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电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7-05-18李晶晶郭莉莉

科技资讯 2017年9期
关键词:电路教学改革

李晶晶+郭莉莉

摘 要:为了满足笔者学校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电路”课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该文以实际教学情况为依托,分别从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改革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以达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课程目标,为提高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创新应用型 电气信息类 电路实验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163-02

“电路”课程是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所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电子技术类课程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起着引领学生工程意识“启蒙”教育的重任,在人才培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课程主要研究电路分析、设计和综合的理论和基本方法。因此,如何提高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应用能力,是目前“电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 目前电路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实验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实验内容的安排更多倾向于验证性实验,这类实验仅仅以验证某一个知识点为目的,实验之间缺乏关联性,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只是浮于表面,而且不具有连贯性。实验安排上涉及的综合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学时较少,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使得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脱节。

1.2 教学手段比较单一

由于设备数量、场地有限等因素的限制,实验时是根据所授班级人数来进行分组,主要是由老师先讲解具体实验原理,强调注意事项,然后进行连线演示。学生根据电路图进行连线,通过调节开关,读取数据和观察波形。在实验过程中,一部分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实验过程,为了在正常教学时间内完成实验数据,抄袭他人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马上想到问老师,让老师来解决,忽视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方面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考核方式过于传统

在以往的考核评价中,多数情况下是做完实验交了报告就给定成绩的方式,这种方式不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整个实验阶段的表现和实际应用能力。目前大多数学生对待实验报告分析和整理不认真,应付了事,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导致学生存在不同程度轻视实验的倾向,忽视实践教学对学生提高电路的综合分析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針对目前这种模式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显然已不再适应,迫切需要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通过实验内容与科研和工程应用紧密结合,提高应用理论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 电路实验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2.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将“能力培养”理念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体系中,积极引入教研和科研成果,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建立由浅入深、由基础到综合、由理论到创新的渐进式教学方案,实验内容分为基础型实验、创新设计型实验和工程应用案例3个层次。通过实验内容与科研和工程应用紧密结合,强调实践环节的重要性,突出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的能力。

对于设计型实验,要设计前后关联的实验,使知识点融会贯通,让学生通过现象了解电路的本质,比如依据某个知识点,加强学生利用Proteus、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系统的设计、构建及调试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水平。加入这类项目后,学生按照电路功能要求自行设计可行性电路,独立设计出1~2个实现电路系统设计有关的真实案例,注重工程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注式”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理论理解水平和动手能力,提出一种“分层次、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进度划分小组进行学习,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将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运用到电路实验教学改革中来,逐步建立起在“做中学”的机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3~5人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创新设计型实验项目,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互助性和小组之间的互动性,强调学生的动手参与和教师的组织引导。通过这种实验教学模式训练,可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3 创新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在考核评价中,要淡化学生单纯为了分数而学习的思想,应避免仅以实验报告给定成绩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考核机制,要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及引导,应采取“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把实践作为检验学生能力和评定成绩的标准,实验考核重在实验过程的考核,重在创新精神、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定性与定量结合、公平全面地评定实验成绩,将实验成绩给出等级,最终成绩按照比例折算到电路的总成绩中。

3 结语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电路”实验教学改革过程对笔者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尤为重要。通过改革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测试技能,学会如何分析项目需求和通过制图软件制作设计并仿真电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应用能力,在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能力的同时,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文静,刘翔,陈松,等.工科专业实验教学对接工程应用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33-136.

[2] 杨鸿波,高晶敏,侯霞,等.“电路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9-100.

[3] 刘淑琴,嵇英华.电路分析实验“三维三段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6(16):126-127.

[4] 王丽娟,黄金侠.基于“探究学习能力”的电路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97-98.

[5] 杨晓邦,张素妍.电路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3(7):206-207.

猜你喜欢

电路教学改革
电路的保护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纸电路连连看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
构建等效电源 巧解电路问题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