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加强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关键与路径选择

2017-05-19王文平

关键词:四个自信教育

摘 要:高校“四个自信”教育教学关乎学生成长成才,也关系社会稳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发展。加强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关键在于深解“四个自信”的传统文化渊源,明晰“四个自信”的历史基础和现实依据,直面影响学生“四个自信”的现实社会问题,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教育教学主阵地,不断拓展教育载体与平台,丰富创新教学方法与教育形式,推进“四个自信”真正入脑入心。

关键词:“四个自信”;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139-0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下简称‘四个自信)”。{1}“四个自信”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全体党员的新的政治要求,也是对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提出的新希望。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对于推进社会稳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四个自信”教育教学的重点与关键

(一)深解“四个自信”的文化渊源与精神根基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经过5000年的传承与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构成了中国人最根本的精神基因。{2}这一基因植根在人们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渗透于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无声无息地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动方向,中国人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理论思想、制度模式,必然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首先要深入了解、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采众长的精神特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在长期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通过程中,不断汲取精华,求同存异,并立足本土批判创新、借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结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德载物、善学善思、善省善悟的内在特质,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碰撞交融的崭新成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海纳百川、自信包容的中国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同博爱的价值理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创新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未来理想社会进行过许多描述和表达。儒家经典名篇《礼记·礼运》中“大同世,小康世”的社会状态描绘,康有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3}的未来家国构想,以及《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人间乐土”的鲜活描述,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和谐、富裕、平等的理想社会的美好向往与追求。这些设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共产主义社会的未来构思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和相似之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与创造,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善仁义、大同博爱的价值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完善指明了方向。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本”、“和合”思想最富生命力和影响力。“民惟邦本”、“民贵君轻”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仁政爱民”的治国理念和价值追求,“政通人和”、“协和万邦”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理想政治境界。{4}这些思想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体系架构。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设、合作议事协商民主平台的构建、民族自治与基层自治制度的推进……无不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重民本、尚和合、{5}上谦下的独特气质,彰显出中华文化饱含的人文情怀和中国政治制度“以人为本”、“和谐共赢”的气质内核。

(二)明晰“四个自信”的历史基础和现实依据

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绝不是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想,也不是盲目吹嘘、谋求自我认可,而是建立在百年来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坚韧求索、不断收获精彩的实践成果基础上,建立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各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扎实根基之上的。首先,自信是在追求与探索中夯实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尊、自立、自强的民族,一个不畏强敌、为梦想不懈奋斗的民族。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广大志士仁人为谋求国家出路提出并践行各种不同的救国方案,社会各阶级群体奋起抗争,不断探寻,力求找到改变国土沦丧、受人欺凌、民生凋敝的良方,却屡经失败打击,未能换来独立自由、发展富强。当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当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最终,经过28年英勇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新中国,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立足我国实际,开拓、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将中国从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提升为GDP排名世界第二的强大经济体。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凝聚着几代中国人心血和牺牲,是当代中国前进的根本方向,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希望和依托。{6}其次,自信是在实力基础上建立并延展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举世瞩目。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万亿美元。仅仅14年后,我国GDP便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7}而早在1970年就实现GDP 1万亿美元的美国,到2001年才冲破10万亿关口,用时31年。应该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成績震惊世界、令人叹服。在此基础上,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国防实力显著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现实基础。

(三)直面影响学生“四个自信”的现实社会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各个领域取得跨越性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例如,经济发展不均衡,资源环境破坏严重,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还比较突出,人际间信任依赖关系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侈腐败现象仍比较严重,等等。大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比较关注和敏感,特别是在当下网络信息时代,这些问题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快速传播和放大,容易引起学生的消极不满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对国家发展和未来前途产生疑惑和担忧,对“四个自信”缺乏高度认同和深度接纳。

那么,在这些现实问题客观存在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该如何开展?面对学生的质疑,高校教师该如何应对?答案就是直面困难,不回避,不隐瞒。现在的大学生爱思考,敢评论,思想活跃,不再是老师灌输什么,他们就信什么的一代了。如果只讲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这30多年来的诸多成功经验,回避之前的迂回与曲折;只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精彩与辉煌,漠视如今存在于身边的各种问题和缺失;只热衷于宣传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忽略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的人均差距和生活质量差别,即使用多少事例,摆多少道理,列多少数字,也无法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还有可能让学生产生“假、大、空”、“形式主义”之嫌。这样的“四个自信”教育只能是花架子,无法打动学生。让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要有理有据,要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现实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具体案例,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科学论证,让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前进征途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脚踏实地、明确目标、坚定信心,不张扬、不退缩、不放松,敢创新、肯担当,顽强奋进,砥砺拼搏,就一定能成功实现“两个百年”奮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高校加强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四个自信”教育主阵地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渠道。在高校五门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时代特色全面系统地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学生明确“四个自信”的丰富内涵、坚定“四个自信”思想认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素材。《中国近代史纲要》通过大量史料向学生们提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与逐步完善的历史源流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石,教育学生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看待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理性认识当代世界发展趋势,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与自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于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将自身价值实现与民族、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认同、价值认同、国家认同,进而达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有很大意义。“形势与政策”立足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热点,通过对国内外焦点事件介绍和东西方政治经济的对比解析,揭示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竞争与对抗中,中国如何做到“风景这边独好”。高校加强学生“四个自信”教育,必须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充分发掘思政课的特点和优势,系统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与发展进程,推动“四个自信”人脑、入心。

