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素质教育产业园商业模式的框架构建

2017-05-20吴锦华

经营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综合素质

吴锦华

摘 要 近年来,发达地区的开发区经过产业集聚,人口激增,产业调整,城市化的步伐日新月异,商业地产尤其是社区商业的发展尤为迅速,甚至出现泡沫化的现象。开发区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原先的污染产业、低效产业等逐渐被调整掉,但新的产业结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这里有个艰难的阵痛期。很多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开发区,在面临产业结构升级调整阶段,很多要素资源,如土地、厂房等,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政府规划偏重于商业服务业的开发,尤其是商业地产,这样很容易形成过剩局面,不利于后续的稳定经营。随着网购的兴起,商业地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百货、零售等传统商业购物中心业态发展乏力,教育培训机构逐渐取而代之,目前的购物中心,尤其是社区商业项目,教育培训业态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原因无非是国人重视教育,投入不惜成本。然而,教育在国内仍是一个发展空间巨大的行业,有识人士都在高呼教育改革,利国利民。培训教育更加如此,目前发展蓬勃无序的培训产业,更需要进行有效引导,规范经营。本文构建一个教育产业园的商业模式,既能符合政府产业导向,提升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能为教育培训整合出一个高效运营的平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水平。

关键词 综合素质 教育产业园 商业模式 框架构建

一、园区名称定位

名称:××·综合素质教育产业园

定位:一站式优秀教育培训资源集聚中心,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展示平台,点单式教学模式探索基地。

(一)价值

1.学生主动性。在产业园里,学生可以选择园区里自己想要的课程和老师,中途如果不满意,可以更换课程及老师,不用顾忌费用能不能退的问题(费用统一由园区运营商收取)。

2.优秀师资利用最大化。园区实行的是以学生为主导制订课程和学习计划,师资力量是按照需求和能力优胜劣汰,越优秀的老师,学生就会越多,越平庸的老师,学生就不愿去听课,教学相辅相成,师资不断优化更新。

3.一站式的便利性。园区有种类齐全的培训机构,学生在这里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教育,这避免了现在赶趟儿似的送孩子去培训的窘境,同时园区提供充足的停车位以及其他配套服务,如陪同人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购物、休闲、用餐以及健身等活动,便利的价值处处体现。

4.家长参与或加入学习活动。传统的培训方式是家长送孩子培训后,家长就离开或者外面等,园区有設置很多针对家长的培训学习,包括专业知识、亲子教育、学历晋升、技能培训、心里辅道等等,使得家长能够利用空余时间充电学习。家长自身得到提升,也可以感染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5.学以致用,发现自己潜能,提升信心和学习动力。传统的培训教育经常是学过就忘,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园区配备大量展示平台,比如音乐剧话剧舞台、运动场、演讲或辩论会场等等,结合与其他学校的比赛或交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综合学分制的运用,结合社会及公益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意识。这块内容是园区的重要价值诉求,目前的培训教育甚至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严重,园区参照了国外的一些成熟经验,推行综合学分制,也就是园区学生不但学习成绩有学分,可以参加园区内外的社会及公益活动争取学分,学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有各种奖励,如奖学金、现金等价券(可以在园区的商业配套中当现金使用或者抵学费等等)等,提供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动力。

7.线上线下的同步结合,名师名人资源的共享运用。名师是重要的教育稀缺资源,园区通过兼职授课或者外部交流等形式,邀请名师或者名人到园区授课或讲座,同时线上同步开展(线上通过扫描APP软件二维码,交费即可进入视频授课,也可以互动交流,费用按照总价和人数确定,如一小时课费为1000元,如线上有1000人点击进入,则费用为1元1人),教育资源共享。

二、园区选址规划

教育是一个社区结合相对紧密的区域,因此园区选址有一定要求:

第一,不能太偏,交通相对便捷,车程5分钟左右,停车必须方便。

第二,不能接近中心区,园区无法承担高额的土地成本,停车极其不便,市中心区域不适合做该项目,尤其适合正在进行城市化的发达开发区。

第三,周边小区较多,年轻人群比例较大,城市化过程中的开发区的人口结构中年轻人群较多,外来工作人员比例较大。

三、园区的建筑规划参数

占地面积:约40亩

容积率:2.0

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教育培训用房:37500平方米(含教师公寓12500平方米),主要用于项目教学及教学配套内容,如培训教室、操场、舞台剧院、多媒体训练场、教室公寓等。

