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2P网络借贷的后监管时代研究

2017-05-20李雯

经营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P2P网贷风险管理

李雯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世界与互联网的结合加速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颠覆了传统资源的配置,缩短了空间和时间的距离。我们的金融时代也正经历着从“分享经济”到“共享经济”的角色转变。P2P网贷作为能体现“共享金融”理念的典型模式,其发展正在从初期的野蛮生长向着如今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方向迈进。随着2016年重磅监管文件的出台,“普惠,小额”是新政的指示。新政加速了P2P网贷行业的洗牌,“马来效应”愈发明显——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笔者将以此出发,首先对P2P网贷的前世今生进行阐述,然后研究P2P网贷在后监管时代的发展现状,讨论如何对监管加强后的网络借贷市场仍然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

关键词 P2P网贷 后监管 风险管理

一、前言

由于新规刚刚出台不久,P2P网贷行业正在新规刺激下进行全面洗涤大调整,之前学者研究的多是P2P网贷的监管缺失问题,而如今监管政策重磅落地,研究方向也需调整。因此本文笔者将从监管新政出发,结合2016年8月24日以来的行业数据进行分析,研究P2P网络贷款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前进趋势。结合网贷之家的行业数据,研究影响网贷平台评级的重要因素,并从监管政策和平台经营模式的角度出发,探讨平台转型和时期的整改方向,对依然存在的风险因素做出补充和防范建议。

二、P2P网贷的发展概况

P2P网络借贷“person to person”,与众筹的多对一相比,P2P互联网借贷是一对一的。众筹是资金供给方有多个,资金需求者自有一个;网贷是资金供给方是一个,资金需求方是对应的一个。用数学的概念解释一个是映射,一个是满射。互联网借贷 起源于英国的Zopa。我国互联网借贷的初期则是始于2007年的拍拍贷,2007年-2010年期間仅有10家平台,其中包含有代表性的红岭创投。然而,两年之后,平台数目呈井喷式增长,迅速扩至200家,令人惊奇的是又过了两年,行业平台总数已经超过1575家了。这种野蛮生长,充斥着各种行业乱象,业务流程模式参差不齐,风险管控方法差强人意,信息披露不够透明,充斥着暗箱操作与诈骗现象,举世震惊的“e租宝”,中晋系就是P2P网络借贷野蛮生长下的恶果。

(一)平台数目

随着史上最严《办法》的出台,P2P网络借贷平台数目较比之前有所回落,

截至2017年3月,P2P网络贷款累计平台数目达到5888家,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目达到3607家,待还余额累计9208.66亿元,有超过一半的平台被淘汰,淘汰率达到61.3%。3月P2P网络借贷运营平台数目为2281家,当月投资人数达到419.82万人,借款人数238.94万人。由此看来P2P网贷市场的人气仍然可观,随着2017年上半年各地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行业整顿进程的加速,网贷市场的乌烟瘴气渐渐得到驱散,对投资标的的审核愈发严格,有限的标的物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投资者投资欲望将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不达标的平台势必要在夹缝里难以求得生存。网贷市场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网贷行业前四大地区继续强势领跑,且呈长期上升趋势。

(二)成交量

2017年3月成交量总额达到2508.44亿元,月环比增长23%,图1选取2016年9月 ~ 2017年3月行业成交量数据绘制柱形图,发现成交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在10月和1月有明显下降趋势,原因是国庆节和春节期间为了支付节假日消费使得资金有所转移,致使平台成交量总额有所回落,下月有所反弹。

(三)网贷综合收益率

截至2017年3月,P2P网贷综合收益率为9.41%,环比下降了10个基点(1个基点=0.01%),同比下降了222个基点。随着监管的持续进行,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继续下行,但下降速度有所放缓。

三、完善P2P网络借贷市场

(一)P2P网络借贷市场依然存在的风险

1.网络安全风险。P2P网络借贷市场主要依托于线上交易,一切行为过程都是在网上的虚拟环境里进行的。网络环境作为P2P网络借贷的依存背景,它的风险安全系数直接影响到交易双方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因此拥有一个安全系数高的网络借贷平台是网络借贷市场正常和规范运行的基础。但是目前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有些平台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而选择购买廉价的技术系统,这些系统存在着严重的网络技术安全漏洞,阻碍黑客攻击的防盾水平差很多。随着P2P网贷市场的快速发展,不难(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想象在网贷市场监管政策日益完善,交易数额连续扩张的后监管时代里,逐渐充当“网上银行”形象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会不会也遭受如实体银行般的“抢银行”事件的发生呢?在大数据时代里,信息资源就是财富。“网上强盗”通过窃取交易双方的信息资料进行买卖流通获得暴利,严重威胁着交易者的安全问题。

2.道德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来源于交易者和网贷平台的道德水平,道德控制需要有信用数据作为依托。目前P2P网贷市场的信用风险很难得到控制,这包括征信体系的不成熟和网络借贷平台无法对借款人提供的信息进行真伪的识别。网贷平台发布的借款人营业执照,银行流水单等个人信息很可能因为平台的疏于管理和默许而造成借款者的批量虚假融资。

