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7-05-18闫丽馨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创设特色

闫丽馨

校园文化是校园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幼儿园文化植根于学前教育沃土,是促进幼儿园建设发展的灵魂。本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它在传承、变迁与发展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地方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幼儿园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提升办园品质。

一、幼儿园文化与旬阳本土文化概述

幼儿园文化是一种植根于学前教育,以幼儿为主体对象,以满足幼儿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目标和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内容,具有特色的文化,是促进幼儿园建设发展的灵魂。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它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

旬阳本土文化是指千百年来,以县城为中心,在历史长河的流动与沉淀中形成的旬阳地方特色文化。旬阳本土文化包括文物、风物、古建筑和非物质文化,如民间音乐、酿酒、造纸等,这些文化集中体现了旬阳秦楚界地多元文化与明清移民文化共生融通的显著特征,为中小学校、幼儿园借鉴和传承旬阳本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二、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文化建设的

意义及价值

一是有利于豐富课程资源,促进幼儿生命成长。旬阳境内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引人入胜,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遍布全县。县城被旬河环绕与汉水交汇,造就出一个“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中华天然太极城,这是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文化资源。旬阳刺绣、编织、竹刻、剪纸以及民歌艺术等为幼儿园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文庙、西城门、灵崖寺等人文资源的开发,也为旬阳本土文化的发展锦上添花。将旬阳本土文化引入课程,不仅能丰富课程资源,也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活生生的教材,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发展。

二是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幼儿乡土情怀与民族认同感。挖掘旬阳本土文化资源,把富有地方色彩美的事物呈现在幼儿面前,通过看看、听听、说说等多种方式,与旬阳本土文化互动,让幼儿在对家乡历史、民风民俗的了解与认识过程中,感受家乡的灿烂文化,产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培养乡土情怀和爱国情操。

三是有利于形成园所特色,铸造园所品牌。旬阳本土文化是本地的区域文化,旬阳人的思想、观念等均受其影响。如“太极文化”“红军精神”等形成了旬阳特有的崇文重学、至善务实的朴实民风。将这些特有的文化、精神引入幼儿园教育,有利于幼儿园形成自己的办园特色,铸造自己的园所品牌。

三、本土文化引入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1.创设本土文化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为了让幼儿充分感受旬阳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旬阳县第三幼儿园将本土文化融入环境创设。幼儿园室内外环境以旬阳本土文化氛围为基调,让每个角落都会“说话”,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动态环境。如园内的园林设计充分利用旬阳特有的植物,在种植和绿化过程中,凸显本土园林艺术美;在楼梯转角处创设旬阳名胜古迹和民俗节庆的大幅情景图;利用走廊、楼梯间、功能室创设民间艺术小作坊,等等。班级环境也根据本土文化主题内容进行布置,有旬阳刺绣、皮影等十多个主题内容。通过环境制造旬阳本土文化氛围,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挖掘本土教育资源

(1)挖掘幼儿园内资源。可以挖掘幼儿园里的人、事、物,为课程服务。要求教师随时关注环境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兴趣和主题活动内容的需要,灵活选择所需要的内容。如让幼儿到园所周边观察季节的变化,组织幼儿创设本土文化特色区活动,使其充分体验本土文化活动的趣味;让幼儿在与人、事、物的密切互动中,获得有益的信息和直接的体验。

(2)挖掘家长资源。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他们之中有能工巧匠、科技与文艺人才等,可以将其整理成“家长资源库”,当某个主题活动需要时,便由教师事先与某个家长取得联系,以便提前做好准备,为课程服务。家长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丰富了教育资源,促进了教师、幼儿、家长的共同成长。

(3)挖掘社区资源。社区资源中存在许多可以为课程服务的有利因素,如旬阳的名胜古迹、民俗文化、家乡名人、老城区等,以及相关的人、事、物,这些都是教师用来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和学习的宝贵资源。

(4)挖掘景观资源。旬阳有着别样的风景,如巍巍秦巴山脉、悠悠旬河汉水、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中华太极城;以老城西门、洞儿扁等为代表的旬阳古老建筑;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桥等,这些资源可以在参观、社会活动等过程中涉及,也可以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呈现。

(5)挖掘民风民俗资源。在民风民俗的传承中,地方节日的开发、传承最为突出。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抓住地方传统节日的特殊性,引导幼儿感受地方节日的意义和乐趣,激发其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另外,地方特色饮食也随着地方文化的开发而脱颖而出,如蜀河八大件、浆水面、炕炕馍等,幼儿园也将其作为单个或机动的活动开展。

(6)挖掘民间艺术资源。依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将民间艺术作为幼儿园特色项目研究,如旬阳民歌、号子、刺绣等,在引导幼儿参与的过程中也使本土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同时,由于民间艺术具有可听、可看等特点,幼儿园可以园本课程的方式将其充实到课程中,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凸显办园特色。

3.开发本土文化课程

为促进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幼儿园遵循全面性、整合性等原则,将旬阳本土文化进行筛选、整理、加工,使其成为幼儿能理解、接受的教育内容,并汇编成册,建构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教育课程。经过环境的创设、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教师自己开发的本土教材,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使幼儿获得有益的发展。如幼儿园开发的课程“蚕宝宝的秘密”等,另外还编制了《旬阳民间游戏集》《旬阳民歌集》等本土文化教材,建立了丰富的本土文化资源库,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

三、结束语

校园文化是学校、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它是开放的、立体的、丰富多彩的。旬阳本土文化的融入有助于凸显园所校园文化特色和办园特色,丰富幼儿园教育资源,为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创设特色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