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2017-05-19郑丽霞

职业技术 2017年3期
关键词:顶岗院校因素

郑丽霞,王 伟

(1.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州 510510;2.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州 510510)

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郑丽霞1,王 伟2

(1.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广州 510510;2.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州 510510)

校企合作之顶岗实习不仅可以使高职院校培养出实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需要,同时也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提炼出影响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因素,从而针对性提出推动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加强校企合作的相关建议。

顶岗实习;企业;高职院校;调研

0 引言

国家在2014 年 5 月 2 日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中指出了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提到要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决定》还强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由政策不难看出,职业院校的校企业合作、顶岗实习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而且特别强调到了企业的参与制度构建的迫切性。

在促进企业参与的层面上政府已经首次提到了企业参与的主体地位,也已经有了一些政策的支持,那么在学校层面而言,我们主动去做一些事情去推动企业参与就非常有必要而且是迫切的。而要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的话,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拟从企业角度出发,通过实际调研以了解企业在接纳学生到企业去顶岗实习所考虑的影响因素。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1.1 问卷内容

本调查以问卷星为调查平台,发放调查问卷,内容涉及20个题目,主要从企业角度、学校角度、学生角度等三大层面设计题目。其中企业角度分企业成本及运营管理情况等维度;学校角度分为办学条件、学校提供的服务等维度;学生角度指学生的能力素质等维度。

1.2 问卷发放方式及回收情况

本次网络调查我们主要发送的途径有三个:一是发送至与我院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的顶岗实习企业负责人和研究团队成员的企业家朋友填写,每一企业仅发送1人;二是微信和QQ发送到在各行业工作岗位工作的往届毕业生(特别是人力资源岗位的毕业生),全部匿名答题;三是通过网络互助填写。为保证调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为防止重复答题,对答题设置为同一设备(手机或电脑)只能答题一次。在30天里共收到有效答卷101份,来自独立IP地址有100份。根据地理位置分析,样本主要来自广东共66份,占65.35%,其他样本来自9个省市(上海、福建、贵州、江苏、辽宁、浙江、云南、安徽和北京)。问卷填写人员中有公司总经理、副经理、区域负责人等高层岗位,约占9%;人事经理、办公室主任、总裁助理兼财务部长、后勤部长、实习主管、业务经理、招商经理等中层岗位,约占59%;有人事行政助理、客服、业务员、财务专员、文员销售、会计等基层岗位,约占32%。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数据来源分析

本次分析,我们采集的数据主要来自民营企业及商业服务类行业。这对于我们后续对问题的分析和所提建议的针对性非常有帮助,体现在我们分析的对象是与高职院校有相关性的企业,而我们的数据来源的提供对象也主要是从高职毕业的学生以及接收高职学生实习的企业管理者。数据显示数据来源主要是民营企业和商业服务类,这也正印证了大部分高职毕业生所在的工作单位性质和行业,因此再一次印证数据真实有效。

2.2 对企业层面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

2.2.1 影响因素一:企业的相关成本。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接受学生到单位实习有以下考虑:(1)企业可以将实习生自己进行培养,作为后备人才,降低招聘成本,占70.3%;(2)可以临时补充企业缺少岗位,占60.4%;(3)可以给企业注入一些活力,占50.5%;(4)实习生工资低或者不需支付工资,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占45.54%;(5)加深校企合作,获得相关支持,占34.65%;96)可以为企业进行形象等的宣传,占23.76%;(7)可以享受国家政策优惠(国家已明确规定接受顶岗实习学生可以降低相关税费)占19.8%。

很明显, 企业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企业运作必须考虑的首先是成本问题,因此企业在考虑接受学生到岗位实习考虑更多的是企业自身成本问题,而对于加深院校的合作及得到宣传等问题的考虑更少,而对于是否可以享受国家的税收政策优惠等更是很少考虑,这点可能跟政策宣传不深入有关。企业运作包括各种成本,其中一部分是人力资源成本,如果企业能招收到合适的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工作,在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的同时将为企业的用工方面减少压力或者降低用工成本。

