响了自身的专业认识、专业意志、专业技能和专业期望。

3.3 实习阶段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感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实习阶段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其专业认同整体及专业认识、专业意志、专业专业期望3个维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说明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实习阶段医学生的专业认同。相关文献显示[5-7],自我效能感影响人的思维和动机,较高的自我效能可以产生积极的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往往具有较积极的情感体验,面对挫折时更倾向于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

3.4 对策与建议

3.4.1 关注医学生的性别差异,采用相对个体化的身心教育方式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对女生的身心教育,增强女学生面对各种问题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对力,不断的正性教育和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进而打造学生坚毅的性格和饱满的自信,提高自我效能感。

3.4.2 临床实习前进行充分的挫折教育实习阶段是医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即面临着学校人—社会人—职业人3种状态的转变。学生在实习初充满好奇和热情,但是随着实习的进展尤其是实习前期,学生会因为专业理论知识的不扎实、不系统,或者因为医患沟通能力的欠缺而备受挫折。因此,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学校与实习医院的学生管理部门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挫折教育,以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临床实习前的警示教育,帮助学生正视实习,树立正确的实习观,提高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专业认同水平。

3.4.3 建立实习生心理援助网络平台不良生活事件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同样,实习中的各种经历也会对实习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及时发现和处理负性事件,能够有效减轻其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实习医院建立一个学生心理援助平台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维护具有积极的作用[8]。选择具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学校教师或医院心理咨询师作为这一网络平台的负责人,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境,纠正学生的不良心境,积极面对实习并树立正确的专业认同感。

[1]沈庭凤,沈丽达,李云霞,等.438名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4):102-104.

[2]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7.

[3]刘洋,李国军.临床实习期医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抑郁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2,5(5):70-74.

[4]Krisie.An emerg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influences on the achievement of high ability first generation college females [J].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2006,29(3):305.

[5]穆欣,刘桂英,王东梅,等.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技能考试成绩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09,6(12):550-552.

[6]Bandura 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Free man,1977.

[7]李领,姜小鹰.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9(1):4-6.

[8]陈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5,5(36):55-58.

Status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lf-efficacy Sense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Sense of Medical Colleges in the Clinical Practical Stage

LIU Wei,MA Xiu-mei,LIN Hao,WANG Song,ZHANG Y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qihar Medical School,Qiqihar,Heilongjiang Province,161006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status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lf-efficacy sense and professional identity sense of medical colleges in the clinical practical stage.Methods300 cases of medical students were surveyed by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and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sense of medical students,and the levels were evaluated.ResultsThe average scores of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and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of medical colleges in the clinical practical stage were respectively(2.52±0.44)marks and(74.06±6.57)marks,in general,and the scores in mal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females,and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ense had an obviou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general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professional awareness,professional will and professional prospect,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between 0.386 and 0.489(P<0.05).ConclusionThe medical educators and manag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and adopt the targete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elf-efficacy sense of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practical stage thus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sense of students.

Clinical practice;General self-efficacy sense;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sense

R446

A

1672-5654(2017)03(c)-0021-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9.021

2016-12-27)

综述的写作格式

[课题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第十三批大学生课外科研课题。

刘微(1988-),女,黑龙江五常人,硕士,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工作。

张也(1986-),女,黑龙江依安人,硕士,研究方向:药理学,E-mail:364685823@qq.com。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正文,是综述的重点,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正文部分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在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猜你喜欢

认同感医学生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减肥与断食晚餐认识的比较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