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人·城市

2017-05-19于鹏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艺术

摘 要:公共艺术布局在城市之中,表达着该城市的独特品性,与城市融为一体;在观赏之余兼具实用功能,精致独到的设计保证了其艺术品质;当大众热情地享用其服务型性能时必定会为其艺术美感所折服,从而接受艺术的洗礼与熏陶;美好的精神体验将人与城市紧紧地连在一起。公共艺术使得艺术、人与城市三者之间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良性互动,这就是其作为当代艺术的时代特性。

关键词:公共艺术;艺术;人;城市;时代特性

艺术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其每一阶段呈现的内容与形式都是当时社会状态与时代特征的反映,服务或引领该历史阶段的精神需要。公共艺术的出现再一次体现了艺术的这一社会学特征,正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翁剑青教授所言:“只有当我们的社会开始自觉地迈向不可逆转的现代化、城市化及民主化进程时,我们才有可能谈论公共艺术及其实践这个当代问题。”

公共艺术(Public Art)大约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美国,60年代兴盛于欧美各国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是现代人类生活与观念的产物。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始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二战以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普遍得到恢复和发展,城市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从而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阶段。城市迅速膨胀,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加上工业化的影响,出现了人口过密、工业污染、环境恶劣等问题,过度城市化社会对居住环境的诸多负面影响迫使人们开始反思,公共艺术的发生即为改变人居环境、创造视觉美感与文化内涵并存的公共空间。它是由艺术家为某个既定的特殊公共空间所创作的作品或者设计,是一个市民城市成熟发展的标志。它表达城市的思想,增加城市的精神财富,是一种当代文化的形态。

在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推进、政治民主逐渐深入、市民参与公共事务意识不断增强的重要时期,探讨公共艺术的时代性特征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公共艺术,鼓励艺术家、政府、企业以及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其中,建设美好的城市空间。

一、公共艺术消解艺术与人的距离

艺术与人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欧洲形式美学强调审美和艺术的自律,审美是对意象或形式的无利害的静观,无关欣赏者的实际欲求;艺术的目的就是艺术,无关人们的实际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端于美国的实用主义美学则强调艺术的工具价值,强调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的连续性,取消高级艺术与低级艺术之间的区别。其重要代表人物理查德·舒斯特曼说:“我的实用主义哲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通过更加认可超出美的艺术范围之外的审美经验的普遍重要性而将艺术与生活更紧密地整合起来。”事实上,在东西方文明的早期,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乐舞、古希腊悲剧,无不生发于民间、普及于大众。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统治阶层的发展需要,艺术逐渐远离大众。20世纪的实用主义哲学对公共艺术是否发挥了理论先导的作用,或者产生了某种影响,尚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的是,相对于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画廊而言,公共艺术是大众接近艺术最便捷、最易进入的直接途径。

自古以来,艺术高居庙堂、宫廷、雅室、沙龙,时刻保持着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虽然走下了神坛,却又落入文化工业的怪圈,不但学者群起攻之,大众面对一堆堆赝品也无所适从。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公众的教育层次不断提升,对艺术的追求与渴望也更加迫切。公共艺术从最初的城市雕塑、建筑壁画发展到直接参与到日常生活之中,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它们可以用来充当座椅、栅栏、桥梁、室外照明、钟表、指示牌——所有这些大街上可以想象得到的物件陈设,都可能以公共艺术的形式出现,甚至作品本身就构成一个完整的活动场所。无论仅供观赏还是兼具休闲实用功能,艺术从来没有如此与大众亲密接触,已然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公共艺术的重要人物克莱斯·奥登伯格创作了放置在户外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风靡了整个欧美。后来奥登伯格还做了一系列“反纪念碑”作品:为纽约时报广场做了一个庞大的剥了皮的香蕉,为中心公园做了一个庞大的泰迪熊等;还有放置在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的一辆巨大的自行车,一半埋在土中。类似这些作品消解了传统雕塑的神圣感,使雕塑与公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让普通民众觉得高不可攀的雕塑走下圣坛,降解为一种快乐的平民化的物品,给公众带来了快乐,也使艺术发生了变化。

1978年12月至1979年10月,在文化部、國家民航总局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组织策划下,首都国际机场候机楼壁画群创作完成。由40多位画家、工艺美术家以及壁画专业的部分学生创作绘制的壁画总面积将近500平方米,有《哪吒闹海》《森林之歌》《科学的春天》《巴山蜀水》《白蛇传》《屈子行吟》等,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十分多样。在改革开放初期,该壁画作品的意义非同寻常,其中之一便是艺术走近大众,进入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

纵观各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其突出趋向便是与大众的联系愈加紧密。当然,这也是其之所以成为公共艺术的特性之一。