2.2.2 影响因素二: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和责任。企业还会担心接受学生到岗实习会有以下问题:(1)要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加大管理人员的负担,占55.45%;(2) 企业存在学生事故风险承担责任,占54.46%;(3) 学生可能会泄露企业商业机密,占42.57%;(4) 学生实习给单位造成运营成本,占34.65% ;(5) 学生可能破坏办公设备或生产设备,占24.75%。

学生到企业去实习了,企业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需要安排相应的人员进行管理,这会在某种层度上直接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及其负担;其次,学生一旦来到企业岗位工作,就有可能会有各种风险或事故的存在,这将也是企业担心的一个问题,因为毕竟学生在其单位中实习,事故一旦发生,企业责任怎么办?再者,基于在实习中学生和企业的关系不好界定,不属于劳动合同关系,学生可能不受约束,可能会泄露商业秘密、破坏设备等等,这都很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和带来成本。

2.2.3 影响因素三: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长短问题。据我们的调查,71.29%的受访者认为:时间长短问题会是企业考虑接受学生实习的另一因素。而时间长短到底怎样才合适且企业哪些时间会影响企业考虑接受毕业生呢?具体数据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合适时长

企业所最希望的是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时长至少1-2个月,且具体的时间段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来定,一般而言,企业会在企业的成长阶段最适合或最需要学生来企业顶岗实习。

企业希望的是在其有需求时学生能立即到岗提供帮助,而且在某种岗位上的实习时间不宜太短,否则会因为学生工作刚刚才上手,实习时间马上结束就会要离开岗位,这对企业并没有太大帮助,因此根据企业的需求同时时间相对较长的顶岗实习安排会比较能得到企业的欢迎和青睐。

2.2.4 影响因素四:企业的可顶岗位。企业一般会多将学生安排到助理、资料文字处理类、目标客户搜索类、内勤人员等基层岗位,而少安排到采购岗、财务岗等涉及机密或技术的岗位,这与前文提到的企业担心学生到岗可能涉及泄露企业秘密的顾虑也是一致的。

一般而言,在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学生相对于正式员工而言是有比较大的差距,企业不可能或难以直接将学生安排到技术含量高或者企业的核心岗位,因此一些基层或者技术含量低的岗位比较适合安排学生顶岗。因此这需要当企业在特定的时间里有需求或者需要特定安排才能实现学生有岗可顶。

2.3 对学生层面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

2.3.1 影响因素一:学生的素质、能力。图2所示:企业接收实习生所考虑其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排列前三位的是:吃苦精神、职业道德、职业基本技巧。专业知识则并没有被列入前三。

图2 企业接收实习生所考虑其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排序情况

图3所示的是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对学生能力方面的期待的重要程度排序情况,企业看中和期待的学生能力主要是沟通(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业能力则并没有被列入前三。

以上结果显示,企业看重的更多是学生的吃苦精神和职业道德,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强,更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个体在工作中会更受企业欢迎。

2.3.2 影响因素二:学生的工作经验。数据表明,在“学历、专业是否对口、工作经验与能力、心态”四个选项中,企业最看重的是实习生的工作经验与能力,这与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期待的是学生“有本行业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的结果是一致的。

图3 企业对实习生能力期待排序情况

数据表明,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因为在一定的工作中,有经验者会更容易上手且工作相对做得更好,这当然会更受企业欢迎。

2.3.3 影响因素三:学生的性格。调查数据显示,性格特点为“ 情绪稳定、外向、活泼开朗、善交际,与人关系较好,有组织领导能力”的学生比较受企业的欢迎。

心理学家认为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善于处理情绪和人际关系的学生将更容易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并和他人合作,这与企业所要求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等能力则是一致的。