配套用房:12500平方米,主要为服务于项目的配套服务,如食堂、餐厅、休闲咖啡、健身娱乐、便利超市等等

产业园需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立项,经规划、国土等多部门确认,即使是闲置土地或者厂房进行使用性质变更,也需要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审立项,报各关联部门批准更改使用性质,才能进行规划建设。

四、项目的商业运营模式

(一)园区统一经营管理体系

园区设立运营团队,统一运作产业园,包括招商、策划、客服、物业等等。在完成项目定位后,引入符合园区定位及周边需求的优质培训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主要内容:

第一,费用由园区统一收银,园区与教育培训机构按照40%∶60%的比例分成(分成比例可以视项目地段或者招商情况而定),每隔一定时间进行结算(如以月结算或者以季度结算)。

第二,项目里的基础装修投入,包括培训教室,都由园区负责实施(培训机构个性化的装修由其自行实施),但教育培训机构需缴纳一定的装修保证金。

第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整学习内容,更换培训机构和课程,园区按照实际学生学习课时与培训机构进行结算;如果培训机构及其师资力量一直不被学生认可,园区可以要求培训机构优化课程、调整师资,甚至有权与其单方面解除协议。

第四,园区对培训机构实行考核制,以结果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为辅,一般以年为单位,按照培训机构的实际入学课时和人数,以及学生家长的满意度两个基本维度进行考核,实行优胜劣汰,鼓励创新,保持竞争力。

第五,园区鼓励学生的独立自理以及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实行综合学分制。学生除了学习优异可以获得学分外,参加园区的劳动(如食堂洗碗、扫地),对外获得比赛荣誉、做社区义工、好人好事等,有相关依据均可获得学分,这些学分既可以有精神鼓励,也可以化为物质内容,如充抵学费,用作园区商业配套的实际现金等价物。

总之,园区统一经营管理,费用统一收取,可以优化培训师资资源,非租赁式并且提供基础装修,可以大大减轻培训机构的资金压力,对于其专心教育、致力业务很有作用。对于园区管理方来说,这种商业运营模式,可以更好地引进和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颠覆了以往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二)设置特教机构,提升社会责任感

目前,特殊教育,尤其是针对智力障碍、行动障碍的群体来说,是一个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园区将设立超过1000平方米的特教培训机构,并且配置适合特教的各种教学资源,凸显园区的社会责任感,也可以获得政府的资金补贴以及税收优惠政策。

(三)配套用房的統一规划和招商运营

配套用房以来作为产业园的补充服务内容,单独设置于教学楼之外的建筑,主要以商业配套为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项目的收入。整体上,项目的配套用房由园区统一规划、定位、招商及后续运营,引进与产业园定位及人群结构相符合的配套商业,如便利超市、休闲咖啡、健身中心、餐饮购物、儿童游乐等等,主要是为园区家长、学生及工作人员提供便利商业服务。

(四)教师公寓的设立及统一经营管理

教师公寓是针对园区工作的教师而转向设立的,作为项目的配套服务,为在职教师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教师公寓,这样可以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留住优质师资资源。教师公寓除了服务于园区的教职工人员之外,如有多余,可以对外租赁,补贴园区收益。

五、项目的基本收支测算

总体上,项目的收入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教育培训机构分成收入(按照40%:60%与教育培训机构分成);二是配套用房租金收入。

成本:一是建设成本:总投资1.2亿元,财务成本按照7%计算,一年840元,折旧按照40年分摊,每年300万元,合计1140万元。二是管理成本(按照7个人项目团队,保洁保安外包,物业费能耗费的收益假定正好平衡保安保洁费用)150万元,推广费50万元,维修改造费30万元,合计年成本230万元。成本总计:1370万元。

按照静态测算法,投资回报率为9.5%,投资回收期为10.5年(项目未计算土地成本,也未计算可能的政府补贴等收益)。

综上所述,综合素质教育产业园商业模式的构建是基于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互联网+时代与教育改革诉求相结合的产物,尤其是针对开发区城市化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的问题。同时,综合素质教育产业园整合了作为产业园配套的商业服务,使之能够达到既能兼顾社会效益,又能平衡经济收支,符合政府产业导向,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作者单位为杭州和达商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综合素质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提升办公室秘书综合素质,助力企业发展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商业模式那些“坑”!
商业模式考验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