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管理浅析

2017-05-20谭文

经营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运营微信公众平台管理

摘 要 随着智能手机的飞跃式发展,智能手机已然成为了一种新兴的产业与平台,在这个大数据的“云”时代,如何在新媒体中做好管理工作值得思考。微信作为智能手机的必备应用,使用率极高,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也为众多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出口,微信公众平台以其高效广泛的传播能力赢得了众多企业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运营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本文通过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基础运营与管理模式进而得出结论,科学的提供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管理思路。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 运营 管理

一、引言

当手机从简单的摘 要 随着智能手机的飞跃式发展,智能手机已然成为了一种新兴的产业与平台,在这个大数据的“云”时代,如何在新媒体中做好管理工作值得思考。微信作为智能手机的必备应用,使用率极高,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也为众多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出口,微信公众平台以其高效广泛的传播能力赢得了众多企业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运营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本文通过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基础运营与管理模式进而得出结论,科学的提供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管理思路。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 运营 管理通信设备成长为多媒体复合设备时,手机也就从原本的电话摇身一变成为了智能随身设备。智能手机的应用市场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而微信作为其中的一种最热门的应用几乎覆盖了所有智能手机用户,长居社交通讯类APP下载量榜首。对于开发者而言,微信的功能绝不仅仅局限于社交和通讯,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技术将微信的窗口扩大,使微信有了更多的拓展功能,微信公众平台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功案例。当一个又一个的微信公众号取得成功并从中获得利润,部分企业嗅到了这份商机并开始创办自己的公众平台,但往往缺乏经验和方法,因此探索现实可行的微信平台的运营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成为了公共事业管理当中的一个课题。

二、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又称微信公众号,是一种由腾讯公司出品,微信团队所开发的微信应用的扩展使用功能。微信公众平台以官方平台、媒体平台作为发展的开端,随后将个人公众号功能对外发布,由此形成了官方、媒体、企业、个人多元化发展的局面。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也能看出微信公众平台是一种面向广罗大众的公开的平台,所有的微信用户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中快捷方便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微信公共平台是自媒体时代的生力军,从事传媒行业的人员开始将目光向自媒体转移,微信公众平台自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产品。对于受众而言,微信公众平台是一种通过订阅模式获取固定账号信息的有效途径;而对于企业以及开发者而言,微信公众平台是一种营销自身、推广产品的绝佳手段。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通过申请、审批的流程获取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权限,得到一个专属的能被搜索并关注的账号,通过该账号向公众输出相关信息以求获得相应的利益。

三、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模式

要想拥有一个好的微信平台,没有良好的运营模式无异于痴人说梦,而这种好的运营模式应该是系统的、规范的。同时,不同類型的公众号又有着各种不同的运营方法和特点,但不论何种类型的公众平台都不能脱离基本的运营模式,而基本的运营模式离不开以下几个环节:

(一)策划

一个微信公众平台从申请成功到信息的发布以及吸引关注者都离不开好的创意与策划,这种策划并不只是简单的对发布内容的构思和设计,更包括与该公众号相关的方方面面。举例说来,包括公众号的基本定位设定、公众号的推送时间与频率、公众号的受众面向、公众号的发展方向、通过这一公众号所期望达到的目的等等。策划也是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前提,没有策划的微信平台是不可能有内容并且受到关注的。

(二)技术

对于任何管理层面的人来说,技术都是硬通货,不论任何职业掌握技术都是至关重要的,微信公众号也是如此。对于微信公众号而言,掌握的技术不仅仅只是狭义上的对于内容的推送操作,而是有着更深的要求。微信平台的运营要求的技术主要有:微信后台的基本操作、利用第三方软件的帮助对微信推送的精美编辑、绘图、制图软件的熟练掌握等等。此外,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功能的不断拓展,H5等操作难度更大的技术也成为了微信平台的重要技术,谁掌握了更优的技术,谁就掌握了微信平台的发展前景。

(三)采编

作为一种信息输出的媒体平台,自然不能脱离采写编辑工作,这种采写编辑工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工作或是宣传工作,而是要求在写作与编辑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公众号的定位与特色进行文本的挖掘写作。同时,这种采编工作已经不仅仅拘泥于文字这一种简单的形式,作为多媒体内容输出平台,采编工作更要包括对图片、视频、音乐等多方面的编辑整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功能优势,发挥出不同于寻常媒介的能力。

(四)运营

乍听起来运营似乎是一种空洞的词语,实则不然,对于微信平台来说,运营工作是最重要也是战线最长的工作,运营工作包括微信平台的基础维护、后台数据的定期整理与分析、新功能的开发应用等等,这三方面的工作缺一不可。由于微信平台是一种轻型媒体,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原创性问题,所以基础的维护很必要;后台数据含有浏览量、访客留言、点赞数量、关注人数等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于微信平台的良好发展十分重要;当微信开发团队推出新的开发模块时,及时申请新功能才能让自己的公众号保持常新常变。

四、微信公众平台管理方法

有关微信平台的管理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形式的微信平安有着不尽相同的管理模式,但总体看来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企事业单位为代表的官方公众号

以学校、机关等企事业单位为代表的官方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类公众号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以服务号作为自身定位,因此在管理上可以在基础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中寻找经验。调用有宣传能力获相关经验的员工通过学习后上岗即可完成工作,由于此类公众号的工作量不大,几种运营工作可由几人甚至一人来完成,而这类公众号对于创意等要求不高,因此管理时可循普通事业单位的员工管理模式。

(二)营利性企业为代表的公众号

以营利为目的的微信公众平台的工作要求远高于服务型公众号,只有内容足够吸引人的眼球才能得到更多的浏览量,进而达到盈利的目的。这样的公众号所需要的就不仅仅是能够完成固定频率工作的员工,而是需要一个优秀的团队,对于企业而言只要做好团队领头人的管理工作就完成了整体工作的一半,这个团队既要包含采编、技术、策划、运营的人才,更需要一个能统筹全局并且了解微信平台全部工作的负责人。对于这种团队的管理可以遵循私人企業或外资企业对于广告部门的管理模式。

(三)个人自媒体的公众号

这类公众号最大的特点是个性的体现,有时甚至个人的公众号的受关注程度可以超过企业的公众号,这是由于个人自媒体的运营有很大的自主权,往往就能够产出优秀的推送。而这类的公众号的管理就不再是对于员工的管理,而是一种自我管理,但是当此类公众号发展至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形成团队进而形成盈利,这时这类公众号就开始逐渐转变为第二类公众号,管理模式也自然应该进行转变。但值得注意的是,团队成立以后,这类的公众号的团队仍能保持较大的活力与激情。

五、结语

微信公众平台从诞生到今天不过几年的时间,但是就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确发展得如此迅速,这不仅与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也与人们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认可相关,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在融媒体时代对于这类事物的需求。任何新鲜的事物在诞生了一段时间以后总会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发展模式,对于微信公众平台而言,它属于公共文化产业的一部分,自然需要对它的运营及管理进行分析与探索,并且能够形成指导性的意见,本文的探讨固然有限,希望以此文能激起更多相关讨论和研究。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作者简介:谭文(1997—),男,广东韶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管理哲学。]

参考文献

[1] 杨昆.微信平台运营的专业化之路[J].中国农村金融,2016(10):68-69.

[2] 崔盈盈,姜巍.传统纸媒微信平台运营对策研究——基于大连某报纸微信公众号的调查[J].今传媒,2015(08):34-35.

[3] 吴萱.微信平台运营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10):38-39.

猜你喜欢

运营微信公众平台管理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房地产项目运营阶段的成本控制
妇幼保健机构成本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