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产学研知识协同创新体系模型构建

2017-05-20任秀梅董艳朱志红薛大维杨金保

经营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产学研

任秀梅 董艳 朱志红 薛大维 杨金保

摘 要 作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知识协同对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本文构建了产学研知识协同创新体系模型,从准备、运行、终止三个阶段对协同过程加以阐述,并对产学研三方与辅助主体的协作过程加以说明。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知识协同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模型构建

产學研协同创新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三大主体投入各自优势资源,发挥自身能力,有效利用政府、金融中介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共同开展创新活动以实现预期创新目标。[1]概念的核心是知识的生产、创新和运用,是产学研各方在动态环境中,根据自身知识需求与合作关系,借助相关知识平台,以最终实现知识共享、传递和创造的一系列交互活动。

本文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黑龙江省产学研协同创新投入力度不强、协同度较低、创新质量不高的发展现状,[2]构建了产学研知识协同创新体系模型(图1),该模型以知识为纽带,将产学研三方与辅助主体进行深度融合,从人才与技术支撑、资金与信息支持、政府与金融中介的支持辅助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控,旨在解决当前黑龙江省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缓慢的问题。产学研知识协同过程包括准备阶段、运行阶段、终止阶段三个阶段。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创新体系的准备阶段

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创新体系的准备阶段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酝酿阶段和形成阶段。

(一)酝酿阶段

这是产学研知识协同的基础阶段,各方主体首先需要确定是否进行知识协同。各主体应综合考虑自身发展需求、国家经济态势及市场形势等多方面,识别协同创新机会,根据自身的优劣势分析吸取对方的力量以弥补自身的知识缺口,进行协同创新。在确认创新机会后,综合考虑创新难度、预期协作效益、所需资源及能力等多方面进一步调研与评估协同可行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来确定协同创新战略决策的实施可能性。

(二)形成阶段

这是产学研知识协同运行过程的前提,在内外部需求环境下产学研各方要共同营造协同运行环境,寻找符合战略方向及目标的协同伙伴、界定各主体协同知识范围及深度、限定各方协同权限。为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产学研各方多倾向于选择拥有知识互补且创新与协作能力优异的协同对象。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运行阶段

这是知识协同的核心阶段。产学研各方进行知识的共享与交互,通过协同创新,创造协同价值。[3]首先,搭建产学研三方知识协同平台。协同过程中因各方主体的知识优势和利益导向不同,容易引起知识及信息的损耗,为减少这种损耗,产学研三方应共同搭建能够平衡各方的协同渠道,为协同过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其次,协商制定产学研知识协同机制。由于产学研各方在战略目标及知识资源范围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作用机制进行知识资源整合,以保证三方共同的知识协同目标得以实现。再次,知识的共享与交互。产学研各方通过搭建的知识协同平台,进行知识整合,通过吸收作用,去糟取精,产生协同优势、创造协同价值。各方主体在协同过程中不断吸取知识,当累积达到一定深度时,就很可能创造价值,得出知识新成果。

四、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终止阶段

在此阶段,协同目标基本得以实现,产学研各方需要对知识协同绩效进行评估,根据结果进行协同利益分配,全面考虑此次协同过程中的协同积极性、协同绩效、知识创新结果等众多反馈信息,以此分析判断下一次知识协同的可行性。

五、产学研三方与辅助主体的协作过程

在整个框架中,以知识流动为纽带,聚集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在政府的支持及金融机构的辅助下,形成创新合力和新优势,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企业技术创新知识源的需要与大学知识扩散的需要,为协同创新提供了供需市场。企业的能力优势是充裕的资金、丰富的营销经验、及时的市场信息、快速的成果商业化,缺乏的是基础性知识和人力资源;而学研机构的能力优势是专业的人才、知识及技术、创新的研究方法和丰富的研究经验,资源的需求是资金和市场信息。[4]各方主体可以充分根据自身需求,整合自身优势,进行强强合作,以实现提高创新能力,增加创新绩效的目标。

目前,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密不可分,政府的一些创新政策工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需求和模式,因此,政府应注重加强对学研机构的引导性支持,以及对企业方面的政策性支持,使企业可以更好地成为学研机构科学研究的孵化器,夯实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基础。

金融、中介机构的各项服务支持为各主体的技术创新活动搭建了很好的桥梁。例如为协同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准确、及时的市场行情信息;专业的问题咨询与法律援助及专业的财务分析等。因为这些中介机构的服务,协同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水平和搜索成本得以大幅度的降低,同时也能够提高协同创新的质量。

新形势下,产学研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黑龙江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需要各主体结合目前的行情趋势,整合核心竞争优势,以知识协同为基础,构建黑龙江省产学研知识协同创新体系,加深各主体间及各主体与辅助机构间的深度融合,实现协同互助和资源共享,产生“1+1>2”的知识协同效果,以达到提高黑龙江省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为东北石油大学石油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GJC1316043)和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GLB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悦,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17-23.

[2] 徐平,张秋实,朱志红.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02):139-143.

[3] 陈忆,何郁冰.产学研知识协同的理论模型[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3(10):10-14.

[4] 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02):165-174.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产学研
基于“政产学研资服”一体化平台的设计图书馆建设与服务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苏浙沪三省(市)产学研合作研究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区域分布和地理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