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新形势下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7-05-20杨靖

经营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社保基金预算管理新形势

杨靖

摘 要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社保覆盖规模也是得到了扩大,我国社保基金的发展又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文章就对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内容进行介绍,在分析当前我国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提升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探究,实现对社保基金规范健康运行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社保基金 预算管理 新形势

一、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内容分析

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起来的专款專用的资金。201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首次列入国家预算报告,接受最高权力机关的监督。如今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险种分别编制,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等社会保险基金。社保基金预算是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反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的年度计划。简单来讲,社保基金预算的管理就是向社会各界和国家进行社保基金收支情况的全面清晰展示,是对社保收支情况的单独反映。社保基金预算既能有效地实现社会监督,又能推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社保基金预算功能的缺失

就基金预算的角度而言,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工作的功能和作用仍未被完全发挥出来。社保基金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基金收支平衡的调节,实现对基金运行效率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社保基金预算管理的这项功能还没有完全实现。除此之外,在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工作中,一直存在基金收入预算偏低,但是基金支出预算却很高的情况,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就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一些地方机构的主体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后是在现有的社保基金预算管理中,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还没有被建立,缺乏有效的鼓励和约束机制。

(二)社保基金预算制度的不足

我国最初社保基金预算的相关制度只包含了三种基金,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会保险制度已经增加到了九种,因此原有的社保基金预算制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缺口。此外,相关制度的缺失也造成了这些社保基金预算的制定主体和审核主体之间的权责混乱现象,尤其是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的预算,更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矛盾亟须解决。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当前社保基金预算管理中相关制度的严重不足。

(三)社保基金预算编制的混乱

在我国当前的社保基金预算管理中,尽管已经实行了全口径的预算体系,并且还加入了有关的审查监督机制,但是这种新型的预算体制仍是一个框架,还缺乏明确的制度化规范,因此也就造成了社保基金预算编制的混乱,缺乏相应的有效管理。

三、提高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法律环境

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是全国社保基金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当前,全国社保基金管理运作的法律依据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在全国社保基金建立初期,对规范运作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看来,其中的一些规定已经难以适应社保基金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全国社保基金的战略储备性质强调不够,筹资目标不明晰,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投资范围较窄,不利于分散风险提高收益。因此,急需尽快制定一部较高法律层级的行政法规或法律,明确全国社保基金的性质和投资管理、资金来源以及支取办法等重大问题。

(二)增加全国社保基金的规模

全国社保基金的主要来源是财政预算拨款和国有股减持收入。但从这几年的执行情况看,这两项收入都不稳定,并呈逐年递减态势。预算拨款不稳定,主要是中国财政部目前还没有一个补充社保基金的长期规划和有效机制。为了支持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国家通过相关的政策决定划拨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在国务院颁布相关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凡国家拥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在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要按融资额的百分之十出售国有股,将收入划入全国社保基金。但是在该办法实施后不久,正值国内股市下滑,后来国务院决定除境外上市公司外,停止执行该办法,从此全国社保基金失去一个重要来源。因此要提高社保基金预算的管理工作,应该适当加快推动国有资产划拨工作,使得划拨国有资产成为社保基金今后重要的资金来源。

(三)继续拓宽投资渠道

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正确借鉴公共养老金管理的国际经验,进一步扩大投资范围。从国际经验看,实业投资和信托投资已成为世界上养老金投资的重要领域,这些投资与证券投资的相关性较低,可以有效分散风险,而且投资期限较长,收益较稳定,符合养老金投资所要求的风险收益特征。因此,要采取多种科学高效的措施拓宽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

(四)增加社保基金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保基金预算工作,就是要增加社保基金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对预算的编制口径进行统一,消除在预算中的差异,落实全口径的预算管理。当国家在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了重大政策调整时,省级以上的财政部门和社保部门就应该在进行社保基金预算编制之前对新政策的影响程度进行预测,实现对现有数据测算标准的修正,以及对社保基金预算编制准确性的提高。在财政部公布的2015年全国社保基金预算情况中,今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308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随着社保基金的入市,2016年的社保预算编制中也顺应时势地加入了中期规划的编制,即2016~2018年中期规划。这就要求全国各有关部门在新预算编制的规划下,对使用的预算标准进行及时的修正,充分考虑到政策对社保基金转移业务的影响,从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增加社保基金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四、结语

加强社保基金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社会保险的防风险能力,从机制上解决社保基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待遇问题,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地区之间基金的结构性矛盾,真正实现社保基金对民生问题的保障作用。

(作者单位为西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参考文献

[1] 潘洪鲁.做好新形势下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5.

[2] 辛晓宁.新形势下全面提高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水平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

猜你喜欢

社保基金预算管理新形势
社保基金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社保基金运营中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