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采访类节目中受访者语用原则的使用

2017-05-19赵洪宝

赵洪宝

摘 要:在电视采访类节目中,受访者在访谈过程中使用语用原则中的会话准则,通过间接表达的方式,传递深层的会话含义。在对话中,受访者一般选择违反合作原则,或者遵循礼貌原则和采用间接礼貌策略,委婉地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想法。交际过程中采用间接表达方式可以避免直接冲突、尴尬情况的发生。文章运用语用原则的相关准则对中国电视采访类节目中的对话素材进行了深入详实地分析。

关键词:语用原则;会话含义;访谈类节目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091-03

电视传媒是观众追踪时事、获取知识、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电视谈话类节目是由在真实环境中所产生的会话语料组成,因其较为真实及贴近观众的风格而受到喜爱。访谈类节目中,受访者是观众的关注所在。《面对面》、《实话实说》、《鲁豫有约》等访谈类节目因其邀请的嘉宾知名度较高而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在节目中,采访者和受访者为了给观众呈现出有深度、广度、符合观众口味的节目,双方如何配合和交际、受访者如何应对问题以及以何种方式回应采访者而达到会话目的都是值得分析和讨论的。

一、语用原则

本文欲从语用原则的相关准则分析电视采访类节目丰富的会话含义。Grice的合作原则,Leech的礼貌原则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间接礼貌策略,这三个理论为分析会话含义和间接表达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工具。

(一)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在哈佛大学讲座中提出的了“合作原则”的概念。Grice认为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都有某个特定的目的,过程中总有意或无意地遵守着一些基本的准则,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即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1)数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所说的话应包括当前交际目的所需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或少于需要的信息。(2)质量准则(Maxim of Quality):尽可能确保自己所说的话是真实的;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系准则(Maxim of Relation):确保说话要有关联;不要说与谈话内容无关的话。(4)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避免晦涩;避免歧义;条理清晰。{1}

(二)礼貌原则

礼貌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必不可少的条件。不论日常交往还是在电视采访类节目中,遵循礼貌原则有利于实现说话者目的的双赢。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包括六大准则:(1)得体准则: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最大限度的使别人受益。(2)慷慨准则: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受益,最大限度的使自己受损。(3)赞誉准则: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最大限度的赞誉别人。(4)谦虚准则:最小限度地赞誉自己,最大程度地贬低自己。(5)一致原则:使对话双方的分歧减至最小,使对话双方的一致增至最大。(6)同情准则:使对话双方的反感减至最小,使对话双方的同情增至最大。{2}

(三)间接礼貌策略

Brown和Levinson(1978)提出的礼貌策略中的面子理论,其主要内容是交际双方的面子要靠对方给予或保留,在面子受威胁时人们会设法保住自己的面子,但在保留自己面子的同时有可能威胁到别人的面子。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使用礼貌语言可以有效地保留自己和对方的面子。间接语言是日常交际中常用的一种语言,使用间接语言可以委婉、含蓄而有礼貌地表达自己,为交际双方广泛采用。

二、访谈类节目的特点

电视采访类节目因自由、随性的节目风格而受到观众的喜爱。受访者作为主要信息和语料的提供者,在交流过程中会选择迂回的而非直接地回答问题的方式;适时选择对某些信息内容忽略或者省略。

(一)公众性

根据受访者类型划分,采访类节目可分为名流人物访谈、权威人士访谈和新闻人物访谈。受访者一般为政界首脑、文化名人、娱乐界明星等。其共同特点是公众性。在访谈类节目的交际语境中,他们的观点、态度、表达方式、措辞会因其公众人物的形象而受到观众关注、放大甚至误解。受访者考虑其公众形象、良好的社会影响力、避免误解等,在交流过程中选择使用语用原则中的准则,间接、委婉地表达其深层的会话含义。

(二)敏感性

电视采访类节目中,采访者通常会就受访者身上最引人注目的或最具探讨性的话题进行深入挖掘,而这些方面往往涉及到受访者敏感的“神经”。如个人隐私、对敏感事件的态度、无法公开的内容等。在此情景下,受访者会选择遵循语用原则的相关准则,如双方的面子问题以及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巧妙地适度地回应所提及的内容。

(三)和谐的氛围

电视采访类节目中交际双方均希望为观众呈现一个和谐、愉悦的电视节目。双方顾及对方的面子问题以及观众的心里期待将自己的心境调整到与对方合作交谈的状态,以求达到一种默契。在交流过程中,受访者为了以上目的会选择使用语用原则中的相关准则,采用间接、委婉的方式回应尖锐、敏感的问题,即保持节目和谐氛围,同时也传递了自己的会话含义。作为公众人物,在一段时期会频频参加各类访谈类节目,在此期间,被问及的问题多为类似或者相同的问题,因此有时候会表现出不配合的态度。而采访者总希望能够从其口中获得之前并未提及或者涉及的问题来取得更高的收视率,这也就是所謂的独家新闻。而采访者所提及的问题有可能涉及到受访者的隐私或者其他不便分享的内容,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又顾及到采访者的面子,受访者一般不会直接拒绝或者表现出厌烦的情绪,而会采取迂回或者转移话题的方式来拒绝回答相关问题。有些受访者会利用自己多年的受访经验采取幽默的方式来回应此类问题,这样既保护了采访者的面子,又没有正面回答敏感问题。这就是使用语用原则的准则传递深层会话含义的案例。

