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物化试验中引入微课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2017-05-18费菲

科技视界 2016年19期
关键词:物理化学微课教学实验教学

费菲

[摘要]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在现代教学课堂中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将重点阐述微课教学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优点,并且对着及流程提出自己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微课教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

0引言

微课教学最早出现在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由有机化学教授MeGrew在1993年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他相较于常规的课堂教学通常在一节微课中只针对一个教学目标进行讲解,时间通常控制在5~10分钟内。相较于传统课堂的授课时间,10分钟的微课教学更有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每次一个教学目标使得教学的针对性更强,非面对面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重复收看学习。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和移动技术的不断更新,微课教学也将更广泛的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物理化学课程作为四大基础性化学,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物理化学实验相较于其他化学实验课程来说具有以下特点:(1)物理化学实验通常是通过测定一些物理参数,在将这些可直接测得的物理参数通过计算机绘图或是数学运算得到规律,从而揭示相应的规律;(2)物理化学实验和其他化学实验不同,其实验条件涉及到大量的大型仪器,无形中增加了实验在操作中的难度。综上所述,物化实验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以及实验综合分析方面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

1物理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物理化学试验不同于其他化学试验,物理化学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物理数值、电性、溶解性、热量变化以及能量变化等,从而进一步了解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所引起的能量等的变化。所以在物理化学的过程中会引人大量的大中型实验仪器,并通过实验仪器所测试的数值通过作图寻找变化的规律。所以,在物理化学实验中大量的实验均为测试性试验,通过本人多年在物理化学实验室工作的经验来看,物理化学实验中存在以下问题:(1)物理化学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大中型精密仪器,而这些仪器的价值都很贵重,一般来说,大学实验室中没有办法同时购买多套同一实验的实验仪器,所以不能保证同一个班的学生同时上一个物理化学实验,一般均是将所用的物理化学实验同时开放,这就造成了物理化学实验不能像其他化学实验一样在上过理论课后再进行试验,所以很多同学就在理论知识不清的状态下进行试验,造成实验操作的失误,对实验仪器造成一定的损坏。(2)由于实验仪器套数的问题,虽然已将所有的物理化学实验同时开放,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仍然很难保证人手一台仪器,所以在物化实验中通常是两到三人为一组进行试验,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他人的依赖,抑制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达不到实验目的中对于实验仪器操作练习的掌握。(3)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得不够充分,实验课前又不能做到准确的自学与预习,所以很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能照搬课本步骤进行试验。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实验仪器的陈旧性,很多学校目前所用的实验仪器很难和现用的实验教材配套,所以即使是学生照搬课本的实验步骤,有时也会因为不配套的问题而无法继续进行试验。(4)由于物理化学实验并不是通过可见的实验现象而是通过在实验过程中用实验仪器测试到得物理以及化学性质总结实验规律,所以在实验后对实验所得数据的处理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影响整个实验的结论。

2在物化实验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的优点

针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在物理化学实验中引入微课教学是完全可行的。(1)由于物理化学实验同时将所有的实验进行开放,教师可以通过为可将所有的实验均拍摄成为微课,这样学生在上实验课之前即可通过微课视频更好的了解本次实验的内容,从而可以更好的理解实验的目的及意义,达到实验的要求。(2)在微课教学中可以加入本次实验的模拟动画,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模拟动画来熟悉实验的过程,并且运用动画的形式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实验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学生不能亲自动手实验的缺憾。(3)针对实验课本和实验不配套的问题以及课后的数据处理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在实验前的微课教学中重点进行辅导,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视频,更好的理解实验原理,从而提高实验技能。

3微课教学用于物理化学实验的流程

微课教学具有其特殊的优势,但是这并不是说其就可以完全的代替课堂教学,但是由于其短小精悍、表达形式多样化等优点,将其应用于传统教学之外,也就是说将两种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1)在实验预习阶段引入微课教学:由于有些实验存在学生还没有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就要进行试验操作的问题,所以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将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验原理等进行详细的梳理、总结,以便于学生充分掌握要做实验的相关实验原理及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课前的模拟实验熟悉实验流程和实验步骤,以便于学生在实验前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并根据预习情况写出预习实验报告,教师可根据预习报告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成功的机率。(2)在实验过程中进入微课教学:由于物化实验的复杂性,即使学生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预习准备,在实验的过程中仍会有很多突发的状况,教师可以在微课教学中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前预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学生在实验中可通过查阅微课视频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3)在实验课后引入微课教学:实验课后由于物理化学的实验数据处理会用到很多高等数学的知识,所以在课后应该加入有關于数据处理的微课教学视频,以保证学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得到正确的结论:另外可以在课后的微课视频中增加关于实验的相关测试,测试实验学生对实验原理、方法以及实验数据处理的理解,从而促使教师发现学生实验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目。

4结语

通过查阅文献可知:将微课教学引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并不多,这并不能作为否认微课教学优点的因素。但是,将微课教学引入实验中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未知的风险,例如:过多的加入微课教学会不会引起学生对微课的依赖而忽视了自身的努力等问题,在引入微课时应该做好周全的考虑,对整个实验过程精细的设计,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

[责任编辑:王伟平]

猜你喜欢

物理化学微课教学实验教学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的探索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Chemical Concepts from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Origin of the cis-Effect: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f Doubly Substituted Ethyle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