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017-05-18张振京

科技资讯 2017年9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张振京

摘 要:该文通过研究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实际施工工艺情况,结合某桥梁施工建设项目,简要地介绍了该T梁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确保能够规范和精细化公路桥梁建设,并且能够进一步地推广应用梁板预制工艺,希望能对类似的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T梁 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077-0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随着不断进步发展的高等级公路建设进一步在道路建设中被应用到。相比较于普通的连续梁桥而言,作为超静定结构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跨越能力更强,此外,该结构具有较小的变形和伸缩缝、较好的结构受力性能、较为平顺舒适行车性能、较大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等优点,能够有效地避免混凝土的开裂问题,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道路施工建设中。该文结合某工程实例,介绍了T形梁结构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某桥梁施工建设项目,全长为542.08 m,该桥梁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结构,桥跨组合为43 m+6×40 m+43 m+6×25 m,该桥梁具有14个孔口和168片的T梁,其中有72片2.6 m高、20 cm腹宽的40 mT梁、12片2.6 m高、20 cm腹宽的的33 mT梁和72片的25 mT梁。其中40 m和33 mT梁的腹板下部有些地方稍稍加大,从而呈现出一种30 cm高、50 cm宽的马蹄形,并且梁端出还会加高42 cm、加宽22 cm。该工程按照50 MPa的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

2 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图1是该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2.1 加工与安装钢筋、模型、波纹管

(1)将规格为10 m×20 m的彩钢棚搭设在钢筋加工地段,并且还需要搭设出具有30 cm厚度的混凝土台座作为存放原材料、半成品的区域。为了确保钢筋能够横直、竖平,需要在预制T梁台座上按照事先在底座上放出大样线进行按线绑扎钢筋,确保钢筋间能够具有准确均匀的位置,依据设计图纸的要求严格地将横向水平筋的间距做成内对内的卡子,确保钢筋之间具有均匀、水平的间距。按照0.5 m竖向和1 m的横向的梅花形状将专门使用的混凝土垫板布设在腹板处,按照0.5 m间距进行两排的布设作为底板,并且全部绑扎在钢筋交叉点上。

(2)在预埋件安装好之后,就可以进行波纹管的架立作业。首先是孔道底部空间位置的确定,需要在梁跨中的位置上设立一个坐标原点,然后就可以在底座的侧边上使用红油漆将波纹管的起弯点位置和高度坐标清晰地标识出。依据设置好的位置进行焊接架立筋,使用接头管套接好波纹管,为了保证能更加牢固安装好管道,还需要使用胶带缠好。曲线和直线处分别按照50 cm和100 cm的间距进行定位波纹管。

(3)该工程使用定型钢模板作为施工模板,在板面处于平整、光洁的状态下进行安装,为了避免模板线形的变化,需要将脱模剂涂刷在板面上,并使用双面胶带粘贴好模板接缝,避免发生漏浆问题,为了避免模板发生胀模和跑模现象,需要将对拉杆安装在模板的底部和顶部上。

2.2 浇筑混凝土

(1)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在进场前后需要按照批次分别测试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之后,确保其合格后才能在施工现场进行使用。在拌和前,需要安排专职试验员测定砂、石料含水量,然后拌合站依据试验室所提供配合比进行拌和混凝土。

(2)拌和混合料的时间控制在2 min以上,确保均匀搅拌好混凝土,在拌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匹配好拌和速度、振捣混凝土速度,罐车运输混凝土到制作T梁的施工现场,将其卸入到料斗内。

在相匹配好拌合能力、运输距离和浇筑速度前提下连续进行浇筑混凝土。

(3)按照6 m间距和小于30 cm的厚度进行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需要从一边浇筑到另一边,在距离另一边只有5 m距离的时候,需要回头进行浇筑,以便确保锚固区混凝土的密实度。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联合使用附着式高频振捣器和振捣棒进行50 s作业的混凝土振捣。