“如果贵单位没有接收在校大学生来实习的意向,其原因是什么?”一题的调查结果验证了前文分析的学生层面的三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在校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与影响因素二相关;在校学生自我意识太强,难以同他人合作、在校学生缺乏敬业精神与影响因素一素质、能力相关;在校学生自我意识太强,难以同他人合作、在校学生往往眼高手低与影响因素三性格相关)。结果显示学生层面的三个影响因素对于企业而言都是考虑的重要因素,且从各要素所占比例比较接近(在校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占50.5%,在校学生自我意识太强,难以同他人合作占40.59%,在校学生缺乏敬业精神占49.5%,在校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占49.5%)来看,证明这些因素基本上是企业同时考虑的。

2.4 对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数据分析

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树立相应的市场经济观念,将高校国有资产视为一种资源,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从学校的长远规划出发,合理使用相关资产,在确保国有资产完整、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改变以往“重钱不重物”的管理思想,要求“钱物并重”。同时,增强动态管理意识,根据条件变化,适时完备管理机制[1]。

2.4.1 影响因素一:院校的条件。数据显示:企业考虑接受某院校的学生来顶岗实习,对院校的条件要求的重要性程度排列顺序是:(1)学校学生的能力,平均综合得分5.65,;(2)学校的声誉、口碑,平均综合得分4.95;(3)学校所在的教育层次,平均综合得分4.94;(4)学校的专业,平均综合得分4.7;(5)学校的培养方式和目标,平均综合得分4.14;(6)学校的教学条件,平均综合得分3.43;(7)学校的地理位置,平均综合得分2.41。

以上数据反映,对于企业考虑与院校合作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毋庸置疑,顶岗是学生来完成的,学生能力如何,当然也是企业选择学校合作的首要考虑因素。而具有怎样能力的学生更受企业的欢迎在前文我们也已经得出了一定结论。图5显示的是“企业认为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重点培养学生什么?”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实操能力”是第一位。

数据显示,受访者认为本科和大专层次是受欢迎程度较高的。但同时这个体现在不同性质的企业和不同行业的企业对于学历的层次要求又不同。

笔者将“学历”和”企业所在行业”进行交叉分析得出数据结果,结果显示:大专学历层次的学生在商业企业类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将“学历”和”企业性质”进行交叉分析得出数据结果。结果显示:大专学历的学生在民营企业中占的比例最大。

图4 企业看重的院校条件重要性排序情况

图5 企业认为学校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排序情况

从交叉分析得出的数据反映:在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在民营企业和商业企业类中可能更容易找到实习的机会。

图6 企业希望学校能为其提供的服务或支持的内容排序情况

因此,笔者认为在企业而言,以上服务和支持都将是学校可以为其提供的,但提供的方式可能会因为企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同时也受学校的专业与企业的业务相关性所限制。

3 调查结论

经以上分析我们得出影响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的相关成本、企业需要面临的管理问题和责任、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长短、企业的可顶岗位。

第二,学生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学生的素质能力、学生的经验、学生的性格。

第三,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院校的条件(院校学生的能力、院校的声誉口碑、院校的教育层次及专业等)、院校能为企业提供的支持与服务。

4 建议

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为了更好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院校方应该根据以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推动企业和学校合作,使企业更愿意接纳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第一、高职院校应以奖励为主调动参与者积极性,推动校企合作。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开始于校方与企业对于实习项目的确立,如果这个环节没有做好,那么学生参与顶岗实习将无从谈起,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便会受影响。首先在学校方面,校方应加大投入。这种投入表现为通过资金的投入激励人力的投入。具体在学校管理层面,学校应该成立专门部门负责,负责的工作人员应主动深入挖掘企业的需求,积极主动与企业洽谈合作事宜;学院、二级学院或系一级,可设立顶岗实习基金支持顶岗实习开支和奖励教师和学生,具体表现为对教师为专业学生实习和企业合作方面牵线搭桥,落实顶岗实习单位的业绩发放奖励。

