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看台地茶改良

2017-05-20杨中跃

普洱 2016年9期
关键词:台地普洱茶乔木

杨中跃

几年前有一次关于茶叶发展的座谈会,会上有一位在全国有名的茶叶专家说:你们不要再讲台地茶如何如何,台地茶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台地茶的茶种都是经过专家认真研究和选培出来的。当时我就说,台地茶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台地茶的茶种的确都是经过专家认真研究和选培出来的,但是在追求高产时没有解决好肥力供给和病虫害防治问题。

近年随着普洱茶的不断升温,乔木老树茶不断被热炒,似乎只有用乔木老树茶做原料制作的普洱茶才是好的普洱茶,才是正宗普洱茶,“台地茶”变成了一个带贬义的词汇。现在我们有必要客观地探讨一下乔木老树茶与台地茶的优缺点,根据对比对台地茶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定义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对乔木老树茶和台地茶下一个定义。

台地茶

简明定义:台地茶指成行密植,在山地、坡地上成台阶状排列,用现代管理模式管理,追求高产的茶园。从这样的简明定义看,台地茶是一个没有贬义的中性词。60~80年代种植的称为等高条植茶园,使用种子繁殖。80年代开始推广的称密植速成茶园,多用无性系扦插繁殖。

引申定义:台地茶的栽培管理模式是为了追求高产,为了高产,密植的台地茶每年要修剪,让其多发芽;为了高产,需要增加光照,台地茶园中一般不保留其他植物,植物品种的单一性使茶树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弱,遇到病虫害时需要喷洒农药。植物品种的单一性还使茶园缺乏足够的有机肥力,为了多发芽需要人为施肥。台地茶多分布在平地、低山和丘陵地带。因为种植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用种子繁殖的、有明显主干主根的实生苗台地茶和用枝条无性系繁殖的、主干主根不明显的灌木状台地茶。

乔木老树茶

定义:乔木老树茶指茶树成乔木状生长,稀疏分布,有的与森林伴生,自然生长,少人为干预,不使用农药化肥或者基本不打药、不施肥,产量低的茶树和茶园。乔木老树茶多分布在海拔1400米至1800米的山地。习惯上把100年以上的称古树茶,50年以上的称老树茶。乔木状生长的老茶树中有野生型、驯化型、过渡型、栽培型。野生型多有毒性,而且应该保护,不建议制作饮用。驯化型、过渡型数量有限,应该加以保护,不建议推广。制作普洱茶饮用、收藏的乔木老树茶主要是栽培型。

二、台地茶发展简史

高产密植的台地茶种植是近代从国外传入中国的。茶原产于中国,17世纪中国出口英国的商品中茶叶超过丝绸和瓷器成最大宗商品。英国人对茶的喜好导致中英贸易逆差,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开始走私鸦片到中国,引发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和美国独立战争都是因为茶叶引起的。19世纪英国人戈登和罗伯特·福琼从中国引入茶种和技术,引入茶叶专家,先在印度,后在斯里兰卡等地种植茶叶,采用等高条植的方法密植。所谓等高条植,就是茶树成行种植,长到一定高度后修剪成同等高度。这种种植方法和机械制茶可以说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1839年英国成立阿萨姆茶叶公司。当时等高条植的茶叶密植方法还传入日本、肯尼亚等地。

20世纪初,中国的吴觉农、胡浩川等出国学习茶叶技术,二三十年代开始在安徽、江浙等地实验等高条植的茶叶密植技术。

在云南开始等高条植的台地茶种植首推白耀明。白耀明,字孟愚,云南沙甸人,回族。1932年云南省政府派白耀明到思普区办盐务、税务。在考察了当地条件后,白耀明认为发展茶产业是发展当地经济最切合实际的,为此他到湖南、湖北等地考察,又到日本学习茶叶栽培、制作技术。1938年云南省政府成立由白耀明负责的“云南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当年先后在南峤(勐遮)、南糯山建立第一、第二分场,其中在南糯山种植茶树10万株,多数采用等高条植方式种植。这是云南最早的台地茶种植。