(4)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供一定依据给拆模、张拉和吊装等工序的强度,需要抽取每一片梁中规格为15 m×15 m×15 m的4组试件进行试验。

2.3 拆模

拆模过程需要在确保混凝土具有10 MPa以上的强度时才可以进行,首先需要将对拉螺丝松开,将对拉杆拉出,接着再使用龙门吊机从浇筑的一边进行拆模,打磨好模板,并将其整齐放置好。并及时使用圆木支顶好翼缘板的地方,避免发生倾倒问题。拆模时候,首先先下落好模板,然后对其进行侧拉。

2.4 混凝土的凿毛

凿毛过程是在混凝土具有30%设计强度时就可以进行,凿毛之前,首先需要画出需要进行凿毛的区间,然后用电锤按照45°的斜纹进行凿毛T梁混凝土。对于无法凿毛到的浮浆区域,需要人工进行处理。在结束凿毛施工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洒水清洗,扫除存留在凿除区域的浮渣。

2.5 混凝土的养护

在完成施工之后,需要依据气候条件对混凝土进行超过7的浇水养护,确保其能够具有适宜生产的硬化条件,不会有不良的收缩问题产生。在顶板拆除之后,养护过程可以采取覆盖上土工布和洒水,然后再将塑料水管安装在腹板和翼缘板底部四周上。翼缘板的底板上安装上具有两排小孔的2.5 cm直径的塑料管,其中两排的孔口需要分别朝向腹板和翼缘板。养护期需要依据混凝土的实际干燥程度情况进行确定每天的浇水次数。

2.6 张拉

(1)张拉时间。张拉过程需要确保混凝土在经过7 d养护期并且具有90%设计强度以上的时候才可以进行。

(2)安装顺序。首先进行工作锚环的安装,然后是工作夹片、限位板、千斤顶的安装,最后又回到安装工具锚环和工具夹片上。

(3)张拉过程。张拉过程需要同时对称进行张拉两侧,并安排相关人员对张拉顺序进行指挥,并记录下10%初应力、20%初应力、30%初应力的伸长值a1、a2、a3值。首先回油锚固好一边之后,补足另一边的预应力之后再进行锚固,从而可以得出实际伸长值l=(a2-a1)+(a3-a1)。

2.7 压浆封锚

在结束张拉过程中,需要在一天之内完成压浆施工,压浆过程是采取压浆法,按照0.45的水泥浆水灰比和8%的膨胀剂。施工现场需要测定好水泥净浆是否合格,该过程一般是采取倒锥法进行测定。在孔道内按照先下孔后上孔的顺序将已经准备好的水泥浆压入其中,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搅拌,在调制出水泥浆后,还需要进行30 min以内的搅拌。在进行压浆之前,首先需要将水泥浆按照0.5~0.7 MPa的压力和6~8 m/min的压注速度从一侧压入到已经打开压浆嘴阀门的两侧。在出浆口处有浆液冒出的时候,需要将出浆嘴阀门关闭并对其进行2 min以上0.5 MPa的稳压期,确保预应力束孔道能全部冲浆。

在结束梁板的吊装之后,就可以进行不连续端的封锚。对于多余的钢束需要在保留4 cm的前提下使用砂轮锯进行切除,对于不连续端焊接绑扎封锚钢筋支模板,不封锚中支点梁端。

3 结语

鉴于桥梁的快速建设同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受力性能好、承载力高等优势,使其在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通过结合某桥梁施工建设项目,桥梁形式采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结构。该工程实施时通过对各个施工工艺采取严格技术措施,有效把控T梁施工质量,所采取的施工工艺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董维波.预应力混凝土T梁计算、预制、吊装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2):138.

[2] 余尧文.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质量通病分析及防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80-82.

[3] 付銀岿.浅谈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2):105-106.

[4] 齐鹏.桥梁建设中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四川水泥,2016(4):75-76.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山区峡谷大跨径桁式钢管混凝土施工工艺浅析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工艺研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