(二)把握形势,拓展“四个自信”教育载体与平台

高校培养人才从来不是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四个自信”教育更是如此。现实中,人无法离开社会单独存在和发展,人的活动影响周围环境,也受周围环境影响。高校学生虽然尚未完全走入社会,但其所处的校园就是一个小型社会系统,学校中的制度、规范、人物、景观、活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高校加强“四个自信”教育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关教育内容同校园精神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在接受熏陶与感染的同时,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不断加深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将“四个自信”浸润到学生头脑中,从而对大学生群体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知识、信息实现自由多向传递互动,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网络媒体具有匿名性、传播快、多元化的特点,往往一条微博、一个微信所传达的信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比教师课堂一节课的说教还要大还要持久。因此,高校必须准确把握形势,创新教育模式,利用互联网打造新的教学平台和载体,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四个自信”教育还必须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实践中感受发展,在实践中辨明是非。只埋头学习书本知识而不参加社会实践,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不能体会到理论的科学性,也无法了解社会的变迁和时事的变换,体会不到现实的灵活与多面性,不可能真正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真谛。

(三)突破教育固化思维,创新“四个自信”教育方法与形式

1.从被动“学”到主动“悟”,兴趣激发是核心。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卢梭也认为,教育的问题不在于教授学生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学生做学问的兴趣。“四个自信”教育重在理念、思维、意识的培养,并不在于知识信息的简单传授。高校教师进行“四个自信”教育时,在遵循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加工、提炼,脚踏实地从现实和学生生活中提取素材,课程设计要做到科学、合理、全面、生动,以生活世界作为教学的深厚根基和肥沃土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兴趣引领学习、在学习中领悟”。

2.从“理论传导”到“思想共鸣”,内心认同是根本。“四个自信”教育既是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也是信仰教育、理念教育,教育的关键要落实在“自信”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其实就是对国家、民族、政府、未来发展的自信,更是对自身的自信。思政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有知识的专业人才,更主要的是培养积极、理性、向上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四个自信”教育不应是简单的说教、罗列、灌输,那样只会导致学生的腻烦与抵触,容易起到反作用,而应该尊重学生主体性,通过历史解析,现实对比,旁敲侧击地引导学生达到内心的认同和接纳,情感上的共鸣与互通。

3.从“结论式”到“探究式”,讲深讲透是关键。在我国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对中国理论与制度命题的讲解往往是“结论式”的,例如先摆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绝不能实行西方的‘三权分立”,之后再进行讲解说明。在当前思想文化多元、各种思潮激荡泛滥的时代,学生接纳信息来源广泛,思维活跃散,这样的“结论式”教学往往给学生一種自圆其说、自我论断、自我标榜的印象,不易被接纳。如果在课堂讲解概念、理论之前,先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提出疑问,相互表明和交流意见与观点,教师再针对学生疑问创设情境或援引案例比较说明,进而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将理论提出的背景、道路探索的过程、制度模式的优缺讲深讲透,通过教育内容的理性化、客观化,教育方式的双向互动性,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才是有效的教育模式。只有让学生们从内心深处了解中国国情之特殊、道路之特色、制度之特点、文化之特长,才能接纳、认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注 释: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7-2(02).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0.

{3}康有为.大同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1-72.

{4}王文平,房广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价值取向与制度选择[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8.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1.

{6}张荣臣,谢英芬.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学习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24-31.

{7}人民网.2014年中国跻身“十万亿美元俱乐部”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5/0121/c1004 -26425594.html.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玛雅.道路自信 中国为什么能[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3〕齐卫平.基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反省[J].思想理论教育,2012,(01).

〔4〕李君如.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的社会理想[J].中国国家蹲物馆馆刊,2015.(12).

〔5〕邢东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理想社会[J].中国人民大学学,2011,(04).

〔6〕王文平,房广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价值取向与制度选择[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7〕查少刚,李忠伟.关于“四个自信”的理论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9).

〔8〕李彦军,白丽英,郭雅青.高校“四个自信”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3).

〔9〕刘永亮.“概论”课教学中加强“四个自信”教育的几点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03).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