三、受访者使用语用原则所产生的会话含义

(一)反语、反讽

反语是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的意思。比如韩寒:“这两位专家说的。毕竟是专家,太好了!我到现在还没有琢磨过来。”韩寒在对话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赞扬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损,尽量扩大对别人的赞扬)。但通过对上下文的语境分析,他实际想表明他不想与“专家”交流。在沟通过程中,他选择采取反语的方式保护对方的面子也间接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他也违背合作原则的质量原则(尽可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是真实的;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二)象征、隐喻、暗喻

暗喻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物化。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借助人或物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主持人:“你觉得韩寒是毛毛虫还是蝴蝶?”

观众:“我觉得韩寒现在是这样的,他可能是土鸡变凤凰。”

主持人:“下面那么多的观众关注你,是不是感觉到自己是个名人。”

韩寒:“没,我土鸡。”

采访者邀请一位观众选择两种动物中的一个形容韩寒,但观众却选择了非选项的“土鸡”形容韩寒。对话中“蝴蝶”意味着韩寒已经取得成功,“毛毛虫”意味着韩寒有成功的潜质。观众因不认同韩寒的成功或潜在成功的特质,但又顾及到其面子,而选择用事实上无法变成“凤凰”的“土鸡”来形容韩寒,实则要表达其认为韩寒无法成功的潜在含义。在对话中,观众选择遵循礼貌原则,将对于对方面子的损害降到最小。但通过象征的使用,表达了自己深层的会话含义。

(三)反問

交谈者采用反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不想回答对方的问题,间接表达自己的愤怒、批评、惊讶、讽刺等情绪。

王志:“他们(百家讲坛)为什么选择你?你觉得?”

易中天:“我可以不觉得吗?”

王志:(笑)

易中天:“(笑)我干嘛要觉得呢?我非常简单,其实我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没有你们那么多的弯弯绕。”

在采访中,采访者提及了一些尖酸的问题,使得易中天教授无法回答,甚至尴尬。因此易中天采用反问句问“我可以不觉得吗?”来表达自己对采访者问题的不满。但其并未采用直接表达的方式表示不满,遵循了礼貌原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对方面子的损害。

朱军:“给我们透露一下(感情生活)。”

徐静蕾:“反正没有戏里面那么丰富多彩,很普通。”

朱军:“这是第几个朋友?”

徐静蕾:“我能不回答吗?”(停顿许久)第二次(害羞的笑)

徐静蕾作为演艺圈的公众人物,其感情生活也受到一定的关注。在这段采访中,采访者想问问其私人生活。但感情生活是公众人物在公众场合不愿提及的。采访者在对话中选择了违反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使他人受损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对于她的感情问题,徐使用反问句“我可以不回答吗?”来表达自己不愿意回答此问题的态度。但采访者却选择沉默来坚持要求徐回答此问题。受访者最后选择遵循礼貌原则,减少对采访者面子的受损,而选择回答此问题。

(四)提供信息过多或者过少

人们在互相交流时会努力提供适当数量的信息以便让对方更清楚自己要表达的观点。然而在谈话类节目中,谈话双方因一些特殊的话语目的而无法满足这个标准。当双方违反这一原则时,方式一般是提供信息的数量可能会过多或不足。提供过多或过少信息是信息传递者违反合作原则传递更深层次的会话含义的方式之一。

王志:“但是我们最近很少看见你过多地唱军旅歌曲。”

宋祖英:“你说的这个问题是个问题也是我要考虑的问题,早些年唱过不少的军旅歌:像《兵哥哥》这些都非常熟悉,还有《东西南北兵》,部队的作品唱了不少。”

受访者宋祖英是著名的民歌演唱家。在对话中,王志提出作为军旅歌手为什么这些年并没有演唱很多军旅歌曲。根据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或少于需要的信息;根据关系准则,说话要有关联,不要说与谈话内容无关的话。受访者应正面回答为什么没有再演唱更多军旅歌曲。但为了使自己面子不受到损害,宋选择违反合作原则的准则,给出了与问题不相关且内容较多的信息。此对话体现了违反合作原则和遵循礼貌原则在谈话类节目中的重要性。

电视访谈类节目不同于日常对话,交际双方要努力使节目在和谐的气氛下顺利流畅地进行。在涉及到一些敏感、不方便公开话题时,受访者通常会选择使用语用原则以达到一定的会话目的。在对话案例中,受访者通过使用语用原则中的准则回应了采访者的问题,适度表达深层的会话含义。

注 释:

{1}Grace, 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and Morgan,J.(eds.)Syntax and Semantics3: Speech Acts. 1975.

{2}Leech, Geoffrey.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3.

参考文献:

〔1〕Grace, 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and Morgan,J.(eds.)Syntax and Semantics3: Speech Acts. 1975.

〔2〕Leech, Geoffrey.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3.

〔3〕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