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对地方廉政建设的影响

2017-05-20李莘宋艳梅

经营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机关责任

李莘 宋艳梅

摘 要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于2016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心议题是全面从严治党,在反腐败制度建设上将持续发力,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新时代治理腐败的免疫系统,在地方廉政建设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起步不久,目前地方的经济责任审计对治理腐败的作用在审计理论上和审计实务中均存在亟待改进的地方。首先,缺乏统一量化考核指标,影响了经济责任的定性;第二,现行的先离任后审计的工作方式成效不高;第三,在审计结果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发挥审计“利剑”的作用;第四,相关部门沟通不畅,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运用。本文就深化地方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腐败治理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实现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预示着全国各地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步入审计全覆盖的常态化阶段。十八届六中全会于2016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心议题是全面從严治党,在反腐败制度建设上将持续发力,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新时期发现腐败、揭露腐败、治理腐败的和反腐利剑和“免疫系统”,必将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二、地方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地方审计部门工作的重点之一,各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正处于由离任审计逐步转入任中审计的关键时期,但目前地方的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理论上和审计实务中均存在缺乏统一量化考核指标、审计结果利用率低,审与用之间“两张皮”、相关部门沟通不畅等亟待改进的地方。

(一)经济责任审计缺乏统一的量化考核指标

我国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以来,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量化评价体系,最新发布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也未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作出原则性说明,这直接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效果,[1]这也是困扰我国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大难题。

(二)现行的先离任后审计的工作方式成效不高

在长期以来的审计实践中发现,有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部分新提拔重用的领导干部,财经法纪意识不强,对相关经济责任不清晰,导致任中出现违规违纪现象。现在执行的审计还是以离任审计为主,经济责任审计变成了一项事后监督,如果在任职之初,领导干部就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财经纪律、财经制度等熟悉了解,做到关口前移,早提醒、早防范,就会防止管理失控、小问题铸成大错误。[2]

(三)审计结果利用率低

在现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对审计结果的使用差强人意。审计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管理不够精细化,对于审后未整改的审计问题缺乏健全的监督体系,使得经济责任审计“一审了之”,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审计结论落实的状况,客观上降低了审计效能。

(四)相关部门之间沟通不畅

在审计实务工作中,由于各单位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尚未建立或不够完善等原因,普遍存在经济责任审计与结果运用、责任追究脱节,很大程度上存在审计查处与整改和成果利用“两张皮”,缺乏协作机制,影响审计效果的运用。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形成考核“记分卡”

但就目前而言,国内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尚未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成为了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和难点。[3]是经济责任审计专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形成一套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权威的评价结论必须以科学的评价指标为依据。

经济责任审计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此,科学引进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对应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建立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汇总打分。评价指标体系可从经济责任的内容层面和经济责任的综合特征层面这两个方向对领导人经济责任进行评价,每个方面设置不同的权数,审计人员可根据审计要求选择一个或两个方向同时进行评价,[4]为经济责任界定提供依据。

(二)把握资金使用各个环节,形成调查“全跟踪”

在审计实践中,利用多种审计手段全方位获取调查对象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高度关注财政、金融等政策实施情况和运行效果,密切关注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和薄弱环节,促进民生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三)明确协作配合、统筹制定计划,形成问责“大合力”

各部门对审计成果的运用要做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握指成拳,形成合力。一是明确组织领导、加强联络沟通。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各明确一名主管领导负责协作配合事宜,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室、审计机关法规科负责具体沟通联络工作。对相互移送的问题线索,由纪检监察机关牵头,加强与审计机关沟通协调,建立工作台账,及时跟踪掌握相关情况,并强化调查处理结果运用。二、明确协作配合、统筹制定计划,审计机关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前,应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纪检监察机关需要审计查证的事项,应及时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机关视情列入年度审计计划。三是实行资源共享,成果互用。各部门完善问题线索相互移送和协作配合制度,明确细化指导意见,聚指成拳,形成合力。

(四)立足地方政府廉政建设,形成问责“全覆盖”

高度关注依法行政、履行职责情况,深入落实“任前告知、任中审计、离任审计、离任交接”四位一体的审计机制,推动监督关口向事中、事前监督转移,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的局面。一是要扫除盲区,推进审计对象全覆盖;二是要关注经济责任,推进审计内容全覆盖;三是要创新模式,推进任职过程全覆盖;四是要多措并举,推进渠道手段全覆盖。综合以上四种手段,把握审计重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做到一审多用,一审多果,节约审计成本,避免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的做法。[5]

(作者单位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莘(1989—),女,山东日照人,助教,会计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会计审计(会计制度研究、内部控制、经济责任审计等)。宋艳梅(1974—),女,山东日照人,讲师,研究方向:会计审计(会计制度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等)。]

参考文献

[1] 李晓春,高维红,李艳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业会计,2011,21(27):38-40.

[2] 李华.对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国市场,2012(48):94-95.

[3] 王志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商,2014(7):122.

[4] 王学龙,郭江波,汪旭.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视角[J].财会通讯,2010(7):39-40.

[5] 康建春.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的探讨[J].中国商界,2010(10X):86.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机关责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沪检“未保”以案说法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机关党建共建联建 结对帮扶精准发力
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