等高条植台地茶的推广时期是在20世纪50至70年代。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到安徽舒城县舒城人民公社视察。视察快结束时,他指周围的山恋说:“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在那个年代,毛主席的号召,必然是要大力推广的。从60年代开始主要在南方开始大量推广等高条植的台地茶种植,每亩种植茶树800~1300株。

70年代密植速成茶园开始出现,每亩种植3000~5000株。1979年云南省在元阳召开密植速成高产学术研讨会,开始号召推广密植速成高产技术。这个时期由于无性系扦插繁殖技术的推广,从80年代开始的新一轮密植台地茶种植主要是无性系品种。

规模比较大的台地茶园有:大渡岗万畝茶园。1981年国营大渡岗茶场建立,先后种植茶叶近2万亩,加上茶场周边种植的,有台地茶7.6万亩。2013年农业部授予“2013中国美丽田园”。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和营盘山万亩茶园。中华普洱茶博览苑依托营盘山2.3万亩茶园,集普洱茶历史文化和茶叶种植生产为一体,把宣传、旅游、茶叶种植有机结合起来。

柏联普洱茶庄园和惠民茶园。柏联普洱茶庄园依托1.1万亩的惠民茶园,也是集普洱茶文化、普洱茶种植、普洱茶制作、普洱茶研究、旅游结合起来的茶园。

景迈生态茶园。1966年澜沧县在景迈山办茶叶培训班,种植台地茶300亩。90年代又种植台地茶3000亩,之后还补种一部分,景迈生态茶园达到近5000亩。从2007年开始实验稀疏留养茶园种植。2010年普洱市率先在景迈山尝试此种种植模式并在全省推广。其做法是,对密植的台地茶园施行砍一株留一株,或者砍两株甚至多株留一株,以减少茶树的种植密度,在数年内对茶树不采摘,或者少采摘,尽量让茶树自然生长,从过去水平采摘面改变为立体采摘面,并广植覆阴树,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营造茶树原生态的生长环境。

三、台地茶与乔木老树茶的比较

乔木老树茶的价值价格在不断上升,台地茶的价格则一直无法提高,排除炒作的因素外,茶叶品质、口感滋味和是否有农残才是关键,对乔木老树茶和台地茶进行比较,有利于找出台地茶改良的方向。

1、树龄差别的影响

老树茶由于树龄久,根系发达且深植,所吸收的养分和微量元素多于新植茶,在品饮时老树茶茶气茶味足,苦涩低于新植茶,滑甜感高于新植茶,耐泡度高于新植茶。树龄与品质的关系用中药原理来说明就更清楚:人参、何首乌等都是树龄越长药效越好。

2、管理方式与采摘量的影响

乔木状生长的茶树与修剪管理的台地茶树对比,在同样生态、气候、土壤等条件下,乔木状生长的茶树采撷面小、产量低。矮化修剪的采撷面大,产量高。同样生态、气候、土壤、树龄情况下,如果乔木状生长的一株一年产茶500克,矮化修剪的一株可以产茶1000克,甚至更多。采摘量的差别必然导致茶叶的内含物质和品质的差距,乔木状的茶必然要大大优于高产台地茶。

3、茶园生态环境的影响

乔木老树茶一般与森林伴生或者茶园周边有很好的森林环境,生长在有森林环境的茶树,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林中生物相生相克,茶树虫害很少,可以不用农药或者基本不用农药。而台地茶一般都没有好的生态环境,无森林环境的茶园,包括无森林的老树茶会有虫害问题,使用农药就会有相应的农残问题。

有森林的茶园,植物的枯枝落叶形成的腐植物很多,茶树有较充足有肥力供应。无森林环境的茶园无腐植物的供肥,为提高产量就必须施肥,就会有化肥问题。自然肥力和人工施肥的茶叶品质会有明显差异。就如同人们饮食中已经发现并普遍认同的:饲料鸡与生态鸡,化肥菜与农家肥菜从口感、滋味上的明显差距。

