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溪河与老瀛山

2017-05-18

当代党员 2017年10期
关键词:清溪綦江蓬莱

綦江,清溪河,久违的冬阳。在简朴的渡船上游览两岸竹林与一河绿水时,脑海里突然想起一段往事。

大概是十多年前,也是在綦江,也是在清溪河,也是冬天,也有渡船,一个朋友带着我们去寻访他当知青时落户的村子。自驾的车停在河的此岸,我们搭乘渡船去到河的彼岸,沿着一坡山地往上登,待有些许细汗渗出的时候,听见朋友大声与村民打招呼。不一会儿,家家户户的土屋门口都有人出来了。年纪大一点的,都兴奋地叫出了朋友的名字,朋友也兴奋地一一与他们握手、推搡、拉家常。有一个被我们称为“小芳”的中年妇女,还特地去屋子里换了一身大红的棉袄出来,脸上笑出灿烂的皱纹,这皱纹至今仍清晰如昨。记忆中,这是春节前的一个阴天。虽然天气阴沉,却仿佛有暖融融的阳光照进心底。

最动人的情节发生在我们离开的时候。一位质朴的老农说要搭乘我们的车去城里。正好车里还有个空位,朋友便爽快地答应了。下山的时候,老农背着一背篓沉甸甸的东西,我们想替他分担一些,他坚持不让。朋友一路和他叙旧,他的话甚少,憨憨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渡过河来,走到车前,朋友帮他把背篓放进后备箱,然后安排他坐后座,但就在此時,一个意外发生了,他憨憨地笑着说,自己并不需要去城里,背篓里的东西是他送给我们的,担心我们不接受,路上又不好走,所以,特地送过来……朋友赶紧掏出钱来,但他坚持不受,说都是自家的东西,不值钱;说你走了这么久还记得我们,只是表达一点心意。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热泪盈眶的感觉,而綦江,就以如此淳朴而善良的美好烙进了我的记忆。

游过清溪河,再登老灜山。在新年的明媚阳光里,我们沿着那条曲曲弯弯的山路抵达山脚。

抬眼望去,山不算高,却有壁立千仞之势。东道主告诉我们,这座看似平常的大山里,隐藏着诸多神奇的恐龙足迹化石!这些珍贵的化石距今已有8000万年到1亿年左右时间,被古生物学家命名为“中国綦江足迹”。

给我们做向导的是名叫刘照同的老人,他是老灜山下小村庄的村支书,各路专家云集老灜山考察恐龙足迹时,他全程参与,耳濡目染间,他似乎也成了半个专家,说起恐龙化石来头头是道,如数家珍。

沿着陡峭而齐整的石梯往上登,有一种神奇的穿越感。凹凸不平的石壁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还有类似于海洋生物的五颜六色。对此,刘照同用了一个文绉绉的词语——沧海桑田,“专家说这里曾经是海洋”。到达恐龙化石最集中的莲花宝寨,他指着那些大小深浅不一的足迹说,右边是恐龙老公走在前头,左边是恐龙老婆带着他们的孩子紧随其后。在他质朴的讲述里,我们仿佛看到梦境般的浪漫画面……

这又让我想起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开篇的诗句,“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李白笔下的瀛州乃传说中的海上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是蓬莱和方丈。我不知道“老灜山”得名的由来,但翻看历代文人雅士咏老灜山的诗词,却多与“蓬莱”相连,譬如明朝杨太明有“遥望灜山兮……今日生蓬莱”,明代的重庆知府傅光宅有“灜岭青天外……飞泉下蓬莱”,明朝方运熙的《灜山》里有“疑是蓬莱第一峰”,清朝蒋德馨的《灜山远眺》里有“蓬莱咫尺如招手”等等,其仙风诗意与李白笔下的浪漫“瀛洲”似有千丝万缕之连。

清溪河与老瀛山,淳朴的善良和自然的永恒,其折射的是不是一种质朴的浪漫呢?

猜你喜欢

清溪綦江蓬莱
丽江清溪水库
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以重庆市綦江区为例
蓬莱迎曦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清溪雅集》
前进中的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
蓬莱凝翠
碧玉清溪织彩绸
岱山五云缥缈隔蓬莱
市针灸学会组织“綦江行大型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