对外对于企业方面,校方做为需求主体,应该多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企业的顾虑和利益需求的实现。因此,在争取和企业立项合作时,校方应该主动邀请企业领导和指导人员,和企业一起制定实习方案,使企业在整个顶岗实习过程的一开始就具有主动权,而不是因为要逃避被动地接受学校的安排而放弃合作。在可以接受范围内校方应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虑方案,包括实习时间的安排,校方实践教学进度的安排和企业用人时间表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安排应具有灵活性,在企业急需人员帮忙时学校不仅可以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得到锻炼。同时在方案当中考虑企业指导老师对于学生实习成绩评定和实习报告撰写具有指导权利,而且在顶岗实习基金管理中应涉及考虑给予企业指导老师一定的指导费用,以弥补企业工作人员为指导学生实习而付出的工作量及减轻企业的管理费用。这将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和化解企业对于学生到企业实习所带来的管理问题的顾虑。

第二,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内实训教学,适当增加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重。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所看重的是学校学生的实际能力,特别是沟通(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吃苦精神和职业道德等重要素质。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重要途经,而人文素质课程在强调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等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校内实训教学比重,重点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人际沟通的能力的训练,适当增加人文素质课程。

第三,建议高职院校为实习学生购买实习保险,减少企业顾虑。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到企业中去实习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没有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规定,实习生不是现行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实习生的法律权益保护不受现行新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这种风险现实存在,也正是学生、家长、企业和学校都或多或少关注的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的第二点第十五条中也提到了要健全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如果高职院校能先主动为学生购买顶岗实习保险,使学生的安全和权益得到保障,企业也因此不用承担风险责任,那么顶岗实习工作的推进将更为顺利。

第四,建议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的顶岗实习管理,签订实习协议,进行保密教育。学生到企业实习可能有各种问题的产生,高职院校应提前做好教育和预防工作。实习出发前应做好动员教育工作并与学生签订好相关协议以约束学生,同时也可以使企业解除对于学生在企业实习产生的泄露机密和破坏设备等的顾虑。

5 结语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问题以及职业教育的出口问题,也满足了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本研究从企业角度出发,通过实际调研了解了企业在接纳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同时这些因素内容的重要程度如何排列,得出了一定结论,为推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作提供参考。

[1]祝清兰.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调查与研究— —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专业为例[J].轻工科技,2014,(8):195-197.

[2]刘君.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成本分析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38-43.

(编辑 马海超)

欢迎订阅《职业技术》杂志

《职业技术》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2002年12月创刊,现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职业技术网》、《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特别是2005年11月,《职业技术》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职业技术》每月25日出版,主要为社会各界理论研究人员、学者提供发表学术论文的平台,为其晋评职称创造条件。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学生管理、招生、就业、职业生涯设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和大中型企业科技人员为主要对象。本刊以贴近院校、贴近教师、贴近企业为目标,力求打造集学术性和权威性于一体的学术期刊精品。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terprises’Accepting Students for Internship

ZHENG Lixia, WANG Wei

(1.Guangdong South China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510510, China;2. Guangdong Economic and Trad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Guangzhou 510510, China)

Internship between a university and an enterprise can not only train practical technical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but also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run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and draws ou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cceptance of students for internship. And then, according this, put forward some related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enterprises to accept students.

internship; enterpris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urvey

2017-01-16

本文系广州南华工商学院院级课题(课题负责人:郑丽霞,编号:15K05)“校、企、生三位一体的顶岗实习管理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本文系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教改课题(课题负责人:郑丽霞,编号:16yb015)“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之影响因素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

郑丽霞(1979-),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王伟(1979-)。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管理,职业教育管理。

G712

B

1672-0601(2017)03-0001-07

猜你喜欢

顶岗院校因素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解石三大因素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内容探析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基于微信的移动客户端在顶岗实习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