3.洗钱风险。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新兴的金融模式,充当着“影子银行”的角色,它既有着银行借入贷出的能力,又没有严格准确的客户身份识别能力和交易分析机制,因此给不法分子留有了洗钱操作的空间。且法律约束仍处于摸索时期,我国《反洗钱法》尚未涉及P2P网络借贷领域,针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法律制度亟待完善。

4.政策监管风险。(1)政府监管缺失的风险。新政的出台给予了P2P互联网借贷合法的法律地位,在政策上禁止了“非法集资”“资产证券化”,“股权众筹”,“捆绑销售”,“夸大销售”等使P2P网络贷款行业有了统一的行业标准。“银行存管”,“获ICP许可证”标准的出现提升了行业的准入门槛,从政策上阻挠了交易风险事故的频发。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合规平台不足十家。“整改”是P2P网络贷款市场2017年的主题。在整改过程中,监管单位是否能对背景不同的各平台一视同仁?各地方政府是否会存在对某些平台放松监管,疏于调查而放人一马?在审批过程中是否会存在浑水摸鱼自谋私利的现象出现?这些都是监管的风险。(2)新监管政策带来的风险。监管政策虽已出台但仍待完善,新政从平台的合规性和限制借款额度两个角度出发来对P2P网络借贷市场进行约束,提出了P2P网络借贷平台将自有资金与投资者交易资金分开管理,对投资者资金提出“银行存管”的政策要求。但投资者资金“银行存管”只是将投资者的钱独立于平台,避免平台的挪用,却无法保证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借款人项目信息的审核仍由平台承担,监管风险并没有彻底消除。与此同时,加入“银行存管”的宣传噱头给各网贷平台带来的强烈增信效果,容易蒙蔽投资者的双眼使得盲目参投。“借款限额”政策下。(3)监管空白。由于平台没有专门的交易分析制度,监管部门无法对恶性交易事件进行监管。此外,监管部门未对借款者借款信息的审核标准设立统一的要求,使平台对借款项目的审核程度参差不一。

(二)完善P2P网络借贷市场的策略

1.加强P2P网络借贷市场第三方网贷咨询平台的管理。第三方网贷咨询平台是投资者查询行业信息,选择投资平台的重要参考门径。我国现有的网贷咨询平台有网贷之家、网贷天眼、网贷天下、网贷世界、网贷之星等。在查询过程中,投资者会发现不同的咨询平台会对同一家P2P网络贷款平台有着不同的评级。有些网络贷款平台为了扩张业务,吸引更多投资者的资金,在网贷咨询平台上动心思提高自己的评级和行业排名。因此,加强对第三方网贷咨询平台的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审查,是减少信息不对称,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途径。

2.加强对投资者和借款人风险意识的管理。投资者不应该盲目投资,应该加强网络借贷的專业学习,提高自身的投资判断力,从投资源头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择优而投。及时关注网贷行业动态,增强自己的风险管理意识。

对于自然人个体,借款人要增强自己的自我道德约束感,不失信,要充分意识到获取投资者信任对于借款的重要性。对于法人和有组织联系的企业,要从自身做好,完善财务制度。

3.加强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管理。首先,P2P网络借贷平台要完善平台的网络技术,从根本上降低交易双方用户的信息失窃风险。建议平台加大对技术系统设施的财力投入,研发或购买防范强度更高的交易系统;其次,P2P网络借贷平台要定期对交易数据进行备份,防止因黑客入侵或病毒攻击带来的损失;最后,各平台要明确自己的行业角色和行业职责,做到合规运营。强化对借款人信息的审核,加入第三方征信,筛选值得投资的项目,努力做好自己的信用中介,不越位,使项目全程透明化。在借款额度有限的前提下,开展好小额借款业务的拓展工作,在与“金交所”等平台合作对接大额业务的时候,谨慎核验金交所的主体资质,规避好金交所的合规风险。

4.加强政府监管和法律约束的管理。地方政府部门要出台符合当地特色的监管文件,各级监管单位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努力推进P2P网络借贷平台整改进程。认真监督,及时向社会公众做出反馈。对洗钱等违法交易,尽快出台相应法案,做出明确的法律制约。

(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2016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DB/OL].网贷之家.

[2] 卢馨. 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与风险管控[J].改革,2015:2-60.

[3] 叶湘榕,唐明琴. P2P行业发展问题研究[D].南方金融,2014:5-78.

[4] 郑捷佳,黄晶,王子璇. P2P网贷风险控制模式和监管建议[J].时代金融,2017(3):7-279.

[5] 何广文,冯兴元. P2P网络借贷法律风险与防范[A].法制常态,西部形态-第七届西部律师发展讨论文集[C]. 2014.

[6] 姚余栋,杨涛.共享金融:金融新业态[D]. 2016:2-41.

猜你喜欢

P2P网贷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新规视角下P2P网贷的监管剖析与研究
P2P全方位风险管控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