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预设研究综述

2017-05-21刘亚楠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综述预设

刘亚楠

摘要:30年来,国内预设研究跨越了引入西方理论的准备阶段,逐渐步入独立探索的道路。预设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预设的种类、功能、触发语等,应用研究包括以汉语为对象的预设研究、预设与语言教学、预设与翻译等。本文对国内预设研究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明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预设;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预设研究的起源

(一)国外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研究起源

预设是说话人在某个话语中做出的关于背景的内在假设。德国哲学家弗雷格在《论涵义与指称》首先提出预设问题。随后,英国哲学家罗素发表了《论指谓》,批判了弗雷格的分析法。1950年,英国哲学家斯特劳森撰写《论指称》,批评罗素的分析法。这些研究开启了预设研究的序幕,但并未将其引入语言学的研究轨道。

语言学家将预设研究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乔姆斯基、菲尔默和吉帕斯基夫妇展开了语义预设方面的研究,引导研究方向从抽象的定义层面发展到具象的触发语层面。基南和盖世达主要进行语用预设相关研究,力求从语用角度解释预设的性质。

(二)国内语言学家的研究起源

国内关于预设的研究起源于西方文献的翻译成果。在初期研究阶段,胡壮麟、沈家煊等先后介绍了基南、莱文森等关于预设的概念和理论解释;何自然则《语用学概论》一书中详细介绍了预设理论。此外,其他学者也翻译引入了《语言学中的逻辑》、《语用学与自然逻辑》等著作。

二、国内预设理论研究概况

我国的预设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30余年来,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预设的种类、功能和触发语。在预设的种类方面,黄华新基于国外的研究成果,将预设分为理论预设和事实预设;郭聿楷将预设分为存在性预设、词汇性预设和结构性预设;范晓和张豫锋基于汉语研究,将预设分为存在性预设、事实性预设、对立变化性预设和重复性预设。在预设的功能方面,朱永生和苗兴伟从语篇层面展开研究,揭示预设的运行机制和功能。在预设触发语方面,左思民、季安锋以汉语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不同的分类系统。

随着认知科学的蓬勃发展,国内学者也将认知科学与预设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相关研究主要依托关联理论展开。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和最佳关联,与语用预设的运行机制密切相关,可以用来研究交际中听话人的认知推算过程。

三、国内预设应用研究概况

国内预设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以汉语为对象的预设研究、预设与语言教学、预设与翻译。在以汉语为对象的预设研究中,王维贤运用预设理论阐述汉语转折复句的特殊之处;袁毓林基于预设概念阐释了汉语中否定形式比喻的语用特征;杨亦鸣探讨了预设视角下的“也”字和“也”字句的语义;魏在江研究了“......秀”、“秀......”的预设构式及其认知阐释。在预设与语言教学研究中,国内学者不仅探讨了运用汉语预设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也展开了预设理论在阅读理解、听力理解、有效教学方面的运用问题。在预设与翻译研究中,戈玲玲探讨了预设在汉英互译中的应用问题,归纳了三种预设处理技巧;蔡平从语用预设的角度为常见的翻译方法提供语言学解释。

四、国内预设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国内预设相关论文发表数量

基于上述梳理和图表,可以看出国内预设研究呈现如下趋势:1.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论文数目增长迅猛,研究者从哲学界扩展至语义学界和语法学界;2.研究 领域不断扩展:研究内容从预设的分类研究扩展至预设机制、理论、特征、应用的研究;3.研究方法不断改进:从引入国外理论扩展至本土的跨学科、多领域研究,引入了认知科学、关联理论等解释预设运行的深层机制;4.研究层次不断加深:从介绍和文献述评扩展至比较、批判国外研究成果,从基于汉语、英语、俄语等语言的实证研究扩展至新兴理论的解释研究。

但是,当前预设研究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如1.研究广度有余、深度不足,概述 类文章较多,实际问题的解释不足,例如在汉语触发语的研究方面,真正挖掘出的触发语及其种类较少,研究范围急需扩大;2.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预设的表达方面,如预设的种类、触发语、投射等,然而对于预设的接受与理解等與认知结合的方面研究不够,对于预设的形成机制、语词触发、语境制约、投射与取消、心理机制等问题没有解释清楚;3.研究方法比较落后,没有引入语料库等进行量化分析。

参考文献:

[1]Chomsky N.Syntactic Structures[M].The Hague/Paris: Mouton,1957.

[2]Frege G.On Sense and Reference (1892) [J].Black Translations from the [3]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Gottlob Frege, 1952:238–241.

[4]Gazdar G.A Solution to the Projection Problem[J].Syntax & Semantics, 1979, Vol.24(4):329-337(9).

[5]Russell B.On Denoting[J].Mind, New Series, Vol.14, No.56, 1905:479-493.

[6]Strawson P.On Referring[J].Mind, New Series, Vol.59, No.235, 1950:320-344.

[7]蔡平.语用预设理论对翻译方法的解释[J].外语学刊,2007(5):68.

[8]范晓,张豫峰.语法理论纲要[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9]戈玲玲.教学语用学[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0]郭聿楷.语用学中的“提前”理论[J].外语学刊,1988 (5):1-8.

[11]胡壮麟.语用学[J].当代语言学,1980(3):1-10.

[1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59.

[13]黄华新.论预设的特征和种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3):37-41.

[14]季安锋.汉语预设触发语研究[D].南开大学,2009.

[15]沈家煊.语用学论题之一:预设[J].当代语言学,1986(1):29-36.

[16]王涵.美国总统大选辩论中预设触发语的研究[J].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3(1):49-52.

[17]王维贤.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M].语文出版社,1997.

[18]魏在江.“……秀”,“秀……”的预设构式及其认知阐释[J].外语研究,2010(3):13-15.

[19]杨亦鸣.“也”字语义初探[J].语文研究,1988(3):56-59.

[20]袁毓林.从预设看否定形式的比喻[J].汉语学习,1987(1):19-20.

[21]朱永生,苗兴伟.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J].外国语,2000(3):24-29.

[22]左思民.汉语语用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综述预设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