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

2017-05-18徐钰蒋军

科技资讯 2017年9期
关键词:有效管理

徐钰+蒋军

摘 要: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作为环境监测机构开展工作的关键要素,对其的有效管理是监测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结合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日常工作中的仪器设备管理,对管理过程中的量值溯源、期间核查等关键环节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仪器 有效管理 量值溯源

中图分类号:TM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154-02

在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的大趋势下,环境监测市场的不断开放,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已经作为传统环境监测站在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仪器设备管理作为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仪器设备的管理提出相应的要求,因此加强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是监测机构提高技术能力和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手段。

1 设备的购置、验收与归档

《评审准则》要求监测机构应配备满足检测要求的设备,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功能需满足检测标准等的要求。监测机构仪器设备的使用部门根据机构的发展规划和业务需求,具有前瞻性地配置仪器设备,设备的技术参数应满足开展新项目的要求相匹配。在购置设备前应做好供应商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设备的供应商评价和设备的维护、安装等服务的供应商评价,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当选择具备充分保证能力的单位,确保购买仪器设备和服务满足要求。

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开箱后,应该对照装箱清单清点所有物品,收集、整理相关技术资料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并根据监测机构的仪器管理程序赋予新设备唯一性标识。使用科室按照设备说明书中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仪器设备进行调试验收,大型仪器设备一般都有生产厂商的技术人员上门调试、安装,并对检验人员进行操作、维修养护等内容的培训,待设备验收合格后将验收资料收集归档。

仪器设备的档案要求做到一机一档,档案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制造厂商名称、生产序列号;接收日期和启用日期;目前放置位置;接收时的状态;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及配套软件;校准/校验的日期和结果以及下次校准/校验的日期;维护和维护计划的细节;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的历史记录;对设备是否符合规范的核查。仪器设备的档案内容应处于动态管理、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状态。

2 量值溯源

依据《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01-2011中的定义:量值溯源是通过文件规定的不间断的校准链,将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特性。为此监测机构每年应根据溯源的总体要求制定《年度检测设备检定/校准(验证)、确认总体计划》,包含溯源方式、溯源机构,确认方式等。

2.1 量值溯源的对象

(1)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仪器设备,均实行强制检定。

(2)所有可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直接影响的仪器设备。

(3)用于监控日常实验室环境的仪器设备,如温度计、湿度计等。

(4)用于日常校准仪器设备的校准器,如流量校准器、声级校准器等。

2.2 溯源方式

溯源方式包括主要有检定、校准,还包括自校准、内部校准、比对试验等。列入“强检目录”的设备必须检定,对于无检定规程的设备采用校准方式,其他的设备的溯源可以通过自校准、内部校准、比对试验等方式来实现。

2.3 溯源机构的选择

优先选择国家法定计量机构实施计量检定或校准,对于部门特殊仪器,法定计量机构无检定或校准能力的,检测机构可以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和设备说明书进行自校准。

2.4 溯源的周期

检定或校准周期按照获得检定或校准证书的规定确定,证书上未注明明确周期的,按照检定或校准规程的要求进行,一般有效期为1年。

2.5 溯源结果的应用

监测机构应对溯源的结果进行确认,只有经过确认的设备方可认定为有效设备。对检定合格的仪器准予投入使用,检定不合格的仪器不得用于监测工作,待修复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于校准结果,使用人员应根据校准证书提供的结果来判断是否满足监测方法、仪器性能等使用要求,确认合格的投入使用,不合格的待维修校准满足后投入使用。经检定或校准的设备在对结果确认后应张贴设备标识来表明其状态。

2.6 修正因子的使用

当仪器经校准后,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时,检测机构应当制定相应文件,确保修正因子得到正确应用。以下设备一般都会产生修正因子:恒温水浴锅、恒温恒湿箱、鼓风干燥箱、隔水式培养箱等,这些设备在使用时必须对关键参数进行修正,确保检测数据准确。

3 期间核查

根据《评审准则》的要求,期间核查的对象是在用的仪器,检测机构每年应制定《实验室期间核查计划》,计划应包含设备名称、核查关键量、核查方法、核查时间等关键内容。

3.1 期间核查对象

期间核查的对象是具备以下状况的仪器设备:性能不太稳定、使用频率高、使用条件恶劣、容易产生漂移、单纯依靠校准在有效期内不能保证正确可靠。对以上设备进行核查时,重点针对其关键性能进行核查即可。对于找不着核查标准的设备也無法进行期间核查。目前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需要进行核查的仪器主要有以下几类:(1)直接参与检测结果出具的仪器;(2)光谱类仪器;(3)电化学类仪器等。

3.2 期间核查的周期

期间核查不是缩短检定或校准周期,也与一般的功能检查不同,目的是在校准的有效期内,核查仪器能否保持原有功能,即仪器是否稳定。

3.3 期间核查的方法

期间核查基本以等精度核查的方式进行,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标准物质验证、方法比对、仪器比对、留样复测、依据检定规程进行核查等。多数期间核查是采用核查标准来进行,当使用留样复测进行核查时,所选用的留样的性能必须稳定。选取核查方法时主要综合考虑方法可操作性、经济性、实用性等方面。

3.4 期间核查结果的应用

环境监测机构在完成期间核查后,对核查过程应详细的记录并对核查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满足要求的设备继续使用,经核查有重大偏离的仪器设备,应进行相关的处理,待证实符合使用要求后方可继续投入使用。

4 仪器的日常使用管理

仪器作为环境监测的必备工具,检测机构必须制定仪器的使用、维护作业指导书和管理程序,以保证仪器的受控状态。

4.1 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作业指导

仪器的作业指导书应包含仪器的原理、操作步骤、使用环境条件、使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要求等。

4.2 设备的授权使用

监测机构应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所使用的仪器设备,针对重要的、关键的仪器设备,操作技术复杂的大型仪器设备,应以授权的方式指定专门的人员使用,使用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未经授权人员不得使用以上设备。

4.3 设备的使用

对于设备的工作环境,监测机构应加以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必须满足监测标准的要求。使用仪器后要做到及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当有异常情况应记录在使用记录上,确保仪器管理员及时获悉仪器的状态并尽快安排修复确保仪器设备的有效使用状态。

5 结语

综上所述,监测机构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监测机构必须重视仪器设备管理的过程控制,从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归档、量值溯源、期间核查及日常使用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确保监测机构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升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丹.环境监测现代化体系建设下的监测仪器设备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4):117.

[2] 刘学梅.论环境监测站仪器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工业,2015(22):46.

[3] 潘建生,周韶波.分析实验室计量认证中的设备仪器管理的相关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猜你喜欢

有效管理
会计信息化课程业务实习产生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让管理为教学助跑
技工类院校班主任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浅论英语课堂的有效管理
浅谈如何做好供电企业人才培养的有效管理与创新
浅析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有效管理
如何上好音乐课
对高压电气试验安全管理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