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2017-05-18冉丽霞

科技视界 2016年19期
关键词:强夯法质量控制路基

冉丽霞

[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路基强夯法的施工原理和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其质量及安全控制的措施,以便更好的提高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强夯法概述

1.1施工原理

强夯法的施工原理包括:动力密实、动力固结以及动力置换三个原理。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采用强夯法施工能够通过压缩土体使路基变得更为紧密而改变土层的结构,这样做提升了路基的承受力,足以满足车辆的通行要求。施工的原理是利用重锤对地面施加巨大作用力来改变土层结构,使之发生形变,形变大大增加了土粒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减小了土粒之间的孔隙,从而使路基结构达到更加紧密的效果。

1.2强夯法概念与特点

所谓的强夯法,指的是在软土路基工程的施工之中,为了保证地基承载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而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重锤从最高点自由下落,然后对土方进行夯实处理。运用这种方法,起到一个加固的措施,所以也被称作动力固结法。一般在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起吊设备会将重量在25t以内的重锤提升到10m以上的位置,使其能够得到有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夯击力能够对土壤起到一定的夯实作用。在软土和砂石当中这种方法比较常见。

1.3强夯法的施工优势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强夯法表现出来巨大的优势,其施工机械比较简单,并且施工工艺也比较简单,对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也比较明显,能够在很多地方得到运用。除此之外,相比于其他施工技术,施工周期也相对比较短,工程造价也不是很高,所以受到广泛地运用。在经过实践与改进之后,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实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c标段,本工程线路的纵线地形变化比较大,在对路基经过前期的平场之后,高填方段与挖方段相间,填方方式的下部为抛填,对上部进行分层压实,主要工程地质条件为粉质粘土、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页岩、碎石土、泥岩、砂岩、钙质泥岩、钙质砂岩化粉砂岩夹薄层砂岩。填料则以碎石与块石为主,直径保持在5-30em左右,厚度在6-10cm,由于抛填松散,厚度也比较大,因此在經过考察之后决定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处理。

2.2施工机具的选择

按照国家及甘肃省相关的路基施工技术标准,本工程采用QU25型履带式强夯机,夯锤18.7t,0U25型履带式强夯机具有自动脱钩能力,以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满足安全需求,并且在起重机的臂杆前段位置设置相应的辅助设备,避免在落锤的过程中造成起重臂剧烈颤抖,从而造成安全施工。

2.3确定强夯技术参数

设计单击夯击能3000kN·m,夯锤重18.7t,在夯锤底部对称设置4-6个与其顶面贯通的排气孔,以利用夯锤着地时坑底空气迅速排出和减小起锤时坑底的吸力,排气孔的直径一般为25-30em,锤径φ2.20m,落距为16.1m。夯点以3.5m×3.5m的正三角形布置,每层夯击遍数为3遍,每遍夯击次数初设为3×5击。满夯落距一般1.5-3m,锤印重叠不小于0.5m,单点夯击次数一般1~3击。夯击能计算公式=M×H=18.7×10×16.1=3010>3000(满足设计要求)。

2.4强夯法施工作业管理

2.4.1强夯施工作业技术准备工作

强夯施工前,在施工现场选取有代表性并不小于500m2的路段进行试夯,确定每遍单点夯击次数及落锤高度,以确定合理的施工参数及工艺。测量:在开工之前恢复现场已碾压成型的路基中桩及边桩,用白灰在夯点中心处识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原地面高程。防水、排水:在施工之前,需要对路基的防水与排水工作落实到位。并且挖设排水沟,使其能够一直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排水状态。对于临时排水沟的设置,要尽量使其与永久性的排水系统相结合。施工现场:在强夯路基的施工之前,应当将施工范围之内的非强夯施工的所有机械和人员必须全部撤离施工现场,施工前应查明施工场地范围内的各种地下电缆、管网以及有关设施的位置、走向、埋设深度和结构情况等。

2.4.2强夯施工作业

在起重机就位之后,即可对准夯点进行夯击处理。在夯击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夯位的准确性,以及落锤下落的平稳性,如果在坑底出现了倾斜或者是出现夯锤歪斜的情况,应当及时的采用使用的材料进行有效的填平。在夯锤作业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梅花形的夯击顺序,然后瓷器分段进行的方式。在所有的夯击遍数完成之后,应当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采用低能量“满夯”,按照不少于1/4的搭接面积,将场地表层土夯实,同时对夯后场地高程进行测量。

2.4.3施工质量检测

为了保证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的实际施工效果,应当对夯坑体积、夯沉量、夯坑深度、场地隆起和下沉记录等进行检测。加以控制。在完成强夯工作之后,需要采用室内土工试验法以及原位测试法等对夯击处理的效果进行有效地评价,主要是对土体的含水量、抗剪指标、渗透系数、静力触探试验、荷载试验等,对这些指标进行试验检测。

3强夯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

3.1质量控制

当夯锤在即将到达预定的高度时,需要先稍微停顿一下,待其停摆之后再继续提升,知道脱钩,然后夯锤下落,在每次夯击时,应当保证落锤的平稳。强夯过程中,夯点距离中的偏差不能超过10cm。在夯击时,如果夯坑的底部出现不平整的情况,应当及时地进行调整垫片。在雨季的施工时。夯坑要及时地进行回填,避免在夯坑内有积水渗入,从而影响到强夯的效果。

3.2施工安全措施

强夯处理过程中,施工主要的安全措施如下:在强夯时,高边坡坡脚的位置严禁有人员站立,并且在显眼的位置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语或者标牌:在强夯的过程中,现场的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地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翻挖土体边坡进行巡视,对可能出现的崩塌、滚石、开裂、滑移等情况进行及时地预判,做好应急处理:设置好相应的安全通道,并且将强夯工作面和装运工作面进行区别,并且错开,以免在施工中出现上下交叉施工的情况。如果在坡的上方有人员工作,要及时将坡下方的人员进行清理。

4结语

强夯法应用到高路堤填筑时在短时间可以有效改善土体的性质,它与公路工程建设完成之后的使用寿命和运营情况有着直接的联系,并且对于促进地区交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采用强夯法处理公路工程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软土路基施工情况,对强夯法的加固参数进行合理地设计,并且落实施工工艺,从而保证软土路基施工质量水平。

[责任编辑:王伟平]

猜你喜欢

强夯法质量控制路基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