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部控制的企业内部审计探析

2017-05-20沙元刚

经营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企业

沙元刚

摘 要 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抓手,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中监督评价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控制活動发挥作用的有效抓手。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内部审计将通过事后监督发挥重要作用,改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本文首先分析了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提出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此为基础,明确了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企业 内部审计

近年来,内部控制成为企业争相上线的内部管理系统,我国对内部控制建设非常重视,出台若干文件,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内部控制是企业通过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事项加以管理的系统性工程。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监督的范畴,主要是企业经营管理事项的事后管理。在内部审计的工作执行中,内部审计亦在通过机制的建设与调整,逐步将内部审计由事后向事中的监督管理覆盖,实现审计功能的大幅提升。

一、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内部审计是监督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的有效保障

企业经营管理中为保证各事项有序进行,一般会建立若干制度。伴随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企业管理的人群数量日益增长,业务流程日益烦琐,单纯依靠每个流程节点的人员自觉执行制度,往往存在一些疏漏,造成企业管理出现漏洞。在贯彻执行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会在制度执行前进行宣贯,使人人知道有这个制度,也会在执行过程中通过部门沟通加以推进制度落地,但这些做法的效果有限。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即是企业制度执行审计,其审计跨越企业部门,以制度为主线进行审计,辅以考核问责,将有效落实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同时,通过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按照制度规定对同类业务实施审计,发现制度执行问题,可以提高制度的权威性,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按照各项制度执行到位。

(二)内部审计是不断优化企业管理流程的有效保障

内部审计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因客观需要而建立的职能,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不同流程制度的审计,发现制度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不断提高制度的有效性。一方面,内部审计可以发现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通过不同审计对企业各项制度有全面真实的了解。内部审计的另一重要职能就是在审计过程中,通过相关制度在实际运行中的效率与效果,发现制度流程存在的问题。如某项制度在部门职能方面存在交叉,使得制度执行不畅,则需要对制度进行修订,以发挥制度的有效性。正因如此,内部审计将通过发现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与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不妥,对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进一步优化企业管理流程。

(三)内部审计是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下,内部控制成为企业控制风险的主要手段,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结构下,分别包括审计委员会、审计部等机构,分别隶属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同时审计部一般具有直接反馈问题至董事会的权力。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治理架构,为公司内部审计管理提供了畅通的渠道。而公司审计制度中,同样赋予内部审计部门较大的权限。如审计部门发现问题可以直接向董事长汇报等等。同时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的下设机构,亦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提升实效。因此,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将通过内部审计,实现对企业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并通过审计建议,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控制管理企业风险。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机构设置与职能发挥仍有提升空间

审计机构设置与职能发挥是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有的企业没有建立审计部门,对审计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将审计工作作为可有可无的工作。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审计部门,但没有配备足够的人员,使得审计部门职责不清,人员人浮于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企业则在审计工作对企业管理流程的提升方面缺乏考核,审计效果难以发挥。

(二)审计建议操作性与指导性仍有提升空间

审计建议是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结果,具有指导企业加强管理的作用。然而在企业内部审计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是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认识较浅,一般对审计工作走马观花,旨在完成审计任务,而缺乏对公司改进管理的指导意见。二是审计人员提出的审计建议缺乏操作性,如为了防范风险而建立了烦琐的流程,使得内部控制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三是审计人员在内审工作中,缺乏部门联动考虑问题的意识,提出的审计建议指导性欠缺。

(三)审计工作方式与信息化建设仍有提升空间

内部审计牵涉企业的所有部门,是一项较为敏感的工作,需要审计人员保持独立性,发挥审计的公正效应。审计工作方式与信息化方面,内部审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例行的内部审计工作没有提前通知被审单位,使得审计流程缺失,档案不全。二是审计部门的工作方法单一,单纯通过查阅资料检查,发现问题单一。三是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信息化程度较低,往往通过手工劳动解决,效率相对较低。

三、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措施

(一)不断建立与完善审计部门与审计制度

一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立审计部门或是设置审计岗位,明确审计人员的具体职责,赋予审计人员相应的权力,将审计工作贯穿到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中去。二是建立年度审计计划,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历年审计情况,在覆盖全部业务的基础上,有所侧重,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地建立年度审计计划,并报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执行中,应发挥审计作用,发现企业问题,出具审计报告,提出审计建议与意见。三是建立与完善审计制度,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一环,实施管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实效,审计的目的在于不断改进管理,防范风险,发挥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监督评价的功能,在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的同时,对公司各项运转的有效实施提出专业的建设性意见。

(二)不断提高审计工作专业水准与质量

一是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这一点不单纯是审计基础知识,还包括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及其与企业各类事务的融合程度。审计人员从事的企业内部审计业务,要求审计人员既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和审计专业技能,又要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有了解,甚至对企业外部环境,特别是上下游客户有认知。这样,才能在审计工作中发挥作用。二是加强审计人员与业务相关人员的沟通,建立强有力的沟通机制,定期与不定期结合进行业务沟通交流,增强双方互动,提升审计与业务的水平素质,审计的工作不是坐在办公室看报表,财务审计只是审计的一部分内容,内部审计关键在于发现企业运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三)不断改进审计工作方式与信息化建设

一是建立审计程序与制度,按照审计程序实施审计,做到留痕管理,档案齐全。建立审计档案,对审计事项做好追踪,特别是审计意见的实施与改进情况,应跟踪到底。二是根据审计计划的实际工作要求,实施审计,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加强审计管理,将面谈、调查、抽查等审计方法融会贯通。审计方法的应用中,应结合被审计事项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审计方法,并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国家政策执行、企业制度建设、企业制度执行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建立审计工作信息化系统,将审计制度、流程镶嵌至审计信息系统,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功能发挥,实现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作者单位为山东省城乡建设勘察设计研究院)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内部控制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