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国有企业执行力的几点思考

2017-05-20黄威

经营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执行力流程

黄威

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来自规模、技术、市场等。从某种程度上说,国企之间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是企业执行力的竞争。然而,国有企业存在执行力弱化的现象,甚至出现了执行与企业战略背离的情况。本文提出几点关于提升国有企业执行力的思考,希望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一、何为企业执行力

企业经营战略、决策、方案等转变为现实的操作和实践能力就是执行力。执行是连接目标和结果的枢纽,执行力包括完成任务的主观能动性、实际能力和完成情况三方面。在决策合理的情况下,执行决定了现实结果能否与制定初衷相符。

执行力强的队伍往往生机勃勃,各项工作开展顺利;执行力弱的则懒散无力,工作处处受挫。缺乏执行力,再宏伟的战略、再好的制度也如镜中花、水中月般遥不可及。在企业战略规划、经营方向没问题的前提下,要想企业顺畅运行、富有竞争力,抓执行力是关键。

二、国有企业存在执行力弱化的情况

国有企业生产规模大,市场竞争激烈,执行力却存在弱化的情况,员工不主动,流程烦琐,忽略细节管理,这些往往导致绩效与战略偏离。执行力弱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缺乏主人翁意识,工作消极被动,推诿扯皮,遇到难题不是寻求方法解决,而是浪费精力在推卸、闪躲上,工作只求过得去,缺乏危机感,不主动。

二是工作效率低下,浮于表面,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管理人员充当老好人,不严格抓管理,或者办法不对,抓不到工作重点,迟到早退无视劳动纪律,导致效益低下。

三是缺乏交流沟通,团结协作的精神,部门之间、科室之间、人员之间没有共享信息资源、互帮互助,而是各自为政,只求完成自己工作,没有围绕企业目标共同进取。

三、提升国有企业执行力的几点思考

国有企业执行力不强的原因很多,比如流程不顺,分工不明确,员工素质差,管理水平低等,提升国有企业执行力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一)重视思想教育,提高员工责任感

引导员工根据自身情况查找问题,自觉对标先进,明确薄弱环节以及与优秀员工的差距,查看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执行情况,是否存在执行不到位、未能尽责履职的情况。提高员工责任意识,鼓励员工间加强沟通与合作,同事遇到难事时,不推脱责任,主动提供帮助,共同承担任务。发挥各部门、各岗位整体功能,打团体战,通过集体指挥和共同努力取得较好的业绩。

(二)运用正确的企业目标、发展战略提升执行力

遇的执行力低下时,首先冷静审视企业目标正确与否,决策是否有效,方案是否存在问题,方向是否不够清晰。要清楚地知道执行的任务、为什么执行、怎么执行,如何保障有效执行等一系列与执行相关的问题。制定合理科学的目标和推进计划,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尽可能地将目标量化,便于检查和衡量。为了更好地落实,还可以将目标层层分解,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正确的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是执行的前提,做出正确决策,才能正确地执行,继而科学有效地执行。企业目标的制定单靠负责人是不够的,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团队集体智慧,这也能有效改善执行情况。制定过程中,要杜绝过度个人化,重视意见收集,把握机遇,调动员工广泛参与,不让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蒙上神秘的面纱而高高在上。

(三)运用合理流程管理、合法规章制度保障执行力

企业战略要靠人来执行,而个体差异往往导致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规范化流程,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想法办事,可能导致与战略决策南辕北辙。流程就是企业为了达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操作程序。企业在制定了流程之后,还需要实施流程,根据实施结果,分析、评价流程,从而优化、固化流程,让流程进入实时分析、优化、修订、再实施的良性循环。这样,流程才不会因管理人员的变动而受影响,才能够不断地得以优化,与企业目标相符。流程实施是提升执行力的基础。流程实施的重点是标准化和程序化,让同一件事不因为人员、时间、地点的变动而受影响。流程是串联各环节的纽带,流程实施是各环节间的运转,确保各部门沟通顺畅,企业战略才能准确快速地传达到每一位员工,从而提升执行力。

规章制度是员工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企业要求员工要遵守与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企业的规章制度要统一、规范,否则将无法正常运行。规章制度的制定有两条原则:一是内容合法,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悖。二是程序合法,符合民主,并经过公示。根据实际情况,在制定制度时考虑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真正地得以运用。企业可以通过职工大会和职工代表会议等民主管理机制来保证规章制度的合理性。

(四)构筑执行力文化,提升执行力

执行力不是字面概念,也不是简单服从,而是一种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整体氛围。把执行力升华为文化,是质的提升,构筑執行力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影响员工行为,从而提升执行力,最终实现企业战略。这也是保持竞争力,提高效率的重要前提。企业执行力文化的构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营造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的氛围。对于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人来说,在工作中积极主动,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在团队中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经常会带来意想之外的收获。企业要注意引导更多员工树立追求杰出的意识,更加投入地工作,不断追求事业高峰,激发员工潜能,做出不凡贡献。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也助力企业走上巅峰。比如,目前日均客流超过700万人次的广州地铁集团,随着建成线路的增加,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与日俱增,离开了员工的超越意识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是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

二是做好人才培养,加强团队建设。在激烈的竞争中,各企业都已意识到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执行力文化的构建要做好人才培养、选拔、任用、考核、激励和淘汰机制,为优秀员工提供广阔的平台,不断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团队是员工和企业承上启下的桥梁,团队要做到将合适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及时更新知识和思想观念。把团队建设好了,企业的战略决策才能真正地得以执行,否则再好的战略也是纸上谈兵。

三是善用数据助决策,实事求是讲诚信。大数据时代要善于运用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客观真实情况,为企业决策提供事实依据,避免因不了解实际情况而造成决策失误。数据因其客观真实性而富有说服力,有利于节省内部沟通成本,从而提升效率。实事求是要求是一说一,是二说二,严格按照客观现实思考或办事。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在国有企业管理中要坚持实事求是。讲诚信,说实话、办实事,这是构建健康的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是让企业不断前进的助推器。

四是严格遵章守纪,提倡依法治企。规章制度需要每一位员工的尊重和执行。如果大家漠视规章制度,无视劳动纪律,企业必然是松散无序的。只有人人遵章守纪,企业才有执行力可言。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情、理、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法治文化的内在要求。只有改变固有的传统思维方式,崇尚规章制度,严格遵章守纪,做表率、树形象,培育起法治文化,才能真正地做优做强企业。

五是提升责任意识,提倡担当负责。好员工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担当负责不仅是工作能力问题,也是一种政治素养。有责任心的员工,如果遇到知识不够用,会主动学习;经验不够用,会主动请教;能力不足,则会想方设法提升。可以说,负责担当才会进步,而员工进步了,公司才会有发展。员工富有强烈的责任心就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把每一件事做好。

(作者单位为福州市城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执行力流程
测测你的执行力和想象力有多匹配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领导力是执行力的“定海神针”
劳动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墙化”更需“强化”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
提升执行力 做行动的巨人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