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电气类专业《电工基本知识及技能课》课程建设的思考

2017-05-18浦龙梅

科技资讯 2017年9期
关键词:操作性基本技能职业学校

浦龙梅

摘 要:高职电气类专业《电工基本知识及技能课》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在帮助学生们掌握基本电工技能知识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学习好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们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很有帮助。该文对高职电气类专业的这一课程建设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提升该课程的建设水平和质量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职业学校 基本技能 操作性 电工基本知识 楼宇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158-02

高职电气类专业《电工基本知识及技能课》这一课程,是给学生们讲述基本的电工技能知识的,该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在这门课程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明确好课程的定位、授课方式方法以及授课目标等,建设好课程的主体架构。另外,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增加实用性案例,丰富学生们实践操作训练环节。这样会起到更好的课程建设效果。

1 课程的主要容

1.1 主干内容

《电工基本知识及技能课》的主要内容包含两大部分:第一,电气专业相关的电工基础知识;第二,电气电工的实际使用技能。这两部分内容,构成了该课程的主干内容。在建设过程中,要围绕这两部分主干内容进行。

1.2 充分考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电工基本知识及技能课程与其他专业的课程,存在较大差异。这门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很高,在建设该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因为,电气专业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学生们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进行实践操作,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生产领域。

2 课程设置的要求

《电工基本知识及技能课》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们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要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包括人才的知识结构、实际技能等。电气类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关注企业的用工需求,毕竟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都要面临就业问题。所以,要做好人才需求的调研工作,课程设置要在满足学生们掌握基础电气电工知识的同时,注意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

3 《电工基本知识及技能课》课程的建设方向

3.1 互联网信息化

高职电气类专业《电工基本知识及技能课》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其互联网信息化水平。随着现代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经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该课程在建设时,要重视课程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与网络知识信息结合,接受外界更加先进的电气类课程的专业知识和前沿技术信息,形成一个开放、包容、促进变革发展的课程体系。

3.2 实践技能化

针对电气类专业课程较强的应用实践性特点,《电工基本知识及技能课》课程在建设时,要进一步提升相关知识的训练水平,给学生们增加实践训练机会。对一些基础的、运用较多的电气基本技能知识,要进行重新梳理,提高学生们学习的集中性和深度。并在此基础上,向实践技能化发展。在课程内容中,要穿插一些易学易用的电工技能训练,如线路诊断、电气设备安装试运行阶段的故障分析与排除等。通过这些简单使用的训练活动,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们实践技能素质水平。

3.3 与学科前沿知识接轨,提高专业知识的横向联合能力

高职院校电气类课程,同很多其他专业都有着很强的联系。《电工基本知识及技能课》课程的建设,要注意加强同相关专业的结合紧密度,例如,物理专业、数控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因为,随着现代电气专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生产实践领域,电气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电磁学科、智能化等,更是被综合地应用到一起。从这个角度分析,课程的建设,要加强同相关学科的联系,更好地结合生产、生活实际。

4 课程建设的措施探索

4.1 提升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前瞻性

在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电气类相关专业课程,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主流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提升专业课程内容的前瞻性。例如,在该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增加对一些前瞻性技术发展趋势的探索。未来的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应该更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给机电一体化产品赋予人的智能、情感和人性显得愈来愈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完善的性能外,还要求在色彩、造型等方面与环境相协调,使用这些产品,对人来说还是一种艺术享受,如家用机器人最高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从这中理念来看,增加行业前瞻性的理念,帮助学生加深对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洞见能力,显得非常必要。

4.2 优化楼宇智能控制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智能楼宇管理是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等多专业知识交叉、综合性强、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的职业岗位,该专业人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房地产物业管理、电信、电子以及智能化系统工程集成科技公司等行业。高职院校在该专业课程的设计建设方面,要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和人才需求的特点。要集中培养学生对于智能项目的学习力和研究能力,提升学生的高技能水平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4.3 结合实际岗位工作内容,加强重点知识的建设

高职电气类专业,《电工基本知识及技能课》课程在建设时,不能单纯地从课程教学进行,要着眼于未来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增加重点知识的建设模块数量,强化学生们重点知识、常用知识的模拟和训练,例如,电气类专业学生们的就业岗位电力监控SCADA。该岗位要求员工了解用户的操作要求和操作方式,明确用户的网络结构,以及用户的过程控制DCS系统、楼宇自控BAS系统和消防FCS系统。工作中需要将中压的配电系统图、低压的配电系统图、继电保护方式等写入SCADA的数据库和专用界面中;要用PLC作为通信管理机来读取中低压的各种电力仪表、继保装置、脱扣器、电力变压器、遥测遥信数据采集装置,并在SCADA主机中设置和绘制相关的各种专用界面;模电和数电、计算机通信、各种开关电器的参数性能、配电系统的工作方式和短路故障应对措施,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等,这些都必须十分熟悉才行。这些内容的要求十分明确具体,需要在课程建设时着重考虑。对于学生,一定要读好学校安排的所有课程,而且要深入地理解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另外,对于学校安排的各种实验课,也一定要认真地完成。这些都是将来进入职场后的知识基础。

5 课程未来发展趋势

现代新的科学技术日新月異,在电气电工领域,智能化、绿色化、人性化、信息化、自动化正在以集合的形式,在各种现代化电气设备上应用。学校在培养学生们基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建立良性的校企沟通,保证学生在实际学习后,进行集中化的实践操练。职业院校要着眼于新科技新技术的发展,课程设置要具有前瞻性,电气课程要增加一部分智能控制的内容,集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高职高能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鲁爱斌,韩磊.高职电气类专业《电工工艺》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6(6):90-92.

[2] 孔鹏珂.高中、高职课程中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 王静,张艳燕,王丹琦.研究型教学中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6-88.

[4] 徐淑琼,袁从贵,甘伟.基于MOOC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6(10):60-64.

[5] 唐静.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J].中国培训,2015(14):102.

猜你喜欢

操作性基本技能职业学校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践性教学探究
关注课堂教学,落实“四基”要求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青少年拓展基地操作性研究
第2讲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