有森林的茶园,茶树与各类植物共生,会有更好的山野气韵和更突显的茶气。现在的研究证明,茶树有30 %左右的遮阴环境品质会更好。

4、海拔的影响

乔木老树茶多数分布在海拔1400米至1800米的山地,这样的海拔高度的茶叶,茶叶的内含物质更丰富,茶气茶味更足。台地茶多生长在平地或低山坡地,茶叶内含物质会更少,茶气茶味要更弱。

三、台地茶的改良建议

为什么要改良台地茶,可以看一些数字。2015年,云南省茶园面积突破600万亩,毛茶总产量达到36万吨。2006年前云南省茶园面积是370万亩,毛茶产量是13万吨。十年前普洱茶原料的晒青毛茶,台地茶是十多元一公斤,乔木老树茶中老班章2004年是40元一公斤,其他山头也只是几十元一公斤,2016年老班章是6000元至8000元一公斤,其他山头是几百元至几千元一公斤。到2016年台地茶的鲜叶最便宜三毛一公斤,晒青毛茶只卖十几元一公斤。乔木老树茶价格上升了10~200倍,而台地茶基本没有变化。每年茶叶生产那么多,价格又那么低,不进行改造行吗?

对台地茶的改良,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分类进行。

第一类,乔木老树茶园周边用种子繁殖的台地茶。这一类茶与当地的乔木老树茶有相似的海拔、土壤、气候等条件,只要合理改造,过一些年后品质和口感滋味会与乔木老树茶越来越接近。改良方法是,1、减少茶树数量,3米保留一棵。2、停止每年修剪,让茶树长高。3、在茶园中补种一些其他树木,逐步恢复茶园生态环境。4、减少人为干预。5、停止使用化学农药化肥。改造后生产的茶叶,可以用来制作比较好的普洱茶和较高品质的红茶、绿茶。

景迈山台地茶改造是比较成功的例子,改造几年后,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滋味明显提高,茶价也由改造前的二三十元一公斤提高到一百多元一公斤。

第二类,高海拔山地的用种子繁殖的台地茶。这一类茶有较好的改良基本条件,改良后茶叶品质会有明显提升。与上一类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改造。1、减少茶树数量,3米保留一棵。2、停止每年修剪,让茶树长高。3、在茶园中补种一些其他树木,逐步恢复茶园生态环境。4、減少人为干预。5、停止使用化学农药化肥。改造后生产的茶叶,可以用来制作比较好的普洱茶和较高品质的红茶、绿茶。

第三类,低山坡地用种子繁殖的台地茶。有两种改造方法,一种是与上两种方法相同,改造后生产的茶叶,可以用来制作相对比较好的普洱茶和较好的红茶、绿茶。第二种方法是基本不改变茶园的生长与管理方法,但是要逐步对茶园进行生态有机改造,使用生态有机的药物和肥料,改造后生产的茶叶,可以用来制作比较好的普洱生茶、普洱熟茶和较高品质的红茶、绿茶。区位方便发展旅游的茶园还可以设计提供游客观光、采茶、制茶体验。

第四类,平地用种子繁殖的台地茶。尽量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进行合理的生态有机改造,改造后生产的茶叶,可以用来制作大众化普洱生茶、普洱熟茶和红茶、绿茶。区位方便发展旅游的茶园还可以设计提供游客观光、采茶、制茶体验。

第五类,用扦插方式繁殖的无性系的台地茶。尽量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进行合理的生态有机改造,改造后生产的茶叶,可以用来制作大众化普洱熟茶和红茶、绿茶、花茶。区位方便发展旅游的茶园还可以设计提供游客观光、采茶、制茶体验。

猜你喜欢

台地普洱茶乔木
◆ 园林苗木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普洱茶怎么泡
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碳酸盐岩台地的地震解释
某大坝左岸下游台地渗水来源初步分析
探寻东巴源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
沈阳市政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普洱茶膏抗小鼠衰老的保健作用
浅谈园林乔木的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