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探讨

2017-05-19王永丰刘宁宁周恩超

职业技术 2017年3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效果院校

王永丰,刘宁宁,周恩超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6)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探讨

王永丰,刘宁宁,周恩超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6)

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关乎着学生在校学习的效果以及走向社会就业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使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正式作为提高教学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就要求广大职教工作者,对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丰富其内容。

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

0 引言

教育部办公厅2015年6月23日印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文件(以下简称诊改通知),我国高职院校诊改工作正式开始,全国各地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下达了贯彻落实教育部通知精神的文件,提出了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引导和支持学校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切实发挥学校保障教育质量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进行课堂教学诊断,就是帮助教师发现他人或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理顺课堂教学及其各要素的关系,使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

1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问题的研究意义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下通过课程支撑、课程需要,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下由教师、学生共同完成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诊断是我国近几年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结合过去高职教学评估的经验,在分析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建立起来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检验教学效果的方法。这种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更加具有针对性、精确性。它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全过程,根据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采用现代的教育统计学原理,借鉴医生诊断病人病情,对疑难杂病进行会诊的方式,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使整个过程更加具有精准性、专业性和权威性。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研究形式是多样的,而课堂教学诊断却是最基本、最有效的形式之一。课堂教学是专业教学研究的基础,课堂教学诊断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研究的前提条件。因此,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诊断与专业教学研究三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课堂教学的问题研究中,还有一种价值取向,即把课堂教学诊断视为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重在教学效果的评价,而课堂教学诊断是教学效果具体实施的反馈,更加能够聚焦教学问题本身,采用系统的方法,提出改进意见。尽管课堂教学诊断本身带有“评价”的内容,但课堂教学诊断的目的不仅仅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要素、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帮助教师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协助教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在教学的实践中进行应用、检验和完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诊断比课堂教学评价更有精准性和现实的应用意义与价值。

课堂教学诊改是诊改工作中的一项,课堂教学如何自我查找不足,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最核心的环节是教学过程的保障,如何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支撑教学诊改工作的重心。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舞台,是实施人才培养的校内 “主战场”,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秩序、有效果的开展,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保障。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课堂教学不尽如人意,教学随意,教学事故频发。

调查发现,目前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从师源、生源结构上看,教学实施师、生知识传递存在障碍,生已变,师未动;从专业知识结构上看,知识传递以“材”为牢,教师拿着教材,本本主义的从头讲到尾,且教材内容缺乏更新性,知识结构缺乏严谨性;从教学方法上看,教学方法不够灵活,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知识结构特点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各高职院校总希望一种教学方法能解决所有专业教学方法的问题,往往忽略专业差异性;从教学过程上看,教学过程僵化,课堂教学气氛不够活跃,理工类专业总是将理论、实践分开教学,“教学做一体化”各环节相脱节,文史类专业缺乏有效的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驱动;从教学效果上看,教学应用性不强,学生很少能做到学以致用,在顶岗实习或就业之前,往往还要经过企业的阶段性再培训,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没有体现;从课堂教学自我诊断、自我改进上看,教师、学生、教学活动还缺少诊断与改进的参考标准,致使教学过程过度自由。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的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进而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分析

课堂教学研究是一种基于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研究,旨在诊断和解决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目前,针对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层面,研究者以 “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为关键词查询了中国知网关于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的论文、期刊,研究这方面的论著甚少,见图1。

2.1 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国际研究现状

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上世纪中叶,教育界掀起了借助医疗界的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的改革,主要针对的是教师的特征,关注的焦点也聚集在学生和教学环境上,把研究重点放在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逐渐尝试所谓的“科学量化分析”,对课堂教学行进行录影录像。首次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学生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系统的数理统计分析,把课堂教学过程和活动以数据形式进行量化,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研究变得更为精确化。

新世纪以来,英美等国的科研工作者开始关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根据教学活动中的关键因素,从学生的成长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物质条件、精神条件等等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影响,从由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变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通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把这些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多国通过对影响教学效果关键因素的研究,发现了课堂教学蕴含的规律,用以指导教师的日常教学。针对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关键因素的研究,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思路和目标变得越来越清晰化,课堂教学针对关键性因素的研究与改进已成为课堂教学效果研究的趋势。

图1 中国知网高职课堂教学诊断论著截图

2.2 国内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从文献资料统计看,我国对课堂教学诊断已经开始进行研究,只是没有就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这对主体参与教学过程进行单独有效的研究,关注的重点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上世纪90年代,我国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受到美国统计学的影响,教育统计学应运而生,教学效果的研究开始走上科学性、系统性的研究轨道,数理统计已成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进入新世纪以来,研究者开始积极关注课堂情境互动教学、案例教学、一体化教学,探究课堂教学的真实规律和影响因素等。课堂教学研究中,关注重点集中在对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在课堂评价体系中设置评价体系标准并做量化。而大多数评价体系把课堂教学分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课堂教学强调规范性和程序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课程特色教学,课堂教学缺乏引导、创新,致使课堂上“人性、灵性”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的多样性、有效性发展,课堂教学缺少生命的活力与成长的气息。

2.3 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诊改

课堂教学评价旨在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定性分析,给出结论,缺少系统的后续指导,同时课堂教学评价还存在片面性。为了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需要我们深入课堂发现问题,单纯的课堂教学观察本身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紧扣教学内容的完成与否进行观察,教学效果很难完整得到体现,强调精心的预设和预设目标的达成,对教学过程中预设偏离和情境生成的新知识缺乏关注;直接进入教学情景进行观察,缺少观察前对学生层次、培养方向、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了解;注重教师教的过程,淡化学生生源结构和个性化发展;注重教学环节和活动形式的本身多于对其质量和效果的审视;注重教学目标完成的结论,忽略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诊断与分析;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忽略教师对课程的再开发。

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升华,不仅仅要评价,更要体现在具体问题的诊断上,要针对诊断出的问题提出适宜的改进措施,课堂教学的改进离不开准确到位的诊断,课堂教学诊断需要专业的视角,能够针对课堂教学进行系统观察和问题产生原因的归属分析,这样才能保证课堂诊断与改进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课堂教学观察问题归因和教学诊断出发,构建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专业指导体系框架成为教学诊断与改进的需要。

3 结束语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正在为建设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进行不懈的努力,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各高职院校所处区域、管理模式、师资结构、生源结构等情况不同,研究探讨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问题的影响因素往往有所区别。目前,影响高职办学质量及学生发展能力的一系列问题也实实在在摆在了各高职院校眼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各高职院校需要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1]胡庆芳.课堂教学诊断系统的重建[J].思想理论教育,2009.04.

[2]代天真,李如密.课堂教学诊断:价值、内容及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10.04.

[3]尹达.课堂教学诊断研究总结与展望[J].教师教育学报,2014.12.

[4]尹达.国外课堂教学诊断研究评述.基础教育,2015.12.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文件.

(编辑 文新梅)

Discussion on the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Colleges

WANG Yongfeng,LIU Ningning, ZHOU Enchao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Tourism, Harbin 150086, China)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directly affects the level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and their abilities of adapting to the social employmen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colleges,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sued the Notice on Establishing a System for the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Work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and Vocation Office [2015] No. 2), which formally regards classroom teaching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a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work. This requires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make an in-dept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n it, as well as to enrich its content in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refor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2017-02-02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自我诊断与改进问题的研究(项目编号:16G476)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永丰(1982—)。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G712

A

1672-0601(2017)03-0020-04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教学效果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