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县地区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及保护措施

2017-05-18李玉芳刘权明

科技视界 2016年19期
关键词:保护措施

李玉芳 刘权明

[摘要]通过对随县乡镇集中式水源地水质监测分析数据,结合当地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污染现状,从环境环保的角度,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为构建新时期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做好基础。

[关键词]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

水是生命的源泉,饮用水更是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仍然占中国总人口的50%以上,农村饮用水环境关系到半数中国人的健康。饮用水水质不达标,对当地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因而,各地已经将饮用水安全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随县,隶属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地处桐柏山南麓、大别山西端、大洪山东北部。全县辖有厉山、高城、殷店、草店、小林、淮河、万和、吴山、唐镇、尚市、新街、安居、环潭、洪山、长岗、三里岗、柳林、均川、万福等19个镇。为持续了解和掌握随县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状况及发展趋势,对全县19个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持续两年的取样监测,主要分析《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等29项指标。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及补充项目全分析。近两年监测数据表明,随县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情况较稳定。

1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1.1总体评价

参考国家环保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印发(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评价与公布方案)的通知》(环发[2002]114号)中论述的水质评价方法,并结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对随县地区19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评价。

(1)监测时间及频次

2014年、2015年全年各监测4次,每季度各监测一次。

(2)监测点位

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口

(3)达标情况

2014年全年水质达标(Ⅲ类及以上标准)水质达标率为59.2%。第一季度水质达标率为42.1%,第二季度水质达标率为68.4%,第三季度水质达标率为73.7%,第四季度水质达标率为52.6%。

2015年全年水质达标(Ⅲ类及以上标准)水质达标率为71.1%。第一季度水质达标率为52.6%,第二季度水质达标率为73.7%,第三季度水质达标率为89.5%,第四季度水质达标率为68.4%。

由此可见,2015年水质明显比2014年有改善,同时通过同年季度问的数据对比可知,三季度的水质状况最佳。

1.2水质超标项目概况

水质超标项目主要为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及总氮。

2014年度总磷超标的点位数为12个(全年4个季度,每季度19个点位),占所有监测点位的15.8%;高锰酸盐指數超标有14个,占所有监测点位的18.4%;总氮超标12个,占所有监测点位的15.8%。

2015年度总磷超标的有10个,占所有监测点位的13.2%:高锰酸盐指数超标有10个,占所有监测点位的13.2%:总氮超标9个,占所有监测点位的11.8%。

1.3水质情况时间分布

相比2014年度,2015年度水质状况有较大好转。监测结果显示,水质最好的为第三季度,最差的为第一季度。2014年三季度,水质达标率为73.7%,而一季度达标率仅为42.1%;2015年三季度,水质达标率为89.5%,而一季度达标率仅为52.6%:

2超标原因简要分析

2.1自然因素的影响

随州市气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度随州降水量明显高于2014年度,随县各乡镇饮用水源地水库及河流水量显著增加,促进了水体自净能力的提升,水库底部沉积的有机污染物受到冲击得以释放,使得部分水体的高锰酸盐指数指标出现超标情况。

2.2人为活动影响

一是,养殖污染。由于大部分库区集水区域较广阔,部分水体周边还存在养殖厂,产生的养殖废水直接外溢或随着雨水进入地表水体,导致部分水库总磷、总氮超标。二是,生活污染。部分水库或河道两侧尚有生活垃圾及未经任何处理的生活污水进入水库或者河流。三是,农业面源。随县作为农业大县,每年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这些农药化肥的残留物随着时间的日积月累,也渐渐成为水库水质污染的元凶。这种影响在丰水期降水量充沛的情况下有所缓解,一旦水库水位下降而又没有外源水进入,水库总磷总氮浓度日益上升。四是,生态影响,近几年随着随县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水库周边生态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雨水带着地表上植物落叶和表层土壤,进入水库。给水库水质造成影响。

3建议

为保障随县地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随县目前饮用水保护现状,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措施:

(1)编制规划、设置标志。根据随县农村地区饮用水现状,编制随县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相关规划,科学划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设置相关警示标志,在水库大坝及饮用水河流断面附近设置标识牌及隔离网。

(2)明确权责、属地管理。根据权责划分及管理权属,明确各乡镇政府为饮用水源地管理主体,建立一个长效保护机制,由政府主导,各部门分工合作管理,加强领导。将水源保护工作纳入乡镇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3)加强监督、确保安全。将水源地保护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全民共同参与,严禁在水库进行商业化养殖,全面取缔网箱养鱼: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彻底查处周边非法养殖企业,严格控制超标污水外排进入饮用水区域。

(4)面源污染、探索措施。开展农村污染防治,努力探索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新措施。科学种植,控制氮肥的施用量,调整氮、磷、钾的施用比例,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使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尤其是在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流域,制订并执行限定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严格规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品种及方式,切实加强农药生产、销售与使用的有效管理与监督。

(5)广泛宣传、提高意识。水源地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全民普及滥用农药化肥以及乱堆生活垃圾对水体的危害,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使每一位公民都清醒认识到自己既是污染的贡献者,又是污染的受害者,切实保护好随县地区饮用水水体安全。

[责任编辑:张涛]

猜你喜欢

保护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