二、公共艺术构建人与城市的公共空间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显示,自20世纪下半叶,北美和欧洲的城市化过程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从城市化到再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城市在经历了曲折发展后的理性回归。我国目前尚处于前两个阶段。从城市化到郊区化、逆城市化,其主要原因便是初期发展中的城市忽视了人在城市中的宜居性,而使得大家纷纷“逃”向郊区及中小城市。由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汇集了现代生活的众多功能,因此回归城市是人类的必然选择。打造宜居城市,建立人与城市和谐共处的公共空间,便成为公共艺术的又一时代使命。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在这里感受着现代生活的种种便利与先进。但城市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城市迅速膨胀,人类生命节奏随之加快,工业与高新科技污染生存环境,交通拥堵,人口密集,个体的空间似乎只剩下工作和生活的寸土之间,于是城市的公共空间意识开始得到大家更广泛地关注和重视,城市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领域体现了城市要以什么样的形态来适应未来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高柏伙伴规划园林和建筑事务所(Kuiper Compagnons Office for Urban Planning,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al Consultancy)是荷兰最大的从事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园林与建筑创作的事务所。当前的两位总设计师之一Ashok Bhalotra是印裔荷兰人,在印度学习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先后于科威特、法国巴黎等地工作,后定居荷兰。他主持设计的大量规划和建筑作品从人性的、诗意的角度创造出多样化的城市空间,并且善于根据地域与环境,将自己的设计哲学与其他文化以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予以融合。Ashok Bhalotra的设计理念是:塑造城市是一种文化行为,城市艺术会让人幸福。

坐落在北京市怀柔区交界河的“篱苑书屋”,外形由4万余根短木棍组成。该屋不仅成为当地村民休闲和学习的公共场所,而且被网友热情地评为“北京最美图书馆”。其设计师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李晓东,他和他的团队利用当地居民生活中最常用的枯树枝作为建筑外墙的装点,枯树枝既遮阳又透光,同时展现出强烈的地域特性,使该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即取名“篱苑”。篱苑书屋背山面水,景色清幽,李晓东的设计充分营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情境。

城市不仅要为居住者提供学习、工作的便利,更重要的是应该成为美好生活的归宿。西方发达国家在经过城市化发展的四个阶段后,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是高密度的、结构紧密的稠密型城市(compact city)。因為城市的发展必须是高密度的和受到限制的,以此有利于减少城市用地,缩短交通距离,并通过发展公共交通工具来有效控制私人汽车的增长,从而减少非再生资源的耗费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遏制环境污染和大气变暖。因此,城市地区的土地利用应当是综合的,即将居住、就业、购物、娱乐对土地的利用组合在一起,逐步消除城市功能分区。这就意味着人的个体空间将会变得更加有限,在学习、工作、生活之余,公众更需要休闲、娱乐、交往的公共空间。这一特定功能则是由公共艺术完成的。

三、公共艺术融合艺术、人与城市

当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进入到较高层次时,艺术、人与城市之间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互动,这便是公共艺术。应该说,它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艺术属精神领域,人是社会主体,城市则属地理空间概念。千百年来,艺术一直在寻求一种既能保持自身高贵血统、又能面向社会大众的妥帖方式;市民化大众,是城市的主体,与城市相互依存,但也会逃离;经过文明洗礼的现代人,居住在城市的促狭空间,更渴望在艺术世界得到精神的慰藉,从而展开与自然世界、心灵世界的对话;城市不能只是物质仓储,作为人类栖息的港湾,它应该承载更多诉求——公共艺术最大程度地融合了艺术、人与城市。

公共艺术布局在城市之中,表达着该城市的独特品性,与城市融为一体;在观赏之余兼具实用功能,精致独到的设计保证了其艺术品质;当大众热情地享用其服务型性能时必定会为其艺术美感所折服,从而接受艺术的洗礼与熏陶;美好的精神体验将人与城市紧紧地连在一起。公共艺术使得艺术、人与城市三者之间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良性互动,这就是其作为当代艺术的时代特性。“当代公共艺术是在当代社会物质基础和社会理性之上产生的一种公共文化实践和文化理想……公共艺术竖立在城市空间,代表着社会全体共同在创造着一件属于这座城市的艺术作品,它是向全世界标举它的城市精神的表征物,充当着这座城市的形象代言人,是这座城市的人们智慧的见证,是实现城市本质、创造美的生活的直接符号和文化价值的取向。”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M].彭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孙振华.什么是公共艺术[J].雕塑,2002,(04).

[3]王放.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对中国的启示[J].西北人口,2004,(03).

[4]中国·荷兰公共艺术交流论坛,2012年11月22日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5]刘克俊.当代公共艺术的核心观念[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0,(01).

作者简介:

于鹏,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现任职于武警警种学院基础部政治理论与政治工作教研室,讲师,中校警衔。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城市艺术
